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区纪事|富春小笼隔壁的镇宁路还发生过这些故事(下)

 虹口老黄 2022-09-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愚园路镇宁路北段至万航渡路(原极司非尔路)
上回说到(传送门),愚园路到万航渡路(原极司非尔路)的那一段镇宁路原来只是门牌为668弄的愚园路一条弄堂,那么,它是怎么逐渐变成一条路的呢?陈箓被暗杀使日本人确信,他们必须创建自己控制的中国特务机关,来保护像汪精卫这样的高级汉奸。李士群和丁默邨的投靠正中下怀,于是,得到东京陆军总参谋部的批准,李丁组合在1939年3月1日正式在极司非尔路76号开始活动。据当地原住民回忆,大约是在1939年下半年,因为76号的很多汪伪汉奸都住在愚园路749弄内,他们要去极司非尔路76号特工总部上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往东走,过租界,还有一种是经过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过开纳路(今武定西路),都不太方便,于是为了节省时间,也便于往来保护愚园路上的汉奸高官,就打算开通一条可开汽车的路。76号行动队长、人称“混世魔王”的吴四宝,在顶头上司李士群的授意下,不顾当地老百姓的死活,强拆民房,强行驱赶,不惜造成众多家庭流离失所,用半年时间,在1940年春天开通了这条路,但这条开通的路仍为愚园路668弄。
图片
▲ 1933年的镇宁路地区地籍图,地图上标有镇宁路,但可能为后来所加
话说668弄的后面,原来是一个叫钱家巷的地方,四周还是一片农耕文明的田园风光,河浜交错,阡陌纵横,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浪随风起伏,可以想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意场景,最初往南到愚园路的土路,宽仅二到三公尺,只可通行一辆人力车。位于钱家巷中部,直到80年代才彻底拆除的王氏宗宅,是一片传统中式大宅,承载诗礼耕读之家的王家是当地大户。有一种说法,称是王氏族人出资出力,开通了可供轿车通行的规模,作为668弄的通道,那吴四宝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恶势力打通至极司非尔路的通道。668弄东西两侧的房屋大都通过租地营造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向王氏租赁的地皮。大英轮船公司买办、广东人李述初101号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就是如此。日伪时期,76号为非作歹,此地沦为“沪西歹土”,治安状况每况愈下,张元济先生曾于1913年在极司非尔路15号(后改40号)自己造了房子居住,当时住在市区的一些人士,觉得越界筑路一带树木多,空气新鲜,环境幽静,都想自建小楼迁来定居,但沿路地价昂贵,选在远离马路的地方,较为合算。
张元济先生的儿子张树年先生还记得迁入新居后的情景:
对面向南还是一大片荒地,杂草丛生。冬季叶落枝枯,可望见愚园路上的车辆行人。
七七事变后,租界势力达不到越界筑路,极司非尔路、愚园路一带成为敌伪军警盘踞之地。我家西面的76号成了臭名昭著的汉奸特务吴四宝的魔窟。在敌伪恶势力的怂恿下,后面康家桥一带赌窟、烟馆(当时称燕子窝)、押头店(即小型典当铺)、妓院(野鸡堂子)纷纷兴起。这种环境已无法居留,迁地为上。父亲决定售楼。
张元济在1939年3月8日,告别了居住长达25年之久的自建住宅,搬到了尚方花园。
图片
▲ 《老上海百业指南》中当时还属愚园路的101号和钱家巷区域,还留有部分草地(农田),但相当部分已变成了花园洋房和里弄住宅
回说李述初自建的豪宅被惦记上了。1941年9月15日,在驾驶自备车从愚园路寓所前往洋行办公室时,李述初在弄口被绑匪劫持。那天,公馆的电话铃突然响起,二女儿接过电话,没听几句便当场昏倒。绑匪同时放回司机等人传话,开出赎票条件,后来李氏族人出面交涉,才将李述初赎回。关于此事,《申》报1941年9月16日曾有过报道:
昨晨八时半,愚园路六六八弄口发生一绑票案,被绑者为外滩二十七号大英轮船公司华买办李述初,现年五十二岁,广东人,任职迄今历有年所。李沪寓在愚园路六六八弄一零一号洋房内。备有租界照会第二零六一号黑漆汽车一辆,雇有本地人朱金生为司机。昨晨八时半,李循例乘自备汽车至行中办公,讵甫驶至六六八弄弄口,突有预伏弄口之绑匪四名,均操本地口音,身穿灰色派力司长衫,各出手枪,跃出拦截,先向司机及李述初吓禁声张,然后即一拥上车,其中一匪即威胁车夫,经愚园路向南驶至地丰路口,乃将司机驱逐下车,由一匪自行驾驶朝南疾驶无踪。
在1941年出版的《上海人名录》上,我们查到了李述初姓名通讯处及住址电话职业等信息如下:
李述初
(一)江西路三五三号同益公司
(二)愚园路六六八弄一〇一号
电话:一四一二三、二〇八〇〇八
看来,绑匪要打个电话联系上李家索要赎金还是很容易的。公开资料上就有。李家就此一蹶不振,101号内的网球场和东北部的花园被整为农田。1950年5月,李述初突发脑溢血病故,其长女从保险箱中取回1万元保险金和高额债务,将寓居洋房的家眷遣散,将愚园路668弄101号出售顶债。
图片
▲ 图中可见668弄77支弄字样
至于日伪时期镇宁路一带所发生的封锁事件,可参看本公号《孤岛时期,这里频仍的封锁写进了哪一部获奖小说》一文。
长约50米的愚园路668弄,在工部局劈通愚园路的30多年时间里,建起了许多花园洋房,据说住在此弄的还有段祺瑞遗孀祖孙三代,袁世凯的两个孙女。其后部,也出现了许多花园别墅和新式里弄住宅,梅兰芳的一号粉丝冯耿光,就住在其间的静园路上(可参看本公号《梅兰芳的一号粉丝是谁、究竟住在哪里?》)。记得1970年代初期,晚饭后,10岁的我陪着母亲从愚园路长生堂旁边的药房弄堂里穿进镇宁路,去看她的一位同事,在昏暗如迷宫般的街区里走着,迎面急冲冲闯过来一个小伙子,猛地把母亲撞倒在弹夹路地面上,带去作礼物的水果散了一地,母亲爬起身来,幸未有大碍,要求道歉,流里流气的对方不肯,吵了几句,也只能作罢,我恨不得一下子长得人高马大,一拳上去,护住母亲,以后少年做梦,便经常出现“英雄救母”的场景,醒来后自是一枕黄粱,但因此对此间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里面房屋杂乱,地形复杂,记不清是405弄还是465弄了,街道宽可走车,两边有各式日常生活铺子。母亲那位姓陈的同事家就在沿街的马路边上,好像是平房,底楼红漆木板门朝街,直筒筒一间,水泥地,后部有楼梯。同事是个瓜子脸的孀居女士,大约是为了还钱,母亲放下捡起的水果袋,因为情绪不佳聊了没多久,道谢后就起身告别了。住在镇宁路上的还有我的一位在和平饭店里当干部的叔叔,大约是分到了过去“伪产”的花园小洋房里的两间房,但小洋楼因为72家房客杂居,院子里布满违章建筑,摆满杂物,早已不复大户气象。
镇宁路北段真正变成一条分隔长宁和静安两区的路,是在1953-1954年间,原愚园路668弄部分洋房建筑以及其北面的钱家巷被陆续拆除,并逐步连通拓宽成了现今的镇宁路北段。
图片
▲ 愚园路镇宁路口的朱学仁兄弟住宅
欧阳湛 摄
今天愚园路镇宁路口的建筑,是一幢三层法国外廊风格花园别墅,底层南侧是都铎式拱廊,二楼有外走廊宝甁栏杆,外墙系仿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饰面,主人曾为美伦毛纺厂厂主朱学仁兄弟,因镇宁路拓宽,花园缩小了许多。作家孙树棻家也因拓路而被拆除了花园大门,四分之三花园变成了马路,门牌改为镇宁路367号,应该就是我们吃饭的位置附近。命运在时空中转化,路犹如此,人何以堪。砥石斋主人竹枝词云:
当年水碧映桃花
半是洋房半阡陌
歹土奸雄归一门
旧楼新扮又欢客
参考文献:
(美)魏斐德《上海歹徒——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
树棻著《上海的最后旧梦》
张树年著《张元济往事》
徐锦江编著《愚园路·百年纪念版》
《老上海百业指南》
《愚园路地区地籍图》
图片
作者简介
徐锦江
城市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愚园路上》《愚园路》《愚园路·百年纪念版》,辟上海路史研究一格,上海电视台据此改编成三集纪录片。
来源|愚园路上
编辑|黄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