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海听涛》特刊:文||韩青青||看戏(原创散文)

 沙海听涛 2022-10-04 发布于新疆

刊头赠字/刘广森      责任编辑/李俊涛


                     看   戏

                  文/韩青青(新疆)

那日,同朋友相约来到公园,刚走进园子,就隐隐约约听见依依呀呀的弹唱声。

朋友说,可能是在唱秦腔。秦腔,我的思绪飘回了几千里之外的三秦大地……

说起对秦腔的认识,还是从儿时开始,那时,还谈不上喜欢,只是经常被奶奶强拉硬扯带到戏台边上,看那些画着戏装、穿着戏服的戏子们或轻吟或怒吼,而全然不知他们在唱着什么,喊着什么,关于什么故事,有什么的结局。那时候比较关心的,是戏台后面的事情。戏子还没有开唱前,他们拿着眉笔描眉、捏着粉扑抹粉,打着艳艳的腮红和口红,穿着绸缎子衣服,觉得煞是好看。于是,不知不觉,便迷上了看戏。

每逢过庙会,村里都会邀请戏班子唱几天几夜,一是祭神求平安,二是喜庆大丰收。要是村子有钱,就请唱大戏;要是缺钱,就请唱小戏,包括轴猴、乱弹、皮影戏。大戏和小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戏戏子化妆,上台表演,而小戏,比如轴猴,就是拿物件化成人物,戏子们拿着他们在戏台前表演,表演的时候只见物件不见戏子,但都能听到字正腔圆的戏文。

那时候的戏台,一般都是简易搭设的,戏台前方横放几排电线杆,观众自行带小板凳或临时找几块砖头,就算是座位,戏还没有开,早已被戏迷们密密麻麻坐满了,周围已被从十里八乡赶来的热心观众挤得水泄不通。有些戏迷,为了能在舞台前占个好位置,宁可不吃饭都要提前赶来。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半的农民,论起秦腔,都会说出个弯弯道道,有的竟然知道哪位演员少唱了一句台词,将戏文倒背如流。

也许,那年月娱乐和文化节目少,秦腔就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充实着老人的岁月、激发着壮年的生活、影响着少儿的心灵。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民间故事、神话、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在戏台子周围混的日子久了,也知道了许多关于秦琼的故事,记忆最深的要算《放饭》和《寒窑》。一个关于孝子,一个关于爱情。那婉转动听的秦腔旋律伴随着响脆悦耳的板胡,时而阴柔,时而阳刚,浅一声,强一声,忽忽悠悠,飘飘乎乎。听得人,悲的心颤、伤的心凉。而听完后的那种思索和顿悟,对真善美的理解,都是从那时滋生。

听舅爷讲,秦腔是黄土地上的宠儿,它属于土,土命。恰如农家的孩子,放开养,它活得旺。秦腔是个放开来养的娃娃,命硬。这也是秦腔的一个特质,要是把它放置温室里,细心浇灌,精心培养,也许吼不出那原滋原味的野性、豪气和震动。所以,秦腔飙悍、也野性,它不作态。罡风刮起,呼啦啦的尘土里,那野性的一声吼,随风散播,野的没有边儿。外头来的人,欣赏不了秦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到农村去听戏,没有了听戏的背景,秦腔的滋味儿自然没有了。

离开家乡已五年了,许久都没有凑过热闹,钻进人群,瞅瞅戏子的扮相、听听秦腔的韵律,但作为儿时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刻在了心里。秦琼作为西北地区老百姓喜爱的艺术节目,是一味兴奋剂,是人们心中一曲不老的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