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烟火-故乡的荠菜

 臻医堂 2022-09-28 发布于山东


编者按:人的脾胃,不仅仅是受纳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它还掌管着你的情绪,每一个人在生活里都有一些感受,如相思之苦则脾胃不开,不思饮食。如吃不顺畅,不能饱受美食,而发牢骚、发脾气。如远在他乡的游子,每每因为一些菜肴与味道而潸然泪下。
笔者自以为半个食侠,看到不会吃不会做不爱做,把饮食交给外卖、泡面、速食,而丢失生活情趣,抛弃身体健康的人,就想给他一个美食锦囊,让他重拾人间烟火的温暖,脾胃大开的快乐,交融互动的情感。于是笔者自不量力的旧事重提,来写一写人间的那些美食,以及美事儿。


阿城说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住进城里的我,虽离家不远,但每到吃饭的时刻,总觉得少点滋味。
常常夜半,梦中醒来,就想起了祖母。小时候我一直认为祖母那双手会变戏法儿,她那双手骨节有些粗大。但仍显修长灵巧,不管什么食材到了她的手里,一定会变成精致而又温暖的美味。难道是老了的标志?总是想吃小时候祖母做的那些吃食。
荠菜,在秋气渐退,冬天来临之际便从地里钻了出来。在枯黄的杂草间嫩绿的刺眼,霜一打叶片就飘出了紫色。这个季节,琳琅满目的时蔬大多已退场,只剩下清清白白的萝卜和大白菜。荠菜就悄无声息的爬上了餐桌,用水焯至刚熟,再用冷水一捞装盘可食。


焯过的荠菜色泽翠绿,那绿色像极了春天里的第一颗草芽,看一眼口里生津,看两眼就开始吞口水了。配一点芝麻酱,或者祖母做的黄豆酱,蘸着酱整棵塞进嘴里,口腔闭合舌尖上抵压住荠菜,然后用力一吸,那汁水浸润而出,充分接触每一个味蕾,怎一个鲜字形容的了。再细细咀嚼,荠菜根的甘甜像是翻开秋天土地的滋味,叶片的清香与甘甜融合又分开,混杂着一点黄豆酱香,迫使你急切的吃第二口,第三口,直到肚子撑满。
进了城再也没有吃出那个味道,我想是那些旧时光与人不在了。那时的春天,麦地里好多刨荠菜的人,这些人群中也有我和堂妹。刨荠菜是一个技术活儿,眼睛往远处一扫,就要从杂草中分辨出它来,镐头抡下去,荠菜就起来了,最好带着完整的根,这样才能保证荠菜的鲜美。我的故乡用荠菜做汤与包饺子最多,似乎是习俗一样。


春天的荠菜,用来开汤比较鲜爽。祖母常说,这荠菜做汤,把苏东坡都能吃美了。他以荠菜为主料做了一道“东坡羹”,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自夸“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陆游也对荠菜喜爱至极,便写了“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我认为能把荠菜做成一道温暖人心的羹汤,只有祖母可以。她把刚刨回来的荠菜,洗净焯水投入冷水里保住荠菜的嫩绿,然后切碎投入呛好锅的汤水中稍熬,再把荠菜捞出放进汤盆。然后汤水调入胡椒粉、盐、水淀粉,慢慢搅动使荠菜与盐的味道相互渗透,汤水慢慢变得丝滑略稠,再搅入鸡蛋,蛋花在水面泛起立即将汤倒入汤盆,再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入就成了。
翠绿的荠菜悬浮在汤羹里,像是白雪里钻出的嫩芽。趁热喝一口,一股热气直冲胃脘,在腹内慢慢化开,从后背再散出来,整个身体如同沐浴阳光。汤羹滑爽,仔细一品淡淡的荠菜鲜香透着股春风的韵味。那感觉是不往下咽都不能,大脑催着汤羹快点被吞下去。喝两碗,脑门儿上就汗沁沁的了,从心里鲜爽温暖到皮肤之外,再就着大锅烙的小油饼儿,不自觉得就会感叹,人生不过如此,这功夫儿给个官儿当都不换。
时光溜走了,只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那些味道以及声音,还有祖母远去的背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