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设计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9-30 发布于山东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设计

【单元导语】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这里所说的家乡,主要指我们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教学目标】

   1、了解调查访谈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和技巧等;

   2、了解家乡的各色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

   3、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

  4、培养家国情怀,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单元任务】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访谈)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第一模块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模块任务】

   我们居住的家乡有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我们丰富的记忆。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相我们寻仿探究。今考下面的活动提示,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科,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任务: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活动提示:

   1.访谈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先要了解才写对象,然后拟定访谈提纲,最后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2.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

   3.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

【必备知识】

   1、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以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叙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的感想。访谈的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访谈的基本结构:

   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3、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

   从形式上看,是由问答组成的。从内容上看,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针对性

   由于访谈主要是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鲜明的。

   ②专题性

   对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能够突出一定的主题思想。

    ③典型性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应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要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专访。

【访谈技巧】

   1.提问技巧

   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结合不同的访谈进程,要灵活运用趣问、直问、推问等提问方式。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⑤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⑥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⑦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2.语言要得体,态度要诚恳

   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在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3、及时整理材料

   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

注意事项:

   1、访谈准备工作

   ①充分熟悉访谈流程。

   ②带齐进行访谈需要的有关材料,记录工具。

   ③选择合适的访谈时间、地点。

   ④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资料。

   2、接近访谈对象

   ①对访谈对象的称呼要准确,体现尊重的原则。

   ②介绍自己的身份要合乎情理,不要过于张扬。

   ③要求访问者回答问题时要热情有礼貌,要有必要的寒暄。

   ④答完问题时要表示真挚的感谢。

   3、进行访谈

   ①要把握住方向及主体,能避免的题外话要尽量避免。

   ②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随时记录。

   ③如果事先向被访问者说明,则名正言顺,当面记录,用录音或照相。

   ④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应事后抓紧时间追记。

   4、访谈结束

   ①要用直接或者比较委婉的语气表示访谈将要结束。

   ②表示感谢。

   ③为后续的联系做好交代。

【访谈流程】

一、活化记忆

   阅读学习资源《节日与文化》,思考你的村庄的典型的独特民居、节日习俗、地方服饰、民间工艺、特色饮食、人情世故有哪些,哪些是需要保护、发展或弘扬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

   你在访谈时,重点要询问哪个方面的问题。

二、列访谈提纲

   1、访谈主题

  为家乡留一段记忆。

   2、访谈目的

  了解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记录家乡的发展历程。

   3.访谈对象

  家乡中的长辈。

   4.访谈问题

  ①本地环境和外观的变化。

  ②本地的古迹遗存、风土民俗。

  ③本地居民过往的记忆,现有的状况,对未来的设想。

访谈问题示例:(仅供参考)

   ①二十年前的咱们的村庄给您留下的最深刻记忆的是什么?

   ②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建筑值得保护?哪些人物事迹值得纪念?哪些事件值得铭记?

   ③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风俗值得弘扬?哪些需要摒弃?

   ④为了我们的村庄文化更好的发展,最紧要的工作是什么?

三、制作访谈记录表

例:请就你家乡的一处建筑或历史遗迹进行走访,完成下面的访谈记录表。

对象

瓦岗寨景区负责人

性别

年龄

45岁

访谈提纲

1.瓦岗寨的由来。

2.瓦岗寨的历史故事。

3.瓦岗寨的现状

访谈记录

1.隋朝末年,隋炀帝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东郡韦城人翟让在今天河南省滑县南部的瓦岗寨乡附近领导起义,杀富济贫,响誉一时。

2.隋贵族李密,曾参加杨玄感反隋活动,失败后在河北、山东一带流亡,大业十二年10月,投奔瓦岗寨,被翟让收留。李密具有战略眼光,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在馆谷休整部队,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这支部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主要得益于控制着荥阳地区,占据洛口仓,在今河南巩义东北,既有可供长期战争的粮食储备,又直接威胁东都

3.瓦岗寨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包括隋唐商业街、一个主景区和十个分景区,主要景观组成分太玄林、八阵图、瓦岗军寨和国公祠。主景区占地3000余亩,投资1.2亿元。


四、撰写“志”

   1、人物(风物)志的拟写要素

   2、“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

   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3、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

   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

   4、什么是“志”

   【志】是“记”的意思,也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类似于现代的散文。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内容包括历史掌故、遗闻遗事、人物短论、读书杂记等。

   所谓风物志,就是记载这些的地方志。包括风光、民俗、方言、物产、古迹、轶闻等,如刘安遇、胡传淮著《大英风物志》。

   人物志,就是通过对特殊人物及其行事的描绘记录,进行对人物给以品评的文章。如三国时期魏国刘劭(shào)的《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

   记述体是文章体裁的一种。把事物的特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表述出来,这就是记述。记述文体有六个必要的因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在记述文体中,作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交代清楚这六个问题。否则就不能圆满地达到记载和叙述人物、事件的目的。

   志书对是非、功过、得失、褒贬、盛衰、成败、经验、教训等要寓于记述之中,让事实说话,不须妄加评论,叫作“述而不论”。在编修时要指导思想明确,立场、观点鲜明。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一】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要求: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人;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明确:

答案:(示例)(1)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较深的事有哪些?

     (2)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3)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真题演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一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一 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作“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一无论外面发生 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已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已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思考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

   明确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思考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