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沟通进阶课堂:学了一堆沟通技巧,还是无法说服老板同事?

 玲说职场人生 2022-09-29 发布于荷兰

我是Ling, 80后,现居荷兰。曾供职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目前是欧洲20强金融集团(14000 员工)唯一中国背景的高级项目总监。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梦想帮助更多人加速成长。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职场沟通课堂又回来了。今天我就来谈谈如何高效沟通之--说服力

最近临危受命接管了一个棘手的项目组合,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错综复杂的几个项目组合在一起。涉及到几千万的预算还有公司战略实施。

我首先就是和这些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们会面(全是荷兰人,中高级经理)。在开始之前我对他们的背景多少有些了解。开了三次会以后,我心里已经清楚接下来我最需要做的事是什么了。 

不是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而是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辅导,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因为一个大的项目组合光凭我一人挽起袖子加油干是做不成的。

项目执行就像行驶一艘巨大的船从A到B。我的角色是船长,而不是船员。我得先把合适的船员配置到正确的位置,并引导激励他们展现出最好的表现,这艘船才能顺利前进。

于是我和其中的一位经理(G先生)有了接下来的对话(硬翻译的,和实际情境会有稍许偏差): 

Ling: 你最近和销售部门的合作怎么样?那个客户项目沟通方案能在月底完成吗?

G先生:还行。开了好几次会。

Ling: 昨天在管理层会议上,销售部的头听上去有不同的看法。她不满意现在的进度。

G先生:哎,我太有受挫感了(I am so frustrated). 我做了无数次沟通,去部门会议讲,和他们的对接人单独讲,还组织披萨会议一起头脑风暴。

关于这个新产品的推放我不能讲得更多,更清楚了。 

可是,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对我没有信任。过了一个月,他们又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尽力了。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做这个了。 

Ling: 可以理解你的受挫感,的确这么复杂的话题沟通起来不容易。那现在的情况对你的项目有什么影响?

G先生:很重要啊。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方案实现不了。我现在想不出别的方法了。我感觉到沟通不顺畅,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

----------

这个场景我太熟悉了,明明尽力去沟通,你觉得自己已经提供了所有的信息,你的观点也是无懈可击,但是必要的讯息就是到达不了对方,没有办法推动他们和你一起前进。

这位G先生已经是比较优秀的,聪明又有动力,掌握了很多沟通技巧,但问题始终存在。其实核心原因就是:他还缺乏些与不同工作背景的人的沟通力。

photo by Rawpixel on pexels

01
谈话无交集

特别是在分工明确的大公司,沟通落差这种问题普遍存在。

做业务的,不会理解研发,做研发的,也不会理解业务,彼此之间总有许多误解与纠葛;

基层员工不理解主管,主管不理解老板,老板更不明白为何员工总是与他对立。

彼此间的壁垒越来越大,在解决问题与确认需求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讨价还价,才能产生一个双方可接受的版本,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妥协。

其实双方的角度(老板 vs. 员工、业务 vs. 研发)、知识领域(销售、技术)、承受的压力(业绩、项目)本来就不同,考量点本来就很难完全一致。

这本来看上去很自然,但现在的商业环境变化太快,需要公司内外部门顺畅合作,往一个方向使劲,就需要跨部门,跨专业背景的紧密合作,

这其中跨背景沟通力就起了关键作用,也是我作为战略执行人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沟通时,我们都清楚倾听、同理心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好这几件事的人却少之又少。
归根到底,我认为要具备同理心与换位思考能力的前提是「我能感受对方的处境」。

就拿G先生的例子来说,他对自己的领域非常熟悉,而且是一个很注重分析的人。在他的沟通中,包含很多细节,比如详细的执行计划,具体的产品模块,人员配置等。

我参加了几次他的会议,他很有自信的侃侃而谈,每次几乎都是重复同样的内容解说。我观察在坐人员的反应,就清楚了解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

因为沟通对象组织位阶、专业领域的差异,导致谈话无交集。他说的东西如果是了解这部分业务模块的人知道是有说服力的。但对其他部门的人来说,有点不知所云。

他自信的气场,对细节的了解,让在座的人很难反驳。但其实这样是没有沟通效果的。沟通的完整是在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他在这个话题上一直在做单向沟通。

02
沟通落差

怎么解决这个沟通落差呢? 那就是充分感受沟通对象的需求。

除了明白他所面对的状况外,更需要了解:

- 他在意些什么

- 受什么困扰

- 希望获得什么

- 想要逃避什么等

如此我才能真正感受与同理对方当下的所思所想。

photo by Rawpixel on pexels

越高层的老板,思维通常偏向策略与经营导向;而越基层的员工,思维通常越偏向执行与作业。所以你拿细节的东西和高层沟通,开口三句话你就失去他了。

像是业务部、行销部、客服部等功能部门,通常著眼于解决达成业绩、面对客户时所遭遇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他们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多半是单一功能;

但是接收需求的研发部门,则会希望找到问题的共通点,并系统化、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往往与功能部门注重的面向,形成一种极端。

再来看G先生的案例,他和业务部门经理在沟通一个需求,两人之间在组织位阶与工作职能上,就有明显的差距。

遭遇销售问题时,业务经理考量的是如何改进业务管理制度;而G先生思考的则是在技术上如何排除这个问题,并避免再次发生。

两者的角度都没有错,但思路不同,解法不同,所需的时间不同,结果也因此不同,彼此的沟通缺乏效率。

03
两个修炼

为了协助G 先生突破这个沟通落差,我在一起吃午饭的时给他做了一些辅导。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修炼: 

1. 提升沟通软技能

特别是倾听,提问,感受,不评论等。对他这种外向型的沟通者是个挑战。他知识丰富,善于辩论。要忍住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很难。

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下次和销售部门开会的时候,只许提问和听。不准发表观点。我会在场监督。

有人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比例来使用。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也曾经说过:

“每天早晨我都会想到,今天我所说的任何内容都不会让我增长知识,因此,要想吸取很多知识,就要去倾听。”

2. 增加与沟通对方背景的经验

当你具有跟对方相似的经验时,你会更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通常也会更具有同理心。所以相同部门的人比较不吵架,相同职能的人也比较少针锋相对,这是因为彼此的经验雷同,较能互相包容。

我在上次大学的演讲中也强调,避免做职场的“螺丝钉”。现在对人才的需求是具备跨专业,跨领域的能力。要努力成为专家式通才。

如果你只懂一项专业,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你思考的角度会被限缩,也会降低你与他人沟通的效率。

在这点上,我给G先生的作业是更深入接触业务部门,包含流程、制度、日常工作,借此缩短彼此的专业领域差距。

最重要的是,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用业务部门的语言,而不是G先生习惯的产品细节语言。

今天,距上次对G先生的辅导只有一周多,我们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和业务部门的会议以前那种挫败感的氛围消失了,大家渐渐靠近到一个水平面上讨论话题。从这里沟通才正式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