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前

 氧气是个地铁 2022-10-04 发布于广东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有一句话是,“人真正去世是在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前”。这样的说法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人的存在感不仅限于身体和精神,还有舆论。如果两个有过交集的人却连联系方式都没有,那么对彼此而言等于消失,说死去太难听,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名人们自动获得永远“活着”的优势,因为他们本身就占据公共资源,有更大程度保存自己的名字。不过也有一些仅限阶段性活跃的名人,他们一旦沉寂太久,仅仅算得上流星罢了。公众人物群体尚且有这样的趋势,普通人就更加容易被遗忘了。
普通人在失去存在感前,根本不需要等到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当我们的社交媒体和线下可联系人停留在三位数,其中有挂念的、喜欢的、关心的、崇拜的和有特殊关系的人,同样无法阻止这种现象的产生。所谓“越长大越孤单”,当个体的孤独体验加深以后,就等于被全世界遗忘。
不过这种感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必然,人这一辈子能够输出心里话的交际圈都是收缩的,从立体到平面,再压缩成为一条线,直到终于集中为点。幼儿园时期和小学生基本天真无邪,容易对外坦诚相对,交朋友的标准也比较低,但有限期可能比较短。所以两小无猜或者青梅竹马之类的关系,比较困难。
更往上的读书关系稍微复杂,但也跟社会有明显区别,本质上属于天真浪漫一派的,容易巩固,却也仅限于生活,作用就是用于保留人性中一些最后的情怀。当我们还感性的时候,会通过交集的互动,来唤醒回忆,从而刺激幸福。只是尽量少加入社会元素,比如工作和任务,否则这样的话关系就不会太纯粹,容易破坏化学反应。
但这并不容易,生活和现实会迫使每个人都走向理想的反面。任何行为都会绑定世俗,都被同化严重会有共同话题,人和人之间区别很大的压力和规划,注定会让一些重叠的理念消失。于是所有相关者的关系在复杂的情感面前仍然是最初的延续,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命运的解析过程,会产生一种迷你悲壮,莫名的消极不断席卷,有那个想法:在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前,早就被世界遗忘了。
正常情况下,所有人基本都有十个以上的相关者会相互产生紧密的牵连。可这不妨碍个体有时还是感觉到面对生活不知所措,太强烈的缺失。这是因为人的生活构成多样化,任何环节没有达标都会无法避免地制造焦虑。每一秒都是不确定的,哪怕是个一呼万应的意见领袖,都可能感觉到没有谁能够真正值得被倾听。
人也有太多身份,每个身份都有自我发展的曲线。有些身份牵扯到的社会资源比较广泛,涉及的群体能为个体提供相对质量的价值体验,所以会弱化被“在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前早被遗忘”的失落。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优势对幸福进行速成,可如果太依赖别人和外界,一旦变量过载,那么需要承受的伤害会加倍。在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前,可能已经没有人记住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