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与精神病

 梦百科 2022-10-02 发布于北京

伊曼纽尔·坎特说:疯子是清醒的梦者。

弗洛伊德说:精神错乱是当感觉还醒着时所做的一个梦。

肖篷豪尔说:梦是简短的疯狂状态,而疯病则是一场长梦。

威廉·旺德说:我们几乎可以在梦中体验到,在疯人院中所能遇到的所有情况。

霍布森认为梦和心理具有紧密的联系,梦的五个最重要的特征经常被精神病模仿,这五个特征是:

一、梦具有不合逻辑的内容和结构,对抗自然法则,把时间、地点、人物混为一谈。

二、具有强烈的感情因素,会扰乱做梦者的精神状态(如噩梦)。

三、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经历充分的感官体验。

四、不加质疑地接受自己看到、听到、感到的各种奇异古怪的事情。

五、当梦结束后就很难记得起来。

霍布森把这些特点与精神病人的症状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都具有丧失方向感、古怪的思维模式、强烈的感情状态欺骗、幻觉、健忘等现象。

从正常意识来看,精神病与做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失去洞察力:把荒唐的事情看作绝对真实。因此,当从梦中醒来时,就像精神病得到治愈,才知道刚才处于“骗局”和幻觉之中。

在梦魇中会体验到无助或瘫痪的感觉,并且随着恐怖而来的还有精神分裂和肢体僵硬,它被称为“刺激性静止”或“恐怖僵硬”,这种状态在精神病演化过程中时有发生,它是对沉重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极度兴奋和恐惧可以影响到梦中的整个精神状态,这也会发生临床上的癫狂、恐惧和焦虑等症状。

在梦中我们也会得健忘症,就是我们几乎不记得在清醒状态时发生的事情。

做梦还与临床上的精神错乱症状相似;而且有意思的是,精神错乱症的脑电波形状(快波与慢波重叠),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的脑波形状相同。

虽然目前还不能认为做梦就是在睡觉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疯病”,但这个推测对于精神病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精神病患者产生的精神错乱,在清醒状态下人们的幻觉,以及在梦中所经历的离奇体验,这三者不仅类似,而且可能是同一起源。

霍布森也认为:梦可以被看作是头脑中的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机制与精神病人症状的出现是一样的。

这些结论已经超越了梦本身的领域,由此带来了另一个新的观点:所有主要的精神病症状,都能在梦中被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头脑所模仿。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梦的研究也是对一个精神病模型的研究。

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使梦具有适应性或创造性的功能呢?如果梦只是一种暂时的疯狂状态,那怎样做梦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状态呢?这就看一个人对于精神疾病的态度。

若把所有的精神病症状,都看作是悲惨的、无意义的心理机能不全所造成的结果,那么所有类似的症状都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益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人认为精神病症状,是对自己所处的困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反应,并且他也想要试图改变这些困境,那么他就不会再那么恐惧噩梦中的暗示了。

精神病就像做梦一样,可以被看作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一种有意义的反映。如果不把精神病症状看作是一种病理现象,它们就可以像梦一样被当作是一种象征符号,担负着自己与潜意识进行交流的重任。精神病症状可以显示出病人究竟在何处遇到了根本性的困境,可以帮助病人找到某种解决方案。

因此,发现了梦与精神病症状的相似之处,并不是要人们消极的接受这种状况,或对梦产生误解(梦与精神病不能划上等号,只是梦与心理病症都有调整和适应的特性,而且共享着心灵资源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