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经络论 第五十七注解

 yinweiming77 2022-10-03 发布于上海

本以为经络论篇要大书特书,遗憾的是,只有短短的几行字。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解读过的《黄帝内经》中最短的章节。但因五色对应五脏的内容常被后人引用,因此本篇才会比较著名。)(57.素问·经络论 新解析1/1----1/2--

经络论  第五十七——1--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季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原文】黄帝问曰:夫络1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译文】黄帝询问说: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人体内血气体液运行的通路有不同颜色的问题,经脉对应五脏,有十二经脉,各随其五行而呈现其色。络脉之阴阳对应其经,则随四时之变化而无常色。——1.人体内血气体液运行的通路有不同颜色的问题

——————————————————

【注释】1.络:(luò落)像网络那样的东西。中医指人体内血气体液运行通路,包括主干和分支。《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

2.经:(jīng京)古通“径”。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诗·小雅·小旻》:“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管子·四时》:“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荀子·劝学》:“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解蔽》:“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韩非子·解老》:“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这里用为小路、途径之意。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原文】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译文】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五脏的常色,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2.五脏的常色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凝泣:凝固  ②淖泽:湿润)——(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帝曰:善。(黄帝说:好。)(【原文】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12,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译文】黄帝说:络脉的阴阳,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黄帝说:好的。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络脉变化的问题,阳络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阴络则是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3.络脉变化的问题

——————————————————

【注释】1.淖:(nao闹)《管子·水地》:“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荀子·宥坐》:“淖约微达,似察。”《仪礼·少牢礼》:“嘉荐普淖。”这里用为柔和之意。

2.泽:(zé责)《管子·小称》:“泽之身则荣,去之身则辱。”《荀子·礼论》:“顺非而泽。”《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礼记·少仪》:“泽剑首。”《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说文》:“泽,光润也。”这里用为光泽、润泽之意。)(黄帝问:显露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络脉五色各异,会有青黄赤白黑五种不同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不会变,络脉的颜色则会经常变化。

黄帝追问:经脉的正常颜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色。心脏属火,主赤色。肺脏属金,主白色。肝脏属木,主青色。脾脏属土,主黄色。肾脏属水,主黑色。五脏的五色,就相应体现为其所属经脉的正常颜色。

黄帝又问:络脉有阴阳之分,这也与其所属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回答说:阴络的颜色与其所属经脉相应,不会有变化。阳络其所属经脉相应的颜色,则会随天道四时节气变化而变化。外界寒气重时,阳络气血循环就会运行迟滞,颜色就会变为青黑色。外界热气重时,阳络气血循环就会运行滑润,颜色进化变为黄红色。阳络出现这些颜色变化,都是没有疾病的正常颜色。如果阳络的颜色五色同时显现,就是有了寒邪或热邪病变的症状。

黄帝说:先生讲得太好了!点赞!)( 黄帝问:显露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络脉五色各异,会有青黄赤白黑五种不同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不会变,络脉的颜色则会经常变化。

  黄帝追问:经脉正常颜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色。心脏属火,显赤色。肺脏属金,显白色。肝脏属木,显青色。脾脏属土,显黄色。肾脏属水,显黑色。五脏的五色,就相应体现为其所属经脉的正常颜色。

  黄帝又问:络脉有阴阳之分,这也与其所属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回答说:阴经的络脉颜色不会有变化,阳经的络脉的颜色随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化。外界寒气重时,阳经络脉的血气循环就会运行迟滞,颜色就会显青黑色。外界热气重时,阳经络脉的血气循环就会滑润,颜色就会显黄红色。阳经络脉出现这些颜色变化,都是没有疾病的正常颜色。如果阳经络脉的颜色五色同时显现,就是寒热病变的症状。

  黄帝说:明白了!)——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读《黄帝内经》素问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从络脉颜色识病痛

总结

本篇论及经络本身并不多,但五色对应五脏则用了不少的篇幅提及,那五色对应五脏是否与中医理论相符合呢?

大家都知道,动脉血的颜色鲜红,而静脉血暗红,究其原因,是动脉的血经过了肝肾的解毒过滤后回流到心脏,再经过肺加氧气混合,故此动脉血鲜红并有压力。而静脉的血则相反,是没有经过过滤的,所以,静脉的血颜色发暗。人皮肤的颜色,是与皮下的毛细血管里的血液颜色相符的。而毛细血管里的血,是动脉和静脉血的交换地方。故此,毛细血管里的血液颜色,代表了一个人整体的气血供应状况。因为脸皮薄又布满了经络,所以,会在脸上反应出各种颜色来。

先说说,红色对应心。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的脸色发红。正常人,在激动时脸色发红。而高血压的病人,则属于上实上虚的情况,因经络受堵,血多集中在人体的上半部,故而脸会憋的通红。

第二,说说肺主白。肺是干什么的,在中医里是管布血的。如果一个人体内缺血,血亏,皮肤的颜色就会发白。那些贫血的人大体如此。正常人,如果哪个地方经络不通,缺血了,那块的皮肤就会发白。不信,你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会儿,被攥的手颜色就会发白,等你一松手,血一过,手的颜色马上就会变红了。

第三,说说肝主青。肝的颜色是什么,看看你的手上的青筋,那个颜色就是肝的颜色。因为在中医里,肝是藏血的。如果一个人,肝血不足青筋都是瘪的。肝血足的人,青筋才会饱满并有光泽。注意,这里是饱满,而非青筋暴露。

第四,说说脾主黄。肝是藏血的,而脾在中医里是统血的。统,就是统管之意。脾在中医里,是主管四肢的。如果一个人吃不饱饭,食物无法生化成血,这个人就会感觉浑身无力,只能躺着,因为没有多余的血可以分布到四肢上。因此,面黄肌瘦,形容的就是这样的人。正常人,当脾气足时,你会感觉他脸上的皮肤除了黄色,还会泛着光泽,看着皮肤很润,并且鼻头发亮。

第五,说说肾主黑。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肾是过滤解毒的。如果一个人的肾功能损坏了,血液里的毒就无法过滤掉,血液里的垃圾很多,皮肤当然会显的发黑。而正常人的皮肤的黑,除了遗传因素,和外界光线等的影响,重要的是看皮肤的光泽感如何。健康的黑色,皮肤都是有光泽的。

中医认为,春、夏、长夏、秋、冬,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就是文章提及的:"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因此,学习中医,一定要明白原理,才会举一反三,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这才是一个好的中医。切忌死记条文,用西医的标准答案,是学不会中医的。

归纳:本篇《经络论》,主要论述的是经络各自颜色变化的问题,经脉各随五行的颜色而呈现,或随病情的变化而略有不同。络脉则各随其经脉相应,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利于我们通过络脉颜色的变化而掌握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