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唐诗三百首

 作家及耳 2022-09-30 发布于云南

你好 |中文系

❤  我们的第50次相逢  ❤

明月

唐诗三百首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你是否发现,

中国诗人喜欢夜晚,

因为夜晚有月亮

❀❀

该节目音频,独家合作平台【懒人听书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众多意象中,

我想最为我们熟知、也最常被使用的应该是月亮

有人说,

西方文学是太阳文学

而中国文学则是月亮文学

从嫦娥奔月到举杯邀月

望月归故乡,月下的人千年不变,

总将月亮看成唯一的情感载体,唯一的精神寄托。

月光流泻的此时,

就算百炼成钢,也顷刻为绕指柔

所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

在面对月亮时,也只剩下花间月下一腔痴念

更深露重,寒凉的是肌肤,潮湿的是心。

我思念你,思念到望着月亮想出你的样子

月与人合二为一,

你若是思念我,便也如这月亮,

温暖而孤寂,凄凉而幽美。

杜甫的这首月夜诗常被夸赞,

诗人们举头望月写的总是自己,

可杜甫写的却是思念中的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思念中的人正在思念我,

没有什么比这种千里之外的心灵相犀

肝肠寸断的了。

除却常见的,

将明月视为一种人性化的审美意象,

并对其坦露心声。

诗人们也愿在清淡朦胧的月色中,

对照古今思考人生。

在这银色月光的小我世界里

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

周而复始的过程,

便如人生经历之潮涨潮停,历史兴衰之起起落落

于是,

看不开的月光悲壮写就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看得开的月上孤傲成全李太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看不完的月下残缺终结柳三变的《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看得完的月中圆满还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然,

若将惆怅填满,相思写尽……

最叫人心旷神怡的,

还是诗佛王维与世无争无欲无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大概,

对于中国诗人月亮情节

外国文人总结的最为恰当

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

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

她目睹过那些迅速的崩溃与缓慢的腐烂,

当然,

她也知道一切的隐秘、激情与欢乐。

感谢月亮,

还原诗人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感谢月亮,

凝结诗人一腔真挚永恒的情。

以上,来自及耳,

你好,中文系。

希望你喜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