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发纪念源自文化自觉

 无知一熊 2022-09-28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先圣孔子诞生纪念日。我们自发纪念,源自一种文化自觉:寻根、寻真、寻光明。
似乎是一种先知先觉,“亲亲”伦理,“和叙”观念,“德治”思想,“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德准则,“忠孝悌忍善”五伦关系准则,“天地君亲师”五尊价值准则……融入我们的血液,深植我们的骨髓。
而这来自先圣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历经先秦儒学、汉代新儒学和宋代新新儒学三阶段,自孔子创立,历经战国孟子继承发展和荀子融合法家思想、西汉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和建立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唐朝韩愈攘斥佛老以复古崇儒、宋儒吸收佛老思想,至朱熹发展而成新新儒学,终成为中华文化之主流。
儒家思想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文化之主流,道德学说、人性论、君子人格理想及其修身方法、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等方面深植中华土壤,证明有其合理性。先圣孔子修订六经:《诗经》《书经》(即《尚书》)《仪礼》《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点亮“仁”“礼”“德”之文明之光。
先圣既没,迄乎战国之乱,百家争鸣,惟孟子、荀卿采六经以立说,发明仁义礼乐之旨;亚圣孟子建立“天道”与“心性”学说,“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孟子·尽心篇上》),主张“性本善”和反求诸己,提出“民为贵”和“以民为本”政治理念;荀子集大成先秦哲学,提出“明于天人之分”观点,天及其运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制天命而用之”“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主张“性本恶”,强调后天习养和“化性起伪”,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并用”。
而后,儒家思想虽有沉寂,甚至遭受打压,如秦之焚书坑儒;幸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建议,史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始成官方主流。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
后又面临佛教和道教的竞争,或三教并行,或三教合一,惟韩愈杰然相望于千百年中而不违于仁义道德,直到宋朝,理学得以改造和弘扬,而成新新儒学,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开创“经术决事”风气,儒家思想终成为中华文化之主流。

沧海桑田,言行举止不必尽同,道义思想不可不一,此为万世不变之理,“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展望未来,儒家思想将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分,尤其更多地引进西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博学之,审问之,实证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取得更新更先进的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社会。

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