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京重阳风俗

 北京的骑士 2022-10-04 发布于北京
旧历九月初九,日月皆九,两九相重,称“重九”。九为最大阳数,亦称“重阳”。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女儿节等。旧京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食花糕等风俗。

登高

“九日重阳节,驾幸万岁山或兔儿山,旋磨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酌中志》

“重阳日,北城居人多于阜成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南城居人多于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登高。”《帝京岁时纪胜》

“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远则西山八刹。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燕京岁时记》

图片

▲  左:明万历-崇祯年间北京城街巷胡同图局部,兔儿山;右:今地图,图样山胡同。
明代皇家登高在西苑琼华岛(北海琼华岛)、万岁山(今景山)、兔儿山旋磨台等地。“兔儿山”在今图样山胡同附近,山石堆叠假山,山腰有“旋磨台”,又名“仙台”。“兔儿山”清初开始逐渐荒废。清代皇家登高在紫禁城御花园堆秀山、香山等地。王公百官登高在宅内园亭假山之上、积水潭汇通祠或至西山。

图片

▲  重阳登高,图片源自《北京风俗图谱》。
民国前,京城内可供观览景致的登高之处多在皇家禁苑,百姓不得入内。民间登高多选在城郭附近的高台、高塔、高岗等地,含秋季郊游之意南城至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永定门外燕墩、外城南墙内陶然亭与龙爪槐、广安门外天宁寺塔等地。北城至西直门外真觉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德胜门外土城、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等地。远郊则至西山群峰,兼赏红叶。民国后,可上正阳门楼、钟楼、鼓楼,随着皇城禁地逐渐开放,北海琼华岛白塔和景山五亭成为登高新去处。

图片

▲  西土城乾隆御书“蓟门烟树”碑。

图片

▲  左:天宁寺塔;右:清净化城塔。

图片

  上:德胜门外土城关下:真觉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

登高讲究野意吃喝,值此树木花草即将凋零之时,携带烤肉炙子、食盒、美酒,野餐聚会终日,谓之“辞青”。文人雅士有即兴吟诗作词者。

饮菊花酒

“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梦梁录》

“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射毕,择高地卓帐,赐蕃汉臣僚饮菊花酒。”《辽史》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手足痿弱,无力运动),消百病。”

酿造菊花酒的方法不尽相同。西汉《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这是以鲜菊花酿酒。明代《月令广义》记载:“黄菊晒干,用瓮盛酒一斗,菊花二两,以生绢袋悬于酒面上,约离一指高,密封瓮口,经宿去袋,酒有菊香。”这是以干菊花酿酒。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饮用。”清代是以白酒浸渍药材,后蒸馏提取的方法酿制。这种菊花酒酿造工艺保留至今,为北京特产,称“菊花白”酒。

图片

赏菊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燕京岁时记》

“北京种菊,昔年只有马家场杨宅、东交民巷徐宅,花最出名。彼时专以矮秧大花多叶为上。花时,请客宴赏,能绘者为花写照,能诗者为花题词,装成册页,收藏之。民国以后,种菊者与前不同,时尚高柯,花以繁多为盛,且多新奇之种,但非中国之产,闻皆来自东洋。近年改建温室,玻璃为屋,菊花置于其中,亦能结子,花时经蜜蜂采蕊,媒孽其间,花子结成,便改新种。菊花最喜苦水,故北京之菊,叶色深碧,苦水之故也。”《帝京岁时纪胜笺补》,稿本

“秋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垆茶肆,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堆菊花山可观’。”《帝京岁时纪胜》

图片

▲  《北京风俗》之菊花担,陈师曾绘。
菊花季节,一大早,草桥、丰台一带的花农就挑着花担子从广安门、右安门进到城来,有的走街串巷,有的直奔东庙隆福寺、西庙护国寺、南城土地庙等各大庙会。庙会的花肆花摊门前也摆满了菊花。“花来—栽九花来!”的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助人秋兴。京城称菊花为“九花”,以菊至九月盛开故也。用“栽”字而不用“买”是由于所售菊花根部只有些护土,需要买回家去栽种。《京华百二竹枝词》诗云:“名类纷繁色色嘉,秋来芳菊最堪夸。如何偏改幽人号?高唤街头卖九花。
重阳时节,京城几乎家家都种菊花。富贵之家租花于花肆,一租就是几百盆,置于套盆,围成前低后高的菊花山,有的还用菊花拼出字样或吉祥图案。赏期结束,这些花瓣也不会浪费,恰可食“菊花锅子”,所谓“夕餐秋菊之落英”。再穷苦的人家也要寻个瓦盆,栽上两小菊,摆在窗前应景。

图片

▲  中山公园赏菊。
重阳时节,旧京百姓赏菊之地主要是在名刹。其中,天宁古寺最宜,可远眺、可拜佛、可赏菊。寺中花肆,尤以菊花为胜。直至清末,该寺仍是树翠花艳的游览之地。《都门纪略》诗云:“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到,看花齐带玉人来。”法源寺即唐之悯忠寺,菊花亦颇有名。乾隆年间,寺内已设菊圃。嘉、道年间,曾有竹枝词吟咏法源寺菊花:“悯忠寺里菊花开,招惹游人得得来。闻说菊仙花更好,不知陶令有何才?”清末民初,皇家禁苑逐渐开放为公园。慈禧、光绪帝曾于重阳节前至万生园(今北京动物园)观赏园内新购得的万盆菊花。万生园的花卉试验地与温室中皆种有菊花。民国年间《北京花事特刊》中记述:“更有温室,专培奇花异卉,四时不绝,类多热带植物,亦尤中央公园(笔者注:今中山公园)之有唐花坞,而秋末之菊花,尤负盛名,诚为城西清游之胜地也。”而中央公园曾连续多年举办菊花展,邀请专家评定名次赠予奖章。抗战前的历届菊花展都由宣武门内西铁匠胡同隆显堂夺魁,京城人称“菊花隆”。
花糕
“重九日,敕赐百官花糕宴。”《燕都游览志》
“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累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楂,绕街卖之。”《帝京岁时纪胜》
“重九日,人家以花糕为献,其糕以麦面作双饼,中夹果品,上有双羊像,谓之'重阳花糕’。”《京都风俗志》

“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烝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燕京岁时记》

图片

▲  印有双羊像的重阳花糕。
“糕”与“高”同音,食花糕意味“步步高升”,含“吉祥如意,百事皆高”之意,作为节日食品,又有庆丰收、尝新粮的用意。
月饼节一过,饽饽铺就开始售卖百果花糕了。《酌中志》记:“初一日起,吃花糕。”饽饽铺售卖花糕分三种: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以“宝兰斋”、“兰英斋”、“桂福斋”、“聚庆斋”所制为胜,“一品香”奶油花糕别具风味。人们买来供于佛堂、家祠,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都门纪略》中竹枝词云:“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图片

▲  饽饽铺门前“百果花糕”招幌。
讲究的花糕要做成九层,宝塔一般,有的在最上面还要做成两只小羊,以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会插一面小红旗,点上红蜡烛。用“点灯”、“吃糕”来代表“登高”,以小红旗代表佩戴茱萸。

家庭自制的花糕是一个塔状枣糕。一层一层的,每层放若干小枣,底层大,顶层小。另一种叫酥饼,中夹枣栗诸果,为无糖点心。还有蒸糕、黏糕,是用江米面和黄米面重叠而成,上“金”下“银”,称金银糕。

女儿节
“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
重阳节也是女儿节之一。凡家中有出嫁女儿的,皆备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娘家,谓之“归宁父母”。父母与女儿共食花糕,并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同时祝福女儿“百事俱高”。

图片

    ■  本文参考资料

张次溪    纂;尤李    注,《老北京岁时风物》,北京日报出版社

常人春    著,《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
李家瑞    编,《北平风俗类征》,北京出版社
北京民俗博物馆    编;孙爱军    主编,《老北京传统节日文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