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症只要不是肝阳上亢舌红无苔或舌苔黄燥的,仅用泽泻白术汤就有神效

 春明8566 2022-10-03 发布于黑龙江

By 吧啦者 at 2021-01-25

0人收藏 · 6110人看过

〔方药〕

泽泻60g,生白术(非炒、炙的)30g。

〔加减〕

脑动脉硬化症加丹参、川芎各15g,三七5g;

高血压病加桑寄生、石决明各30 g,菊花l0g;

高脂血症加山楂、半夏、茯苓各15g。

〔制法〕

将上面药材配齐后加水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

〔用法〕

每日一剂,早晚各温服1份。

15天为一个疗程。

〔功用〕

〔主治〕

不论是内耳性眩晕,还是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不必拘于痰饮与火的临床见证,除肝阳上亢及舌红无苔,或舌苔黄燥外,其余诸型眩晕均有良效。

〔疗效〕

虽根治顽症需要15天1个疗程,实际运用中往往7剂即眩晕症状基本消除。

〔方解〕

泽泻利水除饮,白术补脾制水,以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出现支饮眩冒、头目昏眩、胸中痞满、咳逆水肿等证。泽泻利水而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此即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效验。泽泻、白术相配用于水饮停于心下,阻遏清阳,浊阴上逆而致头目眩晕,心动悸等证有较好疗效。认为眩晕一证“清浊逆乱,配伍二药功奇”。

〔验案〕

〔出处〕

多篇论文综合。

〔吧啦查评〕

《名医别录》白术“主……风眩头痛。”此为白术治眩晕的最早记载,而《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于其所制之治眩名方,诸如苓桂术甘汤、泽泻汤,近效术附汤等亦均重用白术。应用白术治眩晕用量宜大,成人不宜少于25g,内耳眩晕可用至50g,且宜用生品。

李时珍谓:“泽泻,有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张仲景对痰饮引起的眩晕主张利小便。如“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多位医生实践也证明,同样用量要大效果才好,特别强调最佳泽泻与白术配比为5:2。

用泽泻与白术配对治疗眩晕症,当今不少名家均用临床运用经验总结,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论文。可见此方确实有神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