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肥:电针联合揿针

 louis6711 2022-10-02 发布于瑞士

引用格式:夏铭徽,余芝,刘东华,季伙燕,徐斌.电针联合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及对血清肠淋巴管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42(9):966-970 976.

\ | /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 /

方法:将116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脱落3例,剔除2例)和对照组(58例,脱落4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穴取中脘、曲池、足三里、脾俞、胃俞等,每次30 min;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揿针治疗,穴取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曲池、脾俞、胃俞。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肥胖度(A)及腰围(WC)]、血清肠淋巴管功能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delta样配体4(DLL4)、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评定临床疗效。

\ | /

结果:除对照组FPG外,两组患者治疗后BW、BMI、F%、A、WC,血清VEGF-C、DLL4、ADM水平及TC、TG、LDL-C、FPG、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BW、BMI、F%、A、WC,血清VEGF-C、DLL4、ADM水平及TC、LDL-C、FINS、HOMA-IR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7%(47/53),优于对照组的71.7%(38/53,P<0.05)。

\ | /

结论:电针联合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可以减重减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管新生、改善淋巴管内皮通透性实现。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取穴:中脘、曲池、足三里、上巨虚、内庭、天枢、大横、脾俞、胃俞。

操作:患者先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脾俞、胃俞针尖向脊柱方向与皮肤呈45°角刺入15~20mm,快速针刺并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min,不留针。患者再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内庭直刺15~20mm,曲池、中脘直刺20~25mm,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大横直刺33~38mm,得气后,连接电针仪,同侧足三里、上巨虚,双侧天枢穴分别连一组电极,选用疏密波,频率2Hz/15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揿针。

取穴: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曲池、脾俞、胃俞。

操作:电针治疗结束后,选取0.22mm×1.5mm一次性无菌揿针,用消毒持针器将揿针刺入所选穴位,并进行固定。留针期间,嘱患者于每次饭前30min用手按压埋针处各50次,下一次治疗前自行取下。

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嘱患者每日20:00后除饮水外不再进食。

讨论

研究表明,肠淋巴管功能障碍可导致肥胖,肥胖亦会引起肠淋巴管功能障碍。绝大多数脂肪的吸收与运输需要经过肠淋巴管系统,肠淋巴管功能正常与否对肠道中脂质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可通过针灸疗法调整肠淋巴管功能治疗单纯性肥胖病。

肥胖患者肠淋巴管新生增多、通透性增加,肠淋巴管功能受损,血清中相关因子VEGF-C、DLL4、ADM分泌显著增加。VEGF-C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已有研究表明过表达的VEGF-C可促进更多的淋巴管生成,肥胖患者血清中VEGF-C水平显著升高。此外,肥胖与DLL4-Notch信号通路密切相关,Fukuda等研究发现肥胖和高脂血症促进DLL4表达;Bernier-Latmani等研究也显示肥胖患者血清DLL4水平显著升高。VEGF-C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VEGFR-2信号级联,促进DLL4的表达,抑制肠淋巴管DLL4基因表达,导致乳糜微粒的摄取和运输能力显著下降。ADM与肥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患者血清ADM含量升高,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改善肥胖程度,下调ADM表达。肠淋巴管功能与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C、DLL4和ADM等在肠淋巴管新生、通透性改变和脂肪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