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事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2-10-04 发布于新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把人类的处境比作洞穴里的生活,只是因为火焰而被照亮。当人类一但获知了光明,便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愚昧。

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是在南非的一个叫斯瓦特克兰斯的洞穴中,原始人类发现并占领了这里,并用火加以改造。

进入智人时代,人类为控制燃烧而成功地挑战闪电,整个世界变成了智人的栖息地,他们为火焰所照亮、保护、孕育、温暖和控制,从而使智人对火焰行使其独特的权力,并通过火焰找到了一种伦理规范,用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人类由控制火进而控制世界的基础。

点燃行为成为一种遗传本能。当然,作为火焰保存者的智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保管火。

假如,把人类漫长的历史比作24小时,那么,有文字和传说记载的人类历史仅仅是这一天中的两分钟,人类对自己的过去知之甚少,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所知!

当远古的人类开始直立行走时,他的另一部分功能便慢慢丧失了。

牙齿不再锋利,咀嚼能力下降。两条腿不再能跑过四条腿的狼,由于上肢肌肉的减弱,攀爬速度赶不上灵巧的猴子。要生存,必须掌握用棍子打狼,用石头打猴子,不然,地上的小动物让狼吃了,树上的果子让猴子吃了。还要学会用脑子设埋伏,想要不被自然所淘汰,必须群居,群居的前提就是人群得有一个首领,首领的出现带来了阶层。

一万年前的智人与现代人已无明显差别,但是当时的智人看着像个人,活得不像人。

智人完成了收集火种,保存火种,直至生产火的过程,于是,人猿揖别。

人类学会用火那刻,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将带来了新的灾难。

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过后,智人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和所有动物一样,智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源,智人最早的村落自然会从沿河地区开始发展,并逐步深入内陆。由于地缘因素,智人的群体可以分为游牧和农耕两大群体,还有一部分依旧在山林中以采猎为生或海边以渔猎农耕混合生存,但这部分已不是智人发展的主流。

几乎所有的早期文明都属于河流文明,这些文明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但地球的水资源分配是不均匀的,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发展较快,生活稳定,但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常常因为恶劣的环境而出现饥荒。

于是,在农耕和游牧族群之间有了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从全球范围来说北纬40度成为一个分水岭,划分农耕与游牧。在一个大的区域内则以400毫米降水线为标准,往南,降水大于400毫米,可种庄稼,是农业区,向北,降水小于400毫米,不满足农作物的生存条件,则成为游牧区。

在农耕与游牧种群之间还产生了一类人,他们最初也许是以部落首领派出的形式前往不同的部落,并用自己部落的物品换取所需的物品,比如用粟、麦换取牛、羊或可御寒的兽皮,这部分今天称为生意人的群体也会将“取火和存火”的技术推广到其他部落。

1803年,英国人发现了距澳洲大陆240海里的塔斯马尼亚岛,登陆后他们惊讶的发现,岛上的人们仍处于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过着采摘、捕猎的生活,最先进的武器和工具只有木制的长矛、石头、投掷棒等。他们成为了原始人类的活化石。生活在岛上的原始部落仍旧不会人工取火,小心地保存火种或到邻近的部落借火。

(穿上现代人外衣的塔斯马尼亚人

大约在一万年前,冰川融化,原本与澳洲大陆相连的塔斯马尼亚岛屿周围海平面逐渐上升了100多米,这让塔斯马尼亚岛与澳洲大陆有了240海里的距离,阻碍了塔斯马尼亚人与外界的往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工取火技术”并非多族群自发,而是人为传播的结果。

人为的燃烧痕迹是早期智人的“足迹”,智人迁徙漂泊的记录被“燃烧痕迹”保存下来,并让我们通过对碳-14的测定得知了他们的生存时间。他们在居住过的洞穴中,或者在用枝条搭建的住房周围,将猎物屠宰、烧烤留下了炉火的痕迹。被烧成炭的骨头和木头不会腐烂。燃烧痕迹让智人留下了用火的证据。

如果我们将火进行阶段性的分类,第一代火是自然火,第二代火是人为火,第三代火则是工业火,后两种都由智人可控。

在最近的一万年里,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壮大的同时,伴随着大批大型动物的灭绝。

我们可以断定,二代火的使用加速了那些逃过史前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劫难的动物,最终没有逃过智人的猎杀,智人成为很多物种进化的终结者。时代进入了一个有利于会支配火、杂食、智慧、善于迁徙且对万物充满好奇的物种的生存。被智人驯服的动物,如牛、羊、猪,开始替代大型野生动物成为智人的食物。

当进入农耕的智人需要大块的土地适应于耕种时,他们只要选择一个干燥的季节,利用一定的风向,烧掉他们所需要土地上的荒草,驱逐原本在这块土地上的动物群,不为智人所用的动物在消耗植物方面是智人最大的对手。燃烧后的荒野所产生的草木灰则成为最好的肥料。

在这块拟定好的生存土地上,智人将建造他们所居住的场所:住宅。

智人最早的居住方式为巢和穴。

所谓巢居主要是为防野兽和蛇类爬行动物的攻击,将住宅搭于粗大的树上,如同鸟巢,这种搭建方式主要用于森林和南方潮湿地带。

所谓穴居就是在地面下挖一个瓮形的坑,口小肚子大,也或在瓮底横向再挖洞,以供休息,而瓮底则是燃火烧烤的地域,睡觉时,可以将瓮口用枝叶覆盖。

但是不管是巢居还是穴居都不适合体弱和幼小的智人出入。随着智人战胜野兽的能力增强,在地面居住便于出入则成为必然。

也因为农耕族群与游牧族群生存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居住场所的不同。

我们可以从保留着原始生存方式的族群来看一万年前人类不同的居住模式。

(处于原始生存方式的布须曼人)

布须曼人是生活在南非的一个原始狩猎、采集民族,也会种植少量的农作物,直到上世纪他们依然处于史前时期,以狩猎和采集植物的根、茎、野果为生。为了获得食物和水,采用群居的方式,男人负责狩猎,多以两人为一组,猎物归所有聚居人所有,女人负责采摘。他们的住宅并不是长久使用,只是临时抵御风雨,他们就地取材,用现成的草木进行制作,外型大致呈“窝头”状,用木材搭起外形,用茅草进行覆盖,基本上在两小时左右就可以搭建成功。他们可以采用钻木的方式取火烹煮食物。

(茅屋的搭建过程)

游牧民族发明了“圆锥形帐篷”,这是一种可移动式的临时住宅,搭建方式是用松木在地面围成一个圆形,然后将这些松木交叉起来,形成一个圆锥型的骨架,将动物的皮拼接成蒙皮覆盖在木龙骨之外,最后取帐篷骨架上方的一个点,将蒙皮固定。而这种固定方式并不是形成平面的等腰三角型,而略向西北方向倾斜,主要目的是防风,因为圆锥型具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在帐篷内的正中可以摆放或挖一个火灶,燃烧产生的烟尘,通过帐篷顶部的斗盖来排放。

(游牧民族的锥形帐篷)

早期的农耕族群的定居住宅则是圆柱形,这些圆柱形建筑直径可达3-8米,在一些较大的房屋内,甚至还有类似于阁楼式的挑高二层,作为储藏粮食和物品的功能,有些还采用了双层外墙的设计,使得建筑的抗风性更强,圆形的建筑群形成中庭供族群聚会燃起篝火、祭祀先祖使用。智人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建筑水平的提升和功能的需求,逐渐放弃圆形固定建筑,而改为长方形布局。

(早期智人所采用的圆形平顶建筑)

当固定居住的不断完善,防止火灾则成为必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