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意练习思维模型(理论篇)

 碧海蓝天kx32di 2022-09-28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sorry读者朋友晚于23点发文,感谢你愿意抽出时间来学习思维模型,此篇文章略长,但认真看了得到的结果,肯定不会辜负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本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触动,能让你更加精进,迈上更高的台阶。

在进入本周主题“刻意练习思维模型”之前,首先回顾下上周的“反思思维模型”不知道大家在上周的时间里可有去运用反思思维模型,如果上周你按照文章所讲的步骤,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反思了,想必你肯定从中有很大的收获。

图片

我这里将反思思维模型进行了一次梳理整合和提炼,升级为了“反思思维模型28法则”初次接触,可能对你来讲有些复杂,有些困难,但其实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去尝试将自己一天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化作一个案例,运用这个28法则去过一遍脑子,你将从中得到无穷的智慧。

图片

你可以用文档的形式做成一个表格,并双面打印做成一个册子,以此方便自己每天进行反思问答,我这里提供下范本!

图片

图片

我是把反思的时间放在了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大家可以随意安排自己脑子最清醒,最活跃的时间来进行反思。

如果觉得篇幅过长,你反感或者觉得自己做不下来,你可以挑选其中的几个来进行,但是最基本的结构需要有,得确保自己反思的质量,这里就不给大家去限定哪些了,自由点的好,上篇文章给出的是三个点:原因,动机,目的。我个人觉得还远远不够,你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适当的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反思,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思考能力。

好了这是对“反思思维模型”的回顾,借用了那个老掉牙的道理“温故而知新”

图片

下面进入本周主题“刻意练习”思维模型:

进入之前先讲个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故事。

1763年莫扎特环欧演出,也正是这次演出铸就了他的传奇,那一年他仅有七岁,身材矮小只能勉强够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深深迷住了家乡的观众。

在过去的200年人们普遍都认为莫扎特拥有极高的天赋,拥有与天俱来的“完美音高”也就是不论是哪种调子,何种乐器的调子,马上便能准确地辨别出来,但只要去调查下他的背景就会发现,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其实是他的父亲在莫扎特4岁时候,便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为他奠定的基础。

天才的真相是:莫扎特音乐天赋来自于他父亲的正确训练。

简单地讲,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才,发展出完美音高的能力,反倒是一种才华,同时,我们几乎都可以分辨出,差不多所有人都具有那种才华。

我们今天还是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训练来培养和发展完美音高。

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带有一些极其固定的回路,而这些回路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你的大脑,要么对完美音高十分适应,要么不适应,你没有太多的办法去改变它,你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训练,将那种天生的才华充分提升,如果没有获得这样的练习,你的完美音高也许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人们一般都会误认为,如果自己天生不具备适当的基因,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事实证明: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什么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开发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刻意创造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思维模型的定义: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我们把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各领域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

图片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举个例子: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一个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我不知道~~~~大概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的一次对话?

你想必也有过类似的对话吧,只知道去做一件事,盲目的去做,以为多练习就能变得厉害的“天真型的练习”

下面是有目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 有目的练习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提高。

  • 有目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遇到瓶颈怎办?

  •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得事情:不管什么障碍,超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 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且相处监测你的进步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图片

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可以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学术界对一种特定的练习与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已被证明是提高人们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能力的最强大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我们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心理训练而改变,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

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他们便开始消失。

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我们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变得可能做到。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开了20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的书的教师,一定会比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强。

然后现实并不是这样,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当一名赛车手的可能,只不过没有受过正确且持续性的突破训练,回想自己的开车,是不是只要考上驾照摸车上路几个月之后几乎同骑自行车一样,转弯,加速,踩离合,挂挡几乎根本不用过脑,已经是自动化的反应了,回想自己刚学会开车到现在的老司机的过程,你的开车技术有进步了?你的进步只不过是对一些驾驶常识,行驶经验上的进步而已,开车技术上根本就停留于一个区间至今。

教师和医生也是一样,一旦上手后,熟悉之后便基本就停留在了这个状态,不会再向上进步了。

也就是说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了。

图片

新手与大师的区别:大师通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举例:当国际象棋大师看到别人真正下出来的棋局的10多个或者20多个棋子时,经过5分钟研究,能够记住大约2/3的棋子的位置,但新手却只能记住大约4个棋子。

国际象棋大师处理和解释棋子位置的方式,就是心理表征的一个例子。

尽管新手与大师看到的是同一个棋盘,理解却全然不同,当他们心理上观察期盼上的局势时,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大师不会说他们看到了棋盘上的棋子,不会只按照某种对棋子位置进行“照相式记忆”的方式来理解棋盘上的局势,这些“低级”的表征,相反,他们的描述很模糊,通常会说“攻击线路、运子”之类的术语。

简单讲:心里表征使得大师着眼于全局观来观察,又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

心理表征是什么: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检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图片

业余与专业的区别:业余人士只在动作上重复而专业则练基本功,练套路。

普通人与高手的区别:普通人只在经验上磨练,动作上重复(机械化,根本没有用脑)高手学习理论学套路并熟练掌握后运用套路。

“套路”做这件事的理论是什么——做事的行动依据(团队间的方法论)

专家模式识别,专家看信息背后的模式

譬如:离婚模式:两口是否蔑视对方

团队合作模式:成员是否发言平均。

撒谎模式:瞳孔是否放大。

高手都在刻意练习(高手长期正确训练所获得的特殊性脑神经结构)

比如:看一部电影普通人看结果,高手看桥段。

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它们能够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它们对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的心理表有多么有效。

图片

刻意练习的黄金标准:

第一:对于有绩效的测量,总是存在客观的方面,比如象棋比赛或者一对一比拼中的输赢,或者至少有一些半客观的方面,比如专家评委来评断。如果大家无法就什么是好的表现达成一致,并且没有办法分辨是什么样的改变将提高人们的表现,那么,也就很难发展有效的训练方法,如果你无法确切地知道人们表现的提高应当由什么组成,那怎么可能提出一些改进表现得方法呢?

第二:这些行业或者领域往往具有足够的竞争性,以至于从业人员有强烈的动机来训练和提高。

第三:这些行业或领域通常都是已经形成规模的,相关的技能已得到数十年甚至数世纪的培养。

第四:这些行业或领域中,有一些从业人员还担任导师和教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已经发展处日渐复杂的一整套训练方法,使得该行业或者领域的技能水平稳定提高。技能的提高和训练方法的发展是同气连枝的,新的训练方法使人们的成就达到新水平,而新成就的取得又在训练中造就了创新,良性循环。这种技能与训练方法的共同发展,至少到目前为止,总是与反复试验相伴相随,而且,行业或领域中的从业人员采用各种方法来试验,以提高表现,记忆采用有效的方法,并且摒弃无效的方法。

刻意练习是什么: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目的练习在两个重要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且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刻意练习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而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

图片

刻意练习的特点:

  •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它们既熟悉接触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样才能最好的提高那种能力。

  •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它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得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了总体目标,导师或教练将制定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些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变化,改进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使得从业者能够看到它的表现已经通过练习得到了提高。

  •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它需要人们完全的专注和有意识地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地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 图片

  •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它们将检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检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自我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是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时间的工作中做得怎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纠正。

  •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得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早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刻意练习的本质: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卓越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

图片

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 创建模型:创建所属领域背后的模型(套路,理论、模式、方法论、基本功)

  • 刻意练习:模型,模式专项基本功训练

  • 及时反馈:世界上最顶级的运动员都有教练,以旁观者的角度,随时提供反馈,站在外边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问题。

高水平运动员1%用于比赛,99%用于刻意练习,就像是科比凌晨4点起来练习投篮,练习基本功是一个道理。

刻意练习+及时反馈=进步的关键

套路也有对错之分,及时反馈就显得极为关键,错的套路练再多也是无用,反而有害。

刻意练习的方程式:正确核心算法*海量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都可以通过它来达到大师级别的水平的一个强大工具,要想学会先把理论理解透彻吧,具体的实战篇就下周见啦。

思考训练的目的:

练习的目的是将思维模型(套路、理论、方法论)种到大脑里边去

掌握思维模型的本质是将模型内化到自己大脑中去,其核心是反复运用思维模型去解释分析推演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去

最后给大家留下的思考练习:

1、反问自己,此模型还可以解释什么现象(以自己为例)

2、在某个领域运用刻意练习操作一遍?

3、刻意练习思维模型能让你看到事物最底层的根基是什么?

4、运用刻意练习需要注意什么?

5、你打算在自己的哪个方面使用它,成为该领域的大师,打算怎么实现?

图片

注:本文参考书籍《刻意练习》

下篇预告:刻意练习思维模型(实战篇)

注:此后的每篇文章开篇,都会对上周的思维模型进行复习,以加深大家对上个思维模型的理解,让大家养成不断复习的好习惯,以此来提升学习质量和提高学习效率和强化思维模型在生活工作中实用性。

此后的每个思维模型共有两个部分,一个为理论篇,一个为实战篇,文章末尾会给大家布置刻意练习作业,一个思维模型共分两周发布,第一篇理论篇后面会大家的对理论思考练习,并要求大家做好对应的笔记和梳理,后周会发布实战篇的运用。这样可以确保对每个思维模型的学习质量,也是为大家的时间负责的一种机制,因为每一个思维模型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将理论理解透彻,从而内化到大脑中去,慢慢内化后再来学习具体实战篇的运用,以及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如此的学习机制更为扎实、高效和有用。

图片

简单讲也就是两周学一个思维模型,彻底学透它,并将其运用于自己日常的方方面面。

这个公号之所以神奇不一样,是因为它正在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不断推翻之前的观点,并不断在进行迭代和优化。我相信你也一样。

记得思考练习哦,学了不去思考,不去运用是无用的。下周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