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那一年山高水也长

 冬歌文苑 2022-10-01 发布于北京

那一年山高水也长

那一年,我在一座叫做“毫子弄”的高山雷达站工作了将近一年。每天早晨,推开房间的窗户,窗外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其实,那年上山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晋升了职务,两年副连晋升为正连,到山上任政治指导员。忧的是山上条件艰苦,我担心自己的前途到了山上就变得非常渺茫了,我不知道我在这个偏僻的高山要待多久,不知道远在几百公里的部队机关会不会把我遗忘。但不管怎样,组织的命令还是要服从的,我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山在海南乐东境内,名“毫子弄”,山高800米,长9公里,山路146个弯。雷达站驻在山顶,营区的用水来自打的井,用电靠油机发送。山上有一台大卡车,三天下山买一次菜。

营区与阵地相距近百米,一条特别陡峭的山路将营区与阵地相连。连队营区不大,两排宿舍(含饭堂),一栋两层训练楼,还有一排家属房,文化设施就是一个篮球场和电视房。

吃过晚饭是官兵们最快乐的时光,可以打打球看看电视。篮球场不大,但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稍不注意篮球就会飞落到山沟沟里。电视房虽然只开到熄灯时间,但每天却给了官兵短暂的快乐,那时战士们喜欢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节目,音乐声开得很大,就好似在举行音乐会。因为山上生活枯燥,我也喜欢音乐,所以我会与他们一起共享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山顶是两个雷达阵地,平时连队的干部和战士们轮流在阵地上值班,我一周也能轮上一两次。一般也没啥事,就是要保持在位。干部值班宿舍也没有电视机,那时用的手机也是老人机,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可以用来发呆的。我经常在阵地走走,或者选一处最佳景观视角远眺山下美景,想想远方的故乡和亲人,想想军人的神圣与责任,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其实对于军人来说,有的时候,哪怕什么事也不做,只要待在那个地方,就是一种奉献,像远离祖国的边陲哨卡、西藏高原的甘巴拉雷达站和喀喇昆仑山、还有南沙的岛礁、西部的戈壁沙漠……

因为在山上,连队的官兵很好管理,不需担心不假外出和夜不归营,正常时间没有交通工具下不了山,而且一到晚上熄灯时间发电的油机就关了,营区没有电,那就只能睡觉休息。连队干部的查房也极为简单,每个房间转一圈,看到大家都在睡觉就算是查完房了。

每三天有一次下山的机会,连队的卡车要下山到县城买菜,官兵们有事的可以请假跟着下山办事,但时间不长,卡车返回就必须跟着回来。我跟着卡车下山的机会比较多,有时会到山下的营部开会,但每次坐卡车下山都心惊胆战,开车的战士不紧张,可我这个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毕业的专科生却提心吊胆。山路有146个弯,外侧是深不可测的悬崖绝壁,如果有车上山必须提前跟连队联系,好错开上山的车和下山的车在山路狭路相逢。

之前我在机关车队当排长时,有一次跟随车队到这个山上送雷达装备。上山时,车管助理张斌驾驶的那台车因拖挂的雷达装备左右摆幅过大,雷达装备车掉进了沟里。万幸的是掉进了里侧的地沟,要是往外侧掉的话,雷达装备车和车都会掉进绝壁下。辛辛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几台车才有惊无险地将装备送到了山上。所以,不紧张才怪。

除了周末和下雨天,每天早上起床后,连队会组织跑步训练,说是跑步其实就是爬山,沿着陡峭的山路爬上爬下,上山气喘吁吁,下山身轻如燕,这是一种山上特有的体能训练。

每逢台风天过后,山路上落满碎石和树枝,官兵们还要清理山路,一天下来疲惫不堪。所以,除了单调的生活,还有艰苦的磨练。虽是在山上生活,但官兵们同样自力更生,开辟了几块菜地,还养了几头黑猪。菜地分到了各个班排,大家都非常用心地侍弄,因为基本都来自农村,所以浇水施肥除草,跟菜农技艺不相上下,一到收获季节,菜地也是一片丰收景象。猪圈里的黑猪也不寂寞,战士们经常会来照顾它们,还会跟它们开开玩笑,逗黑猪也成了官兵业余生活的一种乐趣。伙食搞好了顶半个指导员,伙食搞好了,战斗力就强了,这也乐坏了负责伙食的司务长,赶紧采摘用于改善官兵的伙食,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官兵们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我是连队的政治指导员,自然要想着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除了主动跟驻地政府搞联谊活动,到山下敬老院慰问、开展学雷锋活动等,我还组织有文学爱好的几个战士编排手抄报《高山水兵报》,把连队的生活、官兵的所想所思所悟,都通过一份小小的手抄报展现出来。老兵邹年富已经在山上待了13年,他爱人又在西藏林芝工作,有一次他爱人来到连队休假,我感觉这个机会难得,于是筹划了一场小晚会算是庆祝一下这对高山夫妻的团聚,让他们感动不已。

山上条件艰苦,但没来过山上的战友却感到新奇。上级机关雷达处的一个参谋特地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来到山上度假,他说山上环境好气候好,一年四季都不用开空调,他在山上待了一个星期,下山时还有点恋恋不舍,后来没过多少年他当上了我们这个雷达部队机关的军事主官。

和我搭档的雷达站站长是湖南人,为了便于工作管理,跟我睡一个宿舍,他的军事素质非常优秀,我到山上没多久,他就被推荐到北京海军航空兵机关了,比我早几个月离开了高山。站长走后,我一个人负责连队的军政工作,年底,连队被上级机关评为优秀党支部,我也调离雷达站去了军级机关。

前些年,我有一次受邀去乐东参加乐东作家协会的一场文学活动,一到酒店办完报到手续,我赶紧坐上营部派来的东风勇士越野车先上了山。山上的硬件条件好多了,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文化设施也非常丰富。原来连队的文书小田还在,不过他已是老士官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坚守在山上雷达站,这次见到我还是亲热地称呼我为指导员,还是那么憨厚朴实,一如这座默默无闻的“毫子弄”高山!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周荣,男,70后,江苏泰兴人,2013年12月从海南部队转业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