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需要分阶段训练,随着年级的升级,需要越来越专业的训练。 很多孩子,读书特别多,但是阅读理解就是分提不上去。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整理了张兴东老师,对于阅读理解各个阶段的解决方案,给大家分享。 共分四个阶段: 01 非专业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是小学五年级之前的阅读,这个阶段的阅读理解是非专业的,不会很难。 这个时候,孩子还小,语文阅读题也是不专业的,就是一些概括中心,概括故事,从原文去寻找,能简单地处理信息就可以,还没有特别复杂的规则。 因此,这个时候,你们只要买几个同步辅导书就可以了。 或者平时考试考完了之后,爸妈对着他的阅读理解,帮孩子复盘,分析这个地方为什么没理解出来,一个一个带孩子订正,这种半业余的训练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如果要找老师,找大学生或者让学校老师推荐一个就可以,这个老师不需要特别懂行。 家长把教辅买好,让老师给孩子同步辅导就可以。 02 半专业训练阶段 第二个阶段,进入五年级,就是半专业的阅读理解训练了,因为这个阶段开始有题型了。 什么是概括题?什么是赏析题?什么是中心题?什么是含义题? 已经有一些讲究了,所以就要进行半专业的训练。 那么半专业训练,就是父母肯定无法承担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去找老师了,找什么样的老师比较好呢? 就是他会编教材,会把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有这种类的概念,这老师就不错,要找那些教书有五年以上。 然后,找一个有耐心的老师,一对一也好,小班课也好,都可以。 用这个方式就能很快就能度过这个阶段了。 03 专业训练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进入初中,要从6年级暑假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专业的训练了。 重点讲一讲,什么叫专业训练? 张老师曾经写过一个书,叫《用数学方法学语文》。 09年的时候出版的,现在已经卖绝版了,只能买到盗版的了,大家不用去买。 它的思想其实很简单。 你看,所有数学题都是两步走。 第一步是要有公理定理,这个知识必须清楚。 你必须要懂规则,不然没办法做题,这是数学的第一个特点。 但是,数学绝不是光套一个公式,就能考很高的分。 因为,所有的数学公式永远是最简单的,定理就那么几条嘛。 但是一旦出成题,千变万化,非常之难。 语文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你必须要懂规则。 比如,赏析题,按四步走: (1)指出修辞; (2)结合文章; (3)生动形象写出什么; (4)表达了什么。 四步走一步都不能少。 再比如,作用题应该包括内容、结构、表达效果。 (1)内容应该包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2)结构应该包括:承、铺、照、点、引 (承上启下、铺垫、照应、点睛、引出下文); (3)表达效果有:吸引读者注意、留下悬念、留下想象空间等十来种。 所有的作用题,都按这个套路去答就可以了。 还比如,含义题:分表层、深层。 长难句的含义和词语的含义又不同。 把规则搞清楚,不需要这么多,七八个题型足矣。 分析到这,会有人说:语文不就是套规则嘛? 不是的,语文跟数学是一样的,也是需要推理的。 也就是说,懂规则仅仅是入门的基础。 因为,文本是千变万化的,这个时候需要什么? 需要理解力,需要自己的表达能力。 一步一步去推这个作用到底是哪一种? 这个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理解力是关键;没有理解力,肯定是不行的。 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训练阅读理解这段时间,就只带孩子学阅读理解,而不要讲任何其他东西。 如果你短期要训练阅读,你不要再去搞作文了。 那家长要找的班就是非常简单。 第一节课是阅读,第二节课还是阅读,第三节课还是阅读,一直训练15次课到20次课左右,训练的量能达到30篇到40篇。 千万不能再加别的东西,要集中时间去训练,效果是最好的。 尤其是寒暑假,效果就太好了。 每天训练。 今天学完知识,明天再刷题;再学,再训练。 而且,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永远不能够在规则掌握之前去应变。 就是:先入坑,再出坑。 建议选10篇到20篇文章,是特别僵死的,一样的推理搁在一起。 但是,题目是很灵活的,它不是所有的都这么死板。 活的题目要放在后面,一定要让学生先入这个坑,再出坑。 这个比较僵死的思路掌握了,然后再教他如何应变。 所以,你们去找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这个老师必须要具备分类的能力。 不然,东做一篇,西做一篇,这样孩子就不得其法。 比如,练作用题。 前五篇或者十篇阅读全都有作用题,而且基本是同一类型的作用题,先进行这种死板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灵活应变,否则的话,效果很差。 还有,你们去买辅导书的时候,也是一样。 千万不要买那种,汇总了好多阅读,有河南中考的,有山西中考的,有北京中考的,搁一起,乱的像一锅粥一样。 这样孩子也就越练越乱,不能见效果。 所以,阅读理解题型的选择、顺序的编排,是很重要的,要选一个能把这两件事搞明白的老师。 04 高中的训练建议 至于最后一个阶段--高中,这种专业训练都不能见效了。 一旦孩子理解力差的话,要从文章剖析做起,先练10篇到20篇文章的剖析,然后再结合题型去刷题。 而且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如果进入高中了,所有题型初中全部学过了。 不需要单独学题型,只需要学文章的剖析和结合高中的命题特点去做推理就可以了。 一遍一遍地走思路,直到把思路走通,阅读理解就能脱胎换骨。 END
目前阅读理解的书,还在出版社进行终审,具体出版时间不定。 后续,如果书出版的话,我们会在公众号同步消息,也会在读书群、家长圈里同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