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文言文训练解析(三)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02 发布于山东

文言文训练(一)解析



  错素(一向,向来)与吴相袁盎不(友好,亲善),错所居坐,盎辄(副词,总是)避;盎所居坐,错亦避;两人未尝同堂语(不在一间屋里说话)。及(待,等到)为(动词,担任)御史大夫,使(派)按(核查;纠查)盎受吴王财物,抵罪(按照其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惩罚);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错谓丞、史(丞史;御史大夫府的属官。按《汉书   百官公卿表》记云丞相有两长史,御史大夫有两丞,丞史可合二称之) 曰:“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这里指隐藏谋反计划),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应当,应该)知其计谋。”丞、史曰:“事未发,治之有绝(杜绝);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谋。”错犹与(通“犹豫”)未决。

  人有告盎,盎恐,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愿至前(御前)口(名词作状语,亲口。亲口对质吴、楚反因之实状。)对状。婴入言,上乃召盎。盎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调度军粮)。上问盎:“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怎么样)?”对曰:“不足忧也!”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发动事变),此其计不百全(百倍周全),岂发乎!何以(宾前,凭什么)言其无能为也?”对曰:“吴铜盐之利则有之,安得(如何得到、怎能得)豪杰而诱之!诚令(假如)吴得豪杰,亦且辅而为谊,不反矣。

  吴所诱皆亡(通“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诱以乱”错曰:“盎策之善(好,对)。”上曰:“计安(怎么,怎样)出?”盎对曰:“愿屏(屏退)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小步快走)避东厢,甚恨。上卒问盎,对曰:“吴、楚相遗书(投书。寄信),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擅自)適(通“谪”,贬谪)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名作状,向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派出使臣)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曰:“顾诚(顾,念也;诚,实也。)何如(怎么样,怎么办)?吾不爱(爱惜)一人以谢(谢罪)天下。”盎曰:“愚计出此,唯上孰(通“熟”)计之!”乃拜盎为太常,密装治行(秘密整理行装出发)。后十馀日,上令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疏远)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共同家产,即兄弟)无少长皆弃市。”制(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曰:“可。”错殊(副词,深)不知。壬子,错(穿)朝衣斩东市。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上曰/评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日/臣所言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

B.上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

C.上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

D.上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吴、楚相遗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字含义不同。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代诸侯分公、侯、伯、子勇五等

C“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与“使六国各爱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D.“弃市”本指受刑罚的人皆在街头示众,众共同鄙弃之,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晁错与袁盎总是避免与对方碰面,从未曾在一室之中说过话,晃错升任御史大夫,派官员审查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之事。

B.晁错认为,袁盎接受了吴王金钱贿赂,刻意为吴王掩饰隐瞒,还说吴王不会谋反,现在吴王谋反了,应该奏请治袁盎的罪。

C.后来有人控告袁盎, 袁盎害怕,就连夜去见窦婴,对他说明吴王谋反的原因,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能够面见景帝,亲口说明原委。

D.袁盎认为,吴王虽然能够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但他招到的却不是英雄豪杰,而是些流氓无赖、无籍流民等,故能相互勾结叛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白头事,若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2)盎曰:“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乃拜盎为太常,密装治行。

              文言文训练(一)答案

10.A(原文标点:上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

11.B(“汉代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错,汉代只分为王、侯二等。)

12.C(“后来有人控告袁盎”错,原文“人有告盎”,意思是“有人把晃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盎”,“告”是告诉之意。)

13.1到了头发白了才发动事变,像这样,他的计谋不百倍周全,难道会发动吗?凭什么说他不能有所作为呢?(“举事”“百全”“何以”各1分,句意2)

②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希望皇上仔细考虑!”景帝就任命袁盎为太常,(让他)秘密收拾行装起程。(“唯”“孰计”“密装治行”各1分,句意2)

参考译文

  请严惩衰盎,他肯定知道吴王的密谋。”御史丞、侍御史说:“如果在吴国叛乱前,治袁盘的罪可能会中止叛乱密谋;现在板军大举向西进攻,审查袁盎能有什么作用!况且袁盎应该不会参预密谋。”晁错犹豫不决。有人把晃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盘,袁盎很害怕,连夜去见窦婴,对他说明吴王叛乱的原因,希望能面见景帝,亲口说明原委。窦婴入宫奏报景帝,景帝就召见袁盘。袁盘入宫规见,景帝正与晃错在调度军粮。景帝问袁盎:“现在吴、楚叛乱,你觉得局势会怎样?”袁盎回答说:“不值得担忧!”景帝说:“吴王利用矿山就地铸钱,热海水为盐,招诱天下豪杰;到了头发白了才发动事变,像这样,他的计谋不百倍周全,难道会发动吗?凭什么说他不能有所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王确实有采铜铸币、熬海水为盐的财利,但哪有什么豪杰被他招诱去了呢!假若吴王真的招到了豪杰,豪杰也会辅佐他按仁义行事,也就不会叛乱了。吴王所招诱的都是些无赖子弟、没有户籍的流民、私铸钱币的坏人,所以才能相互勾结而叛乱。”晁错说:“袁盘分析得很好。”景帝问:“应采取什么妙计?”袁盎说:“请陛下让左右回避。”景帝让人退出,唯独还有晁错在场;袁盘说:“我要说的话,任何臣子都不应听到。”景帝就让晁错回避。晁错连忙退避到东边的厢房中,对袁盎极为恼恨。景帝最后又问袁盘,袁盎回答说:“吴王和楚王互相通信,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各自有封地,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因此他们才造反,准备向西进军共同诛杀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才罢休。现在的对策只有斩晁错,派出使臣宣布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七国的军队可以不经过战争就都会撒走。”景帝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不这样做,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我不会为了爱惜他一个人而向天下谢罪的。”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希望皇上仔细考虑!”景帝就任命袁盎为太常,(让他)秘密收拾行装起程。过了十多天,景帝授意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上疏弹劾晁错:“辜负皇上的恩德和信任,要使皇上与群臣、百姓疏远。晁错应判处腰斩,他的父母、妻子、兄弟不论老少全部公开处死。”景帝批复说:“同意所拟判决。”晁错对此却一无所知。壬子,晁错穿着上朝的官服在东市被斩首。

文言文训练(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享有)重望(很高的声望)(担任)冢(指吏部尚书)铨(考核选任官吏)厘正(改正、改革)焉上视学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德一种典礼)先师,王恕请加礼于孔子前(状语后置),特用币,改太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羊豕为少牢)。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盖上在东宫时,(向来)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二月,上耕籍田(古代吉礼的一种,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耕田的典礼)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官服宫廷诏表演侍奉),或出(污秽的语言)。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穑(耕种收获)艰难,岂宜以此渎乱(混乱)宸(皇帝的心思)!”即斥去。初开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吏部尚书王恕上言:“正统以来,每日(只)一朝,臣下进见,不过片时(片刻),圣主虽聪明,岂能尽察(明察秋毫)?不过寄聪明于左右。欲察识之真,必须陛下日(驾临)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专对(面陈他们的想法,单独应对),或阅其章奏。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按照、依据)任使(委用任用),亦可以启沃(竭诚开导、辅佐君王)圣心而进于高明矣。”王恕为尚书,不避权贵,请谒(请求、干求)路绝。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悦服)。先是。大夏在广东、广西,一岁(两次)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联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夏对曰:“老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预料),责在兵部。臣自(考虑)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过了)数日,复召问:“征敛(征收赋税)俱有当,何至今而独言民穷财尽也?”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定规)耳,他固未(时间)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买)香药,费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其他征敛,可一一议革也。”上叹息曰:“联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乃令九卿大臣,各以其职言军民弊政,而择行之。召大学士刘健等议日讲事,上曰:“讲书须推明(阐明)圣贤之旨,直言无讳。且先生辈与翰林诸官,是辅导之职,皆所当言。”健对曰:“臣等若不敢言,则其余百官无复敢言者矣。”上曰:“然。”五月,帝不豫(生病)。庚寅,召大学士刘健等受顾命(临终遗命)。上曰:“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安逸享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状语后置)(使、让)令主(贤德的君主)。”健等皆叩首曰:“臣等敢不尽力孝宗之世,明有天下百余年矣。海内宴安(安逸享乐)户口(人口)繁多,兵革(战争)息,盗贼不作,可谓和乐者乎!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家宰/铨政多厘正焉

B.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家宰/铨政多厘正焉/

C.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冢宰铨政/多厘正焉/

D.皇太子即位/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冢宰铨政/多厘正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本文“殊遇”中的“殊”字为“特殊”之意,和《兰亭集序》中的“虽趣舍万殊”中的“殊”字含义不同。

B.本文中“详论治道”的“治”和《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的“治”意思相同,均为“治理”之意。

C.本文“择行”中的“择”为“选择”之意,和《齐桓晋文之事》中“则牛羊何择焉”的“择”意思不同。

D.文中“孝宗”为庙号,如《谏太宗十思疏》的“太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到的“庄宗”均是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明孝宗巡视太学时,祭奠先圣孔夫子,王恕请求应当厚于常规礼仪,以特用金币和牛、羊、豕三牲释奠。

B.孝宗即位后常闻马文升大名,而马文升受到皇帝恩遇后,更是感恩图报:他斥责教坊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提醒皇帝要恪守本心。

C.孝宗虚怀纳谏,能思已过。刘大夏在两广时,一年两次托病乞请离职,并婉谏孝宗要看到国内民穷财尽,形势危殆,孝宗陷入沉思。

D.明孝宗在位时广开言路,鼓励大臣直言,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励精图治、刘建等大臣也敢言能谏,君臣意愿相合,关系融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哀聪!”

(2)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

14.王恕劝谏皇帝“日御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可以起到什么效果?请简要概括。(3)

               文言文训练二答案

10A【解析】句意:皇太子继承皇位,将第二年改为弘治元年,召见退休的南京兵部尚书王恕让他担任吏部尚书。当时王恕很有威望,他担任吏部尚书,考核选任官吏的制度多有改革。“致仕”是“王恕”的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不能断开,排除BC项。“冢宰”是吏部尚书的意思,作“居”的宾语,而“铨政”是考核选任官吏的意思,和后文联系紧密,排除D项。

11.B 【解析】《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的“治”是国家安定的意思。

12.B【解析】“孝宗即位后常闻马文升大名”错,是孝宗当太子时便久闻马文升大名。

13.(1)马文升声色俱厉地斥责说:“新天子应当知道耕种和收获的辛苦,怎么能够用这种靡靡之音来扰乱圣听呢!”(“稼穑”“宸”“聪”各1分,句意1)

(2)大夏向来把安定国家、排除外患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命下达,人心悦服。(“素”“攘外”“翁服”各1分,句意1)

14.①每日与大臣详论治道,能熟识他们;②还能正确任用

他们;③也可以使皇帝圣心受到启发,处事更加精进高

明。(每点1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首先要找到王恕劝谏皇帝“日御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的这句话,确定设题的区域,然后到后文找到这样做的效果,即“如此非惟可以识大臣,而随材任使,亦可以启沃圣心而进于高明矣”,意思是“这样做,不仅可以认识和熟悉大臣,而且能够根据他们的天资和才干正确任用他们,还可以使皇帝的圣心受到启发,处理事情会更加聪敏和英明”。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皇太子继承皇位,将第二年改为弘治元年,召见退休的南京兵部尚书王恕让他担任吏部尚书。当时王忽很有威望,他担任吏部尚书,考核选任官吏的制度多有改革。皇上巡视太学,释莫先圣先师孔夫子,王恕请求加礼于孔子圣像前,特用金币,改以太牢之礼。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下诏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担任左都御史,这是因为皇上当年在东宫之时就知道他的名字的缘故。马文升深深感念皇帝给予的特殊恩遇,因而更加发奋和勤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闵二月,皇上亲自耕种籍田已毕,宴饷群臣。教坊进献杂技,在表演中说出一些轻慢污秽的语言。马文升声色俱厉地斥责说:“新天子应当知道耕种和收获的辛苦,怎么能够用这种靡靡之音来扰乱圣听呢!”当即把教工、乐伎辞退而去。最先开讲的是经学。吏部尚书王恕上奏章说:“正统年间以来,皇帝每天只上朝一次,群臣见皇帝的面只有片刻,这样,即使皇帝再聪敏过人,哪能对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明察秋毫,因此常常把要办的事情托付身边的人去办。所以,如果皇帝真想要做到事事明察和鉴别真伪,必须每天坐于便殿,召见诸大臣,详论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面陈他们的想法,或仔细审阅他们的奏章。这样做,不仅可以认识和熟悉大臣,而且能够根据他们的天资和才干正确任用他们,还可以使皇帝的圣心受到启发,处理事情会更加聪敏和英明。”王恕担任尚书,不畏强暴,请托告求之路从此堵塞。召两广总督刘大夏担任兵部尚书。大夏向来把安定国家、排除外患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命下达,人心悦服。在这之前,刘大夏在广东、广西任职,一年之内两次要求离职,朝廷都没答应。在朝廷谢恩之后,皇帝回到帷殿召见询问他说:“我一向重用你,你却多次以病为借口推辞,为什么呢?”大夏回答说:“臣年老并且有病,现在天下百姓贫穷,财力困窘,万一有不测之事,罪责在兵部。我估测自己没有能力办理这件事,所以推辞。”皇帝沉默不言。又过了几天,皇帝又召见刘大夏,问道:“现今征收税赋,征发徭役,都比较适当,你为什么还说穷财尽?”刘大夏回答:“我只是说现今征收税赋,征用徭役,没有一定之规。至于其他的,臣还没有说到。就拿臣在两广来说,朝廷每年向广西要铎木,又在广东收购香药,光这两项费用就在万钱以上。”皇帝说:“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些征敛都已停止。其他的征敛,可以一一商议革除。”皇上叹息说:“朕在位已经很久,可是这些事情都不知道,怎能称得上是一国之君啊!”皇帝命令九卿大臣,各以其主管的职事,说说在军民百姓中朝廷的弊政,尔后加以改革,选择可以推行的,再加推行。召大学士刘健等人谋议军政大事,皇上说:“解释书的内容要阐明圣贤的旨要,直接言明,不要隐瞒。况且先生等人和翰林各位官员,这些都是辅佐的职位,都是应当直言的。”刘健回答说:“我等如果不敢直言,那么其他官员就再没有敢直言的人了。”皇上说:“是这样。”五月,皇帝生病。庚寅这天,召见大学士刘健等人接受临终遗命。皇帝说:“太子聪明,只是年纪幼小,喜好安逸享乐,各位先生一定要用正道辅佐他,使他成为贤德的君主。”刘健等人都叩头说:“臣等怎敢不尽全力。”孝宗一朝,明朝拥有天下一百多年。天下安定,人口繁多,战争平息,盗贼没有四处横行,可以说是和睦安乐啊!

文言文训练(三)解析

图片


  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带着)图法(图册、法典)归(归顺、归附)周。周威公见(接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孰(哪个)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故(原因),对曰:“臣比(近来)在晋也,不敢直言,示(示意、给……看)晋公以(拿)天妖(天所显示的灾异现象。人妖:人事方面的反常现象;人为的灾祸。),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当(适当、恰当),曰:'是何能为?’又示以人事多不义,百姓皆郁怨,曰:'是何能伤(妨害)?’又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举(推举、任用?),曰:'是何能害?’如是,是不知所以(……原因)亡也。故臣曰晋先亡也。”居(过了)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依次、接着)?”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接续、使延续)日,淫昏康乐(安乐),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曰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

  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屠黍不(回答)。威公固(坚决)问焉,对曰:“君次之。”威公乃惧。求(访求)国之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得义莳、田邑而礼(以礼相待)之,得史驎、赵骈以为(让……担任)谏臣,去(废除)苛令三十九物(类)以(把)告屠黍。对曰:“其(大概)尚(佑助)终君之身乎!”曰:“臣闻之:国之兴也,天遗(给予)之贤人与极言(竭力陈说)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威公薨,肂【注】,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故有道者之言也,不可不重也。周鼎著(铸有)饕餮(tāo tiè,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现在则用来形容极度好食的人。),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说明)报更(报应)也。为不善亦然(这样)。白圭之(到)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推辞、不接受),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曰:莫之必(莫必之。必,信赖),则信尽矣;莫之誉(赞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发挥……作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无幸必亡。中山、齐皆当(符合)此。”

  若使中山之王与齐王闻五尽而更(改变、更正)之,则必不亡矣。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人君)务(致力、专力从事的事)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抵御)乎(于,在)济上未有益也是弃其所以(用来……的)存(使……生存),而造(创造)所以(的条件)亡(使……灭亡)也。

 【注】肂(si):棺柩暂葬路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B.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C其康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D.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臣比在晋也”和“比得软脚病”(《祭十二郎文》)中的“比”字含义相同。

B.“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和“敏而好学”(《论语》)中的“好”字含义相同。

C.“而礼之?和“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礼”字含义不同。

D、“则信尽矣”和“小信,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中的“信”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屠黍认为天下诸侯中,晋国先灭亡是因为晋君不能听取臣子的劝谏,就是听到天象运行不符合规律、人事处理不符合道义造成百姓怨恨的信息也不以为然。

B.周威公礼贤下士,多次询问屠黍关于国家的事情,认为屠黍是有道之人,便听从他的建议去访求国中德高望重的人才,并废除了国家中很多苛刻的法令等。

C.白圭到中山国、齐国时,中山国和齐国的君主都挽留他,但他都坚决离开,原因是他认为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五种不好现象,国家必定灭亡。

D.文章列举相关的事例,是证明有道者由于忠言不被采纳,预见国家必然灭亡而先离去,其目的在于从反面论证君主求贤、知贤、任贤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

译文:

(2)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译文:

        文言文训练(三)参考答案

10.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1.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思路点拨 A.都可以翻译为“近来”。B.都可以翻译为“喜好、喜欢”。C.前者的含义是“礼遇、厚待”,后者的意思是“典礼礼仪,表示敬意、尊敬”,含义不同。D.前后两句中的“信”的含义都是“信义、信誉、信用”。

12.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便听从他的建议去访求……”错误。原文是“威公乃惧。求国之长者”,意思是周威王听说自己的国家会在中山国灭亡后灭亡,就开始寻求人才等,屠黍此时没有给周威王建议。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 (1)晋国太史屠黍看到晋国混乱、晋君骄横并且没有道德信义,于是带着晋国的图录和法典逃到周国。

(关键词“骄”“图法”的翻译各1分,语句通顺3)

(2)周鼎上铸有饕餮纹,有头没有身子,正在吃人而没有吞下去,祸害已危及自身,用以说明恶有恶报(报应)(关键词“著”“报更”的翻译各1分,语句通顺3).

参考译文

  晋国太史屠条看到晋国混乱、看君骄横并且没有遗德信义,于是带着晋国的图录和法典选到周国。周成公接见他并问道:“天下的诸侯国,哪个先灭亡?”屠泰回答说:“晋国先灭亡。”威公问其原因,屠条回答说:“我近来在晋国,已经不敢直言劝谏了,只能以天象的异常、日月星辰的运行多不合规律的反常现象来向晋君示意,他却说:'这有什么危害呢?’我又拿人事的处理大多不符合道义,百姓都烦闷怨恨的情况示意他,他说:'这些又能有什么妨害呢?’我又拿邻国不归服,贤能的人不服从他的情况示意他,他说:'这些又能有什么危害?’像这样,就是不了解灭亡的原因啊。所以我说晋国先灭亡。”过了三年,晋国果然灭亡了。威公又接见屠泰,问他说:“哪一国接着要灭亡?”屠泰回答说:“中山国接着要灭亡。”威公问其原因,屠套回答说:“中山国的习俗,以日为夜,夜以继日,以淫乱为安乐,歌唱喜好悲声,(对这种习俗,)中山国的君主不知厌恶,这是亡国的风俗啊。所以我说中山国接着要灭亡。”过了两年,中山国果然灭亡了。威公又接见屠泰,问:“哪一国接着要灭亡?”屠泰不回答。威公坚持问他,他回答说:“接着要灭亡的是您。”威公害怕了。访求国中德高望重的人,得到义蔚、田邑,对他们以礼相待,得到史骗、赵骈,让他们做谏官,废除了苛刻的法令三十九条,威公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屠泰。屠泰回答说:“这大概可以保您一生平安吧!”又说:“我听说: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上天给他降下贤人和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国家将灭亡的时候,上天给他降下乱臣贼子和善于阿谀谄媚的人。”成公死了,暂殡九个月不得安葬,周国于是分裂为两个小国所以有道之人的话,不可以不重视啊。

周鼎上铸有饕餮纹,有头没有身子,正在吃人而没有吞下去,祸害已危及自身,用以说明恶有恶报(报应)。做不善的事也是这样。白圭到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想要留下他,白圭坚决谢绝,乘车离开了。又到了齐国,齐国君主想要留他做官,他又谢绝,离开了齐国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两个国家都将要灭亡。我听说有五尽。什么叫五尽呢?就是:没有人信任他,那么信义就丧尽了;没有人赞誉他,那么名声就丧尽了;没有人喜爱他,那么亲人就丧尽了;行路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吃的,那么财物就丧尽了;不能任用人,又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功业就丧尽了。国家有这五种情况,必定灭亡,无可幸免。中山国、齐国都正符合这五种情况。”假如让中山的君主和齐国的君主闻知“五尽”,并改正自己的恶行,那就一定不会灭亡了。他们的祸患在于没有听到这些话,即使听到了又不相饭 这样看来,君主需要努力做的,在是于听取意是是了中山五次制让土地拾赵国,齐王率领全部军队在济水一带抵即以燕围,都没有什么总处,(都没有逃脱国亡身死的下场)。这是由于他们抛弃了那些能使国家生存的东西,而创造了灭亡的条件。

图片

文言文训练(四)解析


图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建言:“天下无事,年谷丰熟(丰收),则民人安乐,父子相保。一遇水旱,则流离死亡,捐(丢弃)弃道路。发(打开)仓廪以赈(赈济)之则籴(买进粮食)不足,课(督促)粟富人则力不赡(足,充足)转输(运输)千里则不及事(成事,做某事不能成功),移民就谷(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则远近交困(一并陷入困境)。朝廷之臣、郡县之吏,仓卒(匆忙)不知所出(计策从哪里出),则民饥而死者,已过半矣!夫水旱之灾,虽尧、汤所不克(克服),今不思所以(用来...的方法)备(防备)灾之术(方法),而岁幸(希望)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臣尝读隋史,见所谓立民社义仓者,取之以时(状语后置)藏(储藏)之于民,下(在地方上)足以备凶荒(灾荒),而上(朝廷)实无所利焉。愿(希望)仿隋制,诏天下州军,遇年谷丰熟,立(制定)劝(鼓励)课(督促),蓄积以备灾,此孟子所谓乐岁(好的年岁)粒米狼戾(散乱堆积),多取之亦不为虐(残暴)者也。况取之以为民耶?”下其议(于)司农寺(状语后置),且命李兑与黯合议以闻(使...知道),乃下诸路(行政区域名)度(推测,考虑)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缴纳赋税)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周济救助)或谓置仓烦扰(麻烦)。于是黯复上奏日:“臣尝判(做通判)(于)尚书刑部(状语后置),见天下岁断(判断,裁决)死刑多至四千余人,其间盗贼率(大概)十七八。原(推究)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因为)之水旱,枉陷(无辜的陷入)重辟(陷入重罪),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今诸路所陈,类(大抵,大都)妄议(胡乱的,出了常规的)。若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赋税),则义仓之意,乃教民储积(储存粮食),以备水旱。官为立法,非以自利,行(推行)之既久,民必乐输(交出,缴纳)。若谓恐招盗贼,则盗贼利在轻货,不在粟麦。今乡村富室,有贮栗数万石者,亦不闻有劫掠之虞(忧虑)且盗贼之起,本由贫困。臣建此议,欲使民有贮积,虽(即使)遇水旱,不忧乏绝(缺少粮食),则人人自爱而重(重视)犯法,此正销除盗贼之原(根本)也。若谓已有常平仓足以赡给,则常平之设,盖以准(平稳)平(平衡)谷价,使无甚贵甚贱之伤(妨碍),或遇凶荒,发(打开)以赈救,则已失其本意,而常平之费又出公帑(收藏钱财的府库),义仓之设,本为百姓,晓谕诚至,约束诚勤(的确殷切),则下民虽愚,宜无所惮(忌惮)。况今州县修治邮传(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驿舍(供来往人员住宿思维房屋),皆敛(收集)于民(状语后置),岂于义仓,独畏烦扰(麻烦)?人情可与乐成(享受成功),不可与虑始(谋划事情的开始)。如臣言可采,愿自朝廷断(决断)行推行之。”然当时牵(牵涉)于(被)众论(状语后置),终不行。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B.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C.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D.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司谏:北宋官职,掌管课赋纳银,官阶七品。其后多出居外任或兼领别司,明代以后所司之职及品阶多有变化。

B.常平仓,中国古代主要为了调节粮价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C.公帑,即公家的钱财,指在面向公共项目时使用的资金,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帑,指贮藏钱财的府库。

D.邮传,是传递文书的驿站,也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负责传递官方文书,为使臣官员提供车马食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黯认为丰年民人安乐,父子相保,灾年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而难以奏效。

B.贾黯作为左司谏,能及时提醒朝廷设立民社义仓,以备荒年,极有针对性,目光深远。

C.贾黯的提议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各种各样的理由,使得这一利民良策不能实施。

D.贾黯认为贫困才是盗贼产生的原因。设立民社义仓不会产生盗贼,反而会消除盗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不思所以备灾之术,而岁幸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5分)

2)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枉陷重辟,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5分)

           文言文训练(四)答案

10B【解析】按主语变化断句。“乃下诸路度可否”主语是“皇上”,交由各省讨论立民社义仓可不可以实行,排除AC;“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主语是“各省”,各省认为可行的只有四个省,排除D;其余的四句按主语“或”的对称性断句。“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又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故选B

11A【解析】“掌管课赋纳银”错,应为“掌管规谏讽谕”。故选A

12A【解析】“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错,原文意思是“向富人征收粮食”力量不够。故选A

13.(1)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得分点:所以,用来……的方法;幸,希望;则是求……不可必者,这就是求……不一定有办法;句子通顺2分。共5分)

2)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旱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得分点:原,推究;因,加上;枉陷,无辜地陷入;句子通顺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提议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民就安乐,父子得以保全生命。一旦遇到水早,则流离失所以致死亡,被丢在道路上。打开粮仓来赈济灾民,却买不够粮食,督促富人交出粮食但力量不够,从千里之外调运却来不及解决眼前的灾荒。迁移百姓到有收成的地方就食就会产生各种困难。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匆忙间不知道拿出什么计策应对,百姓饥饿导致死亡的,已超过一半了!水旱之灾,就是唐尧商汤也难以解决,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我曾经读隋史,看到隋朝设立的民社义仓,都是按照时节收获粮食,储藏在百姓手里,在地方上足够来应对灾荒,对朝廷来说并没有求取利益。希望您仿照隋时的制度,诏令各地官府,到谷物成熟的时候,制定法令鼓励督责,多储存粮食来防备灾害,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好的年岁粮食散乱,多收取上来也说不上苛刻,况且收取存储起来也是为了百姓呢?”

  这个提议被下放到司农寺讨论。皇帝命令李兑和贾踏一起讨论后上报。再下发各省考虑可行与否,但只有四个省认为可行,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再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

  于是贾黯又上奏说:“我曾经在尚书刑部做通判,见天下每年判死刑多到四千多人,其中盗贼大概十分之七八。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早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现在各省的陈奏,大多都是无根据的。如果认为赋税之外有两重供赋,那么设义仓的意思,是教百姓储存粮食,来防备水灾旱灾。官府为此立法,不是为了取利,推行时间长了,老百姓一定会愿意上交。如果认为恐怕招来盗贼,那盗贼多在轻便而贵重的财货取利,而不在粮食上。现在乡村富户,有贮存粮食达上万石的,也没有听说过有被抢劫的担忧。况且盗贼的兴起,本来是因为贫困。我如此建议,就是要使百姓有所贮存,即使遇到水灾旱灾,不用担忧缺少粮食,那样人人就会自爱而重视犯法之事,这正是消除盗贼的根本啊。如果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供给,那么常平仓的设立,应该是用来均衡谷价的,使得谷价不会有太贵或者太贱的妨碍,如果遇到凶年,打开它赈济灾荒,就会失去设立它的本意,而常平的费用又出自公费。设立义仓,本就是为了百姓,多多的晓谕告诫,多多约束警告,那么老百姓虽然愚笨。也应该有所忌惮。况且现在州县都建立了驿站,都是从百姓那里征调,难道设立义仓,却担心干扰百姓吗?人都是可以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以一起谋划事情的开始。如果我的话可以采纳,希望从朝廷开始决断推行。”可是当时被大家的意见牵涉,最终没能推行。

文言文训练(五)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景元四年冬十月,邓艾自阴平道(取道)无人之地七百余里(状语后置),凿山通道,造作(建造)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缺乏),频于危殆(危险)。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拉)缘(沿着)崖,鱼贯(依次,连接)而进。大破蜀,进军到雄。刘禅遣(派)使奉皇帝宝绶,为笺(书信)诣(到)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两手反绑)舆(抬)榛(棺材)诣军门,艾执(拿,持)节解缚焚榛,受而宥(宽恕)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抢掠)绥(安抚)纳(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艾深自矜伐(夸耀),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幸好)遭(遇到)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类。辈),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遇到,碰上),故穷(走投无路)耳。”有识者笑之。文王使监军卫罐喻(告诉)艾:“事当须报(答复),不宜辄行(擅自行使)。”艾曰:“衔命(奉命,受命)征行奉指授(指示)策(谋略)元恶(首恶)既服至于承制(皇帝的召命)假(代理的)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违反正道,犯上作乱)变衅(发生变乱的事端或征兆)以结。诏书槛车(用栅栏封闭的车,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征艾。子忠与艾俱死,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流放)艾妻子及孙于西城。

  泰始元年,晋室践作。三年,议郎段灼上疏理(为...申辩,申诉艾曰:“艾心怀至忠而荷(背)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灭族)诛(惩罚),臣窃悼(为...悲痛,哀伤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之。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诚(确实,实在)恃(依仗)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假托)命承制,权(权且)安社稷。虽违常科(法令,刑律),有合古义,原(推究)心定罪,本在可论。钟会艾威名,构成(凭空捏造出某种过失或缺点)其事。忠而受诛,信而见疑(被动句),头县(悬)马市,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骨之冤酷,皆为立祠。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臣以为艾身首分离,捐(抛弃)弃草土,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接续)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余恨(遗憾)。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所为者寡而悦者众矣。”帝善其言。九年,诏曰:“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怜悯)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节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A.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B.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C.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D.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字含义相同。B.“艾深自矜伐”与“不矜名节”(《陈情表》)两句中的“矜”字含义相同。

C.“信而见疑”与“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见”字用法相同。

D.“捐弃草土”与成语“细大不捐”两句中的“捐”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邓艾行军不提艰险。邓艾取道阴平,进军七百多里,一路荒无人烟,非常艰险,他用毛毡裹住自己,从山上滚下去。

B.邓艾破敌宽待俘虏。邓艾接受蜀国君臣的投降,释放并安抚他们;他检查约束部队,无所夺取,让归顺的人重操旧业

C.邓艾功高却被诬陷。邓艾被钟会等人诬告悖逆作乱,皇帝下诏书将邓艾斩杀,当时的议郎敦煌人段灼上奏为他鸣不平。

D.邓艾后代终获封赐,晋武帝认同段灼对邓艾被杀一事的分析,后来下诏表示对邓艾的同情,并任命他的孙子邓朗为郎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2)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

    文言文训练(五)答案

10.D(原文标点: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11.D(两个“捐”字含义相同,都是“抛弃”“舍弃”的意思。)

12.C(“当时的议郎”错,是晋武帝即位后议郎敦煌人段灼上奏疏为邓艾鸣不平的,不是邓艾被囚之时。)

13.(1)各位幸好遇上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上的是吴汉这样的人,(你们)现在已经全被杀了,(“赖”“某”“殄灭”各1分,句意通顺2)

(2)邓艾实在是依仗朝廷养育栽培的恩德,内心里不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疑虑,假托皇帝的旨意,为的是权且安定社稷。(“诚”“矫”“权”各1分,句意通顺2)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景元四年冬十月,邓艾从阴平取道经过七百多里没有人烟的地方,凿开山岭打通道路,架设桥梁栈道。山高谷深,非常艰险,加上运送的粮食将要耗尽,已经到了危亡的边缘。邓艾用毛毡裹住自己,从山上滚下去。将领士兵们都抓着树木沿着悬崖,依次前进。(邓艾)大破蜀军,进军到雄县。刘禅派使者献上皇帝的印里,并写下书信带到邓艾的军营中请求投降,邓艾进驻成都,刘禅率太子、诸王及大臣六十多人反绑两手用车拉着棺材来到邓艾军营,邓艾手持符节解开绳索,烧掉棺材,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宽恕他们。邓艾检查约束自己的将士,没有发生抢掠财物的事情,他接纳安抚投降归顺的人员,让他们重操旧业,地的百姓都称赞他,邓艾居功自傲极力夸惟自己,对地的士大夫们说:“各位幸好遇上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 如果遇上的是吴汉这样的人,(你们)现在已经全被杀了”又说:“姜维本是当代的英雄,只是遇上了我,所以才走投无路罢了,“有见识的人都嘲笑他司马昭派监军卫罐告示邓艾说:“凡事应当等待答复,不应擅自行动,“邓艾说:“我受命出征。泰行朝廷指示的谋略,敌军首领已经归服;至于以乘承皇帝旨意的名义授任官职。以安抚刚刚归附投降的人,这可以说是合乎当时情况的权宜之策,兵书上说,进取不是为了求得功名,退让不是为了逃避罪责我邓艾虽然没有古人那样的节操,但终究不会为使自己避嫌而使国家遭受损失,”钟会、胡烈、师纂等都上告说邓艾的所作所为是抗命悖逆,有反叛的征兆。皇帝下诏书将邓艾用囚车押送回京城。邓艾的儿子邓忠和邓艾一起被杀,其余在洛阳的儿子都被诛杀了,朝廷将邓艾的妻子孩子还有孙辈都流放到西域。

  泰始无年,晋王室建朝登位。泰始三年,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中辩冤屈说:“邓艾心怀忠诚却背负叛逆的罪名,平定了巴蜀之地却受到灭族的想罚,我私下为他悲伤。说邓艾谋反实在是很可惜啊!邓艾性情刚烈急躁,轻率地冒犯各式各样的人,不能和同像们和谐相处,所以没有人肯为他中辩。他已是七十岁的老人,反叛是为了图谋什么呢!邓艾实在是依仗朝延养育载培的恩德,内心里不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疑虑,假托皇帝的旨意,为的是权且安定社稷。虽然违背了常规条例,但也有合乎古义的地方,推究他的本意来定他的罪,本来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钟会嫉妒邓艾的威望名声,诬陷虚构他谋反的事情。邓艾忠诚却被谏杀,诚信却受怀疑,他的头颅被悬挂在马市示众,几子也全被杀害,见到的人无不流泪,听说的人都感叹不已。过去秦国百姓怜悯白起无罪被杀,吴国百姓感伤伍子骨受冤惨死,都为他们建立祠堂。现在天下百姓都为邓艾的冤屈心痛不已,也是这样的情况。臣认为邓艾身首分离,被抛弃在荒野中,应该为他收尸埋葬,归还他的田产住宅。按照他平定巴蜀的功劳,应该继续封赐他的孙子,让邓艾得以安葬后定好谥号,让死者没有遗憾。让九泉之下的宽魂得以披免,让后代人认为朝廷是讲求信义的,安葬一人使天下百姓都仰慕朝延的行为,埋葬一个魂灵使天下都会归顺朝廷的仁义,所做的事情少,但是高兴的人很多。”晋武帝很赞许他的话。泰始九年,皇帝下诏说:“邓艾立有功勋,遭受罪名但不逃脱刑罚,他的子孙也成为了平民奴,我经常怜悯他们,现在任命他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