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原生家庭”反感的90后和00后,将成为60后和70后晚年的劫

 舒山有鹿 2022-10-03 发布于湖南

早知道种牙这么便宜就不戴假牙了,现在,在北京这个价就能种牙

01

随着内卷的出现,有一个词也屡屡被人提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跟“内卷”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它会被人提及呢?因为所有的内卷,与其说是个人之争,不如说是原生家庭之争。

以往,普通人还能通过个人的努力,祛除原生家庭的烙印。而到了今时今日,我们发现,这原生家庭的烙印,貌似愈发难以祛除了。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90后和00后的做法,就一清二楚了。

有太多的90后和00后,都甘愿成为“家族”的终结者,不再传宗接代了。还有些年轻人,特别反感父母的一套,总跟父母闹矛盾。

身为父母的60后和70后,原以为这只是孩子在叛逆期的举动。未曾想到的是,有些儿女差不多三十岁了,还有这种想法。

因此,就有教育学家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儿女对于“原生家庭”的反感。

原生家庭,将这些孩子养大,为什么他们会对原生家庭反感呢?这不就是“不懂得感恩”的体现吗?一切,都跟浅层次的问题无关。

复旦教授6年跟踪调查46户上海家庭 女性凭什么能当家作主

02

某乎上,有这么一个爆款问题:为什么如今某些年轻人越来越怨恨“原生家庭”了?

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议论。其中有超过八成的回答,都跟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有关。

有些年轻人认为,祖辈、父母,到了自己这一代,基本就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到最后,每代人都活得不够幸福。

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出生在农村,奋斗一生,也达不到城市孩子的起点。这家庭之间的差距,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走向。

有些年轻人认为,父母的观念落后,而且特别喜欢管孩子,不让孩子有其他的想法,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原生家庭”这个问题上,萌发出了厌恶和反感的心理。特别是家境不太好的年轻人,这种厌恶的心理会更加严重。

其实,这些问题很好理解,就是原生家庭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和下限,那些起点极低的孩子,连结婚生子的都成问题,又何谈奋起直追,改变命运呢?

因此,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产生了单身不婚的心理。

李芳芳 80 后

03

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如今的儿女,越来越不喜欢听父母的话了,而且对父母的态度也不太好。

有一位干了大半辈子苦力活的60后,跟年已30岁的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孩子,你都三十岁了,怎么就不结婚呢?给我们家留个后代也好啊!”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只回了一句:“我大学毕业,也只是赚着能养活自己的工资,干着996,连休息都没有的工作,没房没车的我,谁会看得上呢?”

父亲就很生气了,说道:“当年我没有钱,还不是找了对象,生下了你。不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儿嘛,怎么你们就想那么多呢?”

孩子觉得父亲不可理喻,说道:“一只手掌是拍不响的,时代早就发生改变了。更何况,难道我要让后代来到这个世界,跟你一样做牛做马吗?”

这一次,父子两人不欢而散。直到今时今日,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差。有两三年的时间,孩子没有回家过年了,这让年过55岁的父母特别担忧。

像这种孩子,以往可能不太常见。如今,在大城市当中,那是数不胜数的。一般来说,这些孩子都来自于小城市,或者农村,艰难地考上大学,然后在大城市打拼。

他们的人生,也很无奈。

对比日本和欧洲的生活方式,一样是发达国家,为何差距这么大

04

谈到这里,相信我们就会明白“年轻人憎恨原生家庭”的真相了。

有些时候,不是他们想要憎恨,而是现实的压力,以及父母对他们的不理解,让他们逐渐产生了这种心态。

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其实都很难说,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那每个人的看法和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

那些选择一个人过日子,不再听父母话的孩子,他们早已对原生家庭无感。如果父母还继续强迫,也许,晚年父母,就真的只能孤独终老了。

那些来到大城市打拼,看透了人间真相的孩子,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跟能力和才华无关,而跟家庭、背景和人脉有关。如此,羡慕嫉妒恨之心,就出现了。

我们也不好批判什么,只能说,人性如此,生活如此,现实如此。

那些花光积蓄住进毛坯房的年轻人

为什么60后和70后的养老会很难,为什么不孝且叛逆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说到底,原生家庭的矛盾和隔阂太多,阻碍了这个家庭的发展。

到最后,无数家庭,都会到此为止。说得现实一点,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