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北原》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相拒于北原。司马命偏将军郑文诈降,再命假秦朗挑战让郑文斩首请功,此计被诸葛识破欲斩郑文,郑文哀求免死。诸葛令其修书诱司马劫营,使司马惨败,前将军秦朗中伏身亡,郑文亦被斩首。故此剧又名《斩郑文》。此剧为言菊朋常演的剧目之一。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由其子少朋于1961年演出的录音、由其孙兴朋配像的《战北原》音配像。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89年出版的《言兴朋演唱集》盒带HL-592有此剧多段唱腔。上海音像公司出版的《京剧卡拉OK三用带》盒带SO—61有言兴朋此剧〔西皮原板〕唱段“我本是”。中央电视台1999年新年京剧晚会上,兴朋一曲“我本是”更引起了戏迷们的极大兴趣。由于找不到菊朋演唱此剧的音像资料,只好以一次少朋、三次兴朋的录音来对比分析。笔者以最新版本资料为主,将兴朋的这段〔西皮原板〕记谱下来,并将两个老版本的不同处也尽量以中括号标志列于曲谱中以便对比研究。谱中X以示早期版本无此音节。 【音频】言少朋《战北原》选段 言腔讲究字音,腔随字生,细致传情,善以跌宕节奏、顿挫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词情,使人听来清逸洒脱,典雅深沉,韵味醇厚,耐人品嚼。这段〔西皮原板〕是在斩假秦朗后,诸葛在帐中与郑文的对唱。开唱前的叫板:“郑将军!你这是何苦哇!哈哈……”听来尖团、四声分明,节奏强烈,韵味十足,叫板尾声与〔夺头〕底鼓协调一致,就很能引人入胜。 【音频】言兴朋《战北原》选段 首句中“我本是卧龙岗”除速度较快外与《空城计》中的慢板旋律类似,但此处“卧龙”二字是紧连吐出的,“一道家”虽非长腔,但由于顿挫强烈,起伏悬殊,很有名士大家风范。第二句中“曾造过”既走低音又把尾音升高把字吐清:“十万狼牙”几经曲折还把腔落在眼上,听来也很别致。直到第三句句尾“如同戏耍”才略施小腔。第四句“收孟获”全走低腔,全句重在吐字说明情况而不耍腔。这四句的词情在于炫耀自己非凡的经历以威慑对手郑文。这四句的行腔接近平铺直叙,以为后面重点唱腔作铺垫。 【音频】言兴朋《战北原》选段 第五句中“斩秦朗”用高音长腔唱出以震惊敌手,“多多劳驾”走低音并多处用顿音以表达明似尊重而实为蔑视的意味。第六句“活活笑煞”毫无拖腔干脆利落,脱口而出。“你道那小秦朗武艺高大”一句,少朋原用的是平凡的短腔,兴朋作了全面的改进。重点将原只有一板的“小秦朗”音阶大大提高,并以十六分、八分等多种音符组了一个曲折的短腔,“武艺高大”改为“特大”,配一个顿挫有力高亢的长腔,原拖腔只有半板,兴朋的新拖腔长达四板半之多。这句唱腔改得很有特色。与前面的“多多劳驾”和后面的“叫你行诈”低音“7”行腔不同,此处是以高音“5”行腔,在突出破绽征服敌手中就显得特别有力。原来少朋句尾不拖腔而紧接下句,而兴朋则用了一个设计独特的长过门,并在过门中加了两锣,反映出郑文惊恐折服的心态。“为什么”下句与前面几个下句一样,行腔简洁,直截了当。“分明是那司马懿叫你行诈”一句的句腰和句尾都甩了动听的拖腔,在此句后的过门中还发出一声令郑文毛发耸立的冷笑“嘿嘿”,对转化敌手也有很好的效果。最后一个下句虽也是短腔直言,但却加了一个垛字组“料事如神”以示结束全段。 【视频】言兴朋《战北原》选段 〔原板〕是一种基本板式,通常均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的。但这段言腔却很有特色。第五、七、九句行长腔均为上句,而下句简洁干脆,搭配合理。尤其是这些行腔都是按词情字音特殊设计的,与其它〔原板〕唱腔大不相同,因而余音绕梁令人难以忘怀。这段〔原板〕的音阶由低音“3”至“7”共十二度,比常见的八度或十度高出一些,可见言腔音阶跨度之大,兴朋的改进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以外,“劳驾”拖腔中的低音“7”比少朋少一板,但他把“斩秦朗”拖腔中的“5”增了一板,少低多高,显然会增加演唱的难度。为少朋伴奏的都是些普通过门。为兴朋伴奏的琴师阎一川对此唱段的过门和垫头都作了全新的处理。唱奏相映增辉,给听众一个完美统一的良好印象。 言少朋、张少楼谈言菊朋唱腔 兴朋之父少朋,母张少楼均为言派第二代名家,有良好的双重遗传基因,在演唱技巧方面,除家传真法外,他又涉猎声乐、越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广采博收,不仅嗓音清醇甜润,更善于体现精致典雅的风格。兴朋的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把言派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自 《中国戏剧》2000年05期)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