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海听涛》特刊:文/赵荀||永不变色(外一首)

 沙海听涛 2022-10-04 发布于新疆

刊头赠字/刘广森      责任编辑/李俊涛


永不变色

                           --致敬军转警察辅警

不负韶华

伴着青春的脚步你踏歌出征

  身披红花

报效祖国担起国防建设的重任

  大海的浪花知道你忠诚纯净

   祖国的蓝天因你广阔而宁静    

   训练场上你追我赶   

     绿色的背影镌刻在你爱的军营

时光荏苒

带着一身的荣耀你迎面而来

                      一身藏蓝                       

服务人民成为父老乡亲的知音

  闪耀的警徽指引你砥砺前行

  人民的生活因你祥和而安定

  办公室里只争朝夕

            坚定的步伐迎接着崭新的黎明            

  无论你身上戎装的颜色如何变换

火热的心依然澎湃跳动


           我是谁

           ——听曹文轩老师讲课有感

    “六一”儿童节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老师的讲课。(语音播放版)曹老师主要讲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我听了以后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这节课时长60分钟,曹文轩老师通过“三问”和“三答”回答了自己,回答了听众,更回答了热爱写作的人。老师三问自己我是谁?讲述了三个人物故事,通过三个故事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

我是谁?

我是“放羊的孩子”。

这个放羊的孩子就是寓言故事《狼来了》里爱撒谎的小男孩。众所周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以及后人做人要诚实不然会受到惩罚。这无可非议,可曹老师却通过另一位外国作家的表达把小男孩撒谎变成了有想象力的行为,从而告诉家长和孩子们:文学创作必须要有想象、虚构、编织、写作更需要精神世界(第二世界),写作可以虚无缥缈、可以天马行空,写作离不开想象。

我是谁?

我是“洗衣夫”。

“洗衣夫”讲述了靠劳动维持生计的最底层生活的小人物。可是,就是这位“洗衣夫”可以通过所洗衣服的补丁、污渍、甚至撕裂,就能判断主人家的境遇,生活状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作是需要仔细分析、认真观察的!写作是要有敏感性、细心、耐心和长期积累的。

我是谁?

我是“捕捞者”。

曹文轩老师用两个“海洋”阐述了“捕捞者”。

一是生活的海洋!生活的海洋老师列举了美国小说家《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的故事。他说海明威不仅养猫、泡酒吧、捕鱼、也能开飞机、上战场,是个对生活极度热爱的人。正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写出生活,才能捕捞生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

二是知识的海洋!知识的海洋是让我们增加阅读量,活到老,学到老。曹老师讲到:一个单词、一个短句、一个观念,一个隐藏在他人作品中的没有被感觉到的动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捕捞之物。让我们由少到多、由近及远一点点积累。不要只捞“大鱼”,要从“小鱼”、“小虾”捞起。

曹老师讲这两片“海洋”我们都要有,知识的海洋更为重要。我们一定要像海明威一样用知识的海洋武装自己成为生活海洋中的强者。

曹老师的讲课让我明白,写作是一辈子要坚持的事,是一辈子要学习的事。这三个小故事也让我明白,写作是一个过程,是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写作时要有不断更新的知识做后盾;写作要有敏感性、要细心、耐心,要仔细分析和认真观察,写作更要有坚韧的性格,要懂得坚持、坚守。

我是谁?你是谁?他又是谁?

让我们都成为“放羊的孩子”,成为“洗衣夫”,成为“捕捞者”!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