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文兵专栏」:一件小事

 太行文学l苑 2022-09-28 发布于河南

9月,天气还和往常一样,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热就热、说凉就凉。坐公交还是得亮码、扫码、测体温,老年人终究还是得到了照顾,没有其他人这样的繁琐。

跟车员话痨一样不停地重复着一样的话语:戴好口罩、亮码再扫码、验看后再上车。

车上的人明显地少了很多,车厢也比往常寂静了许多。

北方人的早餐总是枯燥又很固执,小城里一碗丸子方便面作为早餐的标配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本地历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早餐小米饭反倒成了最边缘的早点。

丸子汤的伴侣——烧饼——早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东。

什么样的东西多了总会有比较,但几百家的丸子店却是百家百味、各自坚守。

太行路上的丸子店扛把子,把丸子店做成了一日三餐的全天候店,丸子汤清而糊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于自己特有的牛舌烧饼秉持着不买丸子不单卖的“传统”,成为了最有性格的丸子店。

凤台街上的丸子店扛把子,标榜自己是丸子方便面煮得最好的一家,把煮面的时间精准到了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面条筋道而不坨、软和而不硬,食客们端好盘子在出餐口扫码取餐、自助服务,即使是日上三竿,店里店外还是满满的食客,这就是对自己口碑最好的证明。

口味这东西纯属个人体验,更何况真正纯粹的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已经成了极少数人的专利,我们的味觉其实早就已经品尝不到食材本真的味道了。

街边的商铺总是有新开的、又有关门大吉的,秋风萧萧,满眼金黄。

以往的商家总是喜欢弄出个声响,现在倒是没有了喧嚣,倒也挺符合自己的心境。

路过了合作的蛋糕店,顺路取一点,也许因为合作的单位多了,总感觉品种简单了一些,店堂里也是昏昏暗暗的。

有些事也懒得去做计较了,就像小贩的自作聪明,多赚了你三五块以为你浑然不知,其实,捅破了,心情坏的反而是自己。

情绪已经不堪,何必自我加霜。

老妈说,电视只能收看本地台了,是不是电视机坏了?

现在的电视机质量可不比往前,除非自我淘汰,绝不会自我下岗。只是如今这智能产品对老年人太不友好了。

找到了广电售后,接线员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导,先是远程遥控、再是语音指挥、最终经过重新下载,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一件产品的获得很容易,但能让人安心靠的就是商家的“售后”水平了。

有的或许是先天不足,但却是硬靠着强大的“售后”,生生地活成了“老店”。

爱人说中午的饭是剩饭炒剩饭,太不尊重自己的胃了,即使是收工很晚也不能再将就了。

重庆小面的店面不大,但味道还算巴适,关键是餐桌上的辣椒瓶子总是亮亮的一尘不染,让人舒适。

店里陪着大人一起“奋斗”的小孩子终究是困到了极致,委屈得哭出声来,好在店里的客人不多,店主人无奈地轻轻抱着,安抚着、无声无语。

店外的喧闹声已经小了很多,都能听见收摊的声音了。

孩子入梦的时刻也许快要到了。好梦,晚安!

睡醒了,天也就亮了!


【作者简介】:傅文兵,山西晋城泽州人,大学学历,现就职于晋城市工商银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