分享

解决当下的问题,不能只靠经验

 blackhappy 2022-09-27 发布于陕西

詹姆斯·马奇先生2009年出版《经验的疆界》(The Ambiguities of Experience),彼时老先生已经年过80,思维仍如此清晰、老到而系统,确实令人讶异。

一、经验的局限性

总体而言,经验——不管是别人的经验还是自己的经验——对现实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所以马奇说:本书能给读者的启示,“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是不完美的真相发现手段。”

“大部分组织生活和管理生活会提供生动的、令人震撼的经验,个人和组织会怀着很大的信心从这些经验中学习,但是获得的启示很有可能是片面的、迷信的、自证的或者虚构的。从经验中学习,极有可能导致次优选择,不大可能有效揭示深层因果结构。”

“经验也许是最好的老师,但不是特别好的老师。”

组织追求的智慧有两个要素:1、有效地适应环境;2、优雅地诠释经验。诠释经验包括故事讲述和模型建造两种方式。

“经验由复杂的、随机的、部分可观察的过程产生的事件流构成。因果关系是模糊的。诠释历史,涉及把经验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转化成一种详尽到足以让人感兴趣、简单到足以让人理解、可信到足以让人接受的形式。”可见,经验的提炼和诠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的事情。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以及对管理的日益重视,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而且与管理学界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很多商学院、出版商、出版物和顾问在向商业公司提建议”,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他们的饭碗。这个产业的立足之本就在于:经验是可以移植的。

然而,马奇的研究却告诉我们:经验的作用是有限的。“他们提出的计策,有些来自研究,有些来自经验,有些来自分析,有些来自各种各样的个人想象。”

马奇认为:1、在可以反复练习积累经验的、形成专门能力的、相对独立的、相对狭小的领域,经验是重要的智慧源泉。“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经验,往往会改进绩效,不过一般不会带来最优解,易犯尝试不足的错误,可推广性也有限。”比如疏通水道、修理钟表等技术技能,弹琴、绘画等艺术技能的培养。

2,“在因果关系复杂、练习机会较少的领域,经验不是好的老师,因为不能可靠地为绩效改进提供清断的依据。

经验的价值之所以有限,主要是经验本身的特征所造成:

1、直接经验的鲜活性导致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直接经验比别人的经验重要,比如人员招聘时面试官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面谈技术和判断;

2、经验转化成启示非常困难:(1)由于经验的因果结构复杂,很多变量不可控,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交互作用,有的存在时滞,变量关系的函数形式很多未知,“从体验式学习获得的启示,有很多未经证明的结论、迷信的联想、误导人的相关性、同义反复的概括和系统的偏差。”(2)经验有很多噪声,某次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代表不了可能发生的全部历史;(3)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有些可能是撰写者捏造或参与者虚构的故事;(4)经验只能提供小样本,有些经验的样本量只有一两次经历,且发生背景和发生条件经常是独一无二、不断变化的。

3、诠释的灵活性。“一位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差点与另外一架飞机相撞,这次经历可以看成一次失败、一个警告,警告着飞行员的操作方式非常危险,也可以看成一次成功、一个指标,表明飞行员避免相撞的技术非常高超。”同一件事,就看你怎么说。同一管理行为,可以贴上“大胆的”标签,也可以贴上“冲动的”标签;“自大的”管理者与“自信的”管理者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谨慎”也可以说成“保守”,“没有主见”可以说成“尊重他人意见”。

故事越讲越美,成功者的经验在故事的传播中有可能被美化,变成“被注水的”经验。

马奇说:“能够讲述令人信服的、高智的经验故事,是优秀管理者、优秀研究者和优秀顾问的标志。”这些人都是非常聪明、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努力讲述更加吸引人的经验故事。

因此,我们必须对天花乱坠的商业化推销包装的成功故事保持警惕。马奇说:“尽管标准的管理畅销书和标准的组织研究文献都声称了解决定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但是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得出结论说:大多数有关组织绩效的研究不能有任何把握地理清绩效产生的因果结构。

二、解决当下的问题

“经验往往会大大提高成功管理者的信心,但是并不见得大大拓宽成功管理者的理解。”所以,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常常信心爆棚,但实际决策能力并没有大的提升,有可能因过度自信而导致失败。

萧越博士在《公司政治:权力博弈与利益平衡》中专门谈到,企业成功“难免有一点运气的因素。”无需迷信成功和成功者。

文章图片1

这也是我写的多篇文章一直想强调的主题:不要盲目迷信成功企业或企业家的经验,哪怕是自己的成功经验,经验具有特定的时空和组织背景,不能简单移植。真正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应该来自于企业自身,管理者应该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应对每一个新挑战。

华为是国内企业的标杆。市场上与华为有关的书籍不下数百种。但是,华为的经验不是固化的,也不是可以照搬的。华为自己也在不断变革,几乎每年都在优化和调整管理模式。你学到的可能是已经被华为淘汰和抛弃的。哪怕你真的成功地学了一次,但如果你不能及时地根据企业实际优化调整,也许很快就过时了、不适用了。这是我们在学习华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有时候,经验变成是对成功者的事后解释,但无法对其未来的行为和结果进行预测,也缺乏对其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作用。

简单地说,企业成功的真实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不可能完整地被描述,另一方面被浓缩的精华未必是真正的成功密码。“因果基础复杂的经验,要是面面俱到地描绘出来,就会太过复杂,人类根本理解不了。越准确地反映现实,故事就越不好理解;故事越好理解,就越不贴近现实。”

一句话,成功没有可以简单复制的密码。一切成功,源于躬身实践、创新变革、持续奋进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800多年前的陆游老先生已经有言在先。纸上得来的毕竟是已经成为过去式的经验,而我们要解决的是,当下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