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的“湿”,在西医上被称为什么?区别不大?

 东山威夷 2022-10-05 发布于广西

首先湿邪湿病湿症,中西医都有自已本体的认识和理论,但对于这些致病因子、病名和症候名称的叫法,还可以说是大体相近相同,或其意义内容还是相通的,待下述求证。

一,中医观点

首先湿邪湿病,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单病“以湿'存在的,即从实践实际意义上,少有单由一“湿'自身自已本病性引起致病的,真实真正的只有“湿”是100%不存在。

为什么呢?这是由“湿'的病理性质特点,及其湿邪常常合病因素引起决定的。

湿之义:如同水气粘身,潮着不透也。

湿邪阻滞气机气化,归属于由分泌、免疫、神经、代谢、排泄等障碍性产物,具备粘滞重浊影响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阴阳的形神的病属性。

湿邪属中医术语,只要是使人致病具有缠绵,黏腻,重浊,趋下的特性都属于此,这些因素特点是湿邪病理性质。

湿邪常与风、寒、燥、热、火及虚、瘀合作并病得病。

中医之湿多以脏象病理表述,湿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人体气机气化异常,停滞聚集而出现的一种病理性产物,且与肺脾肾肝功能关系密切不可分。湿为无形之物,源于气化障碍,伏于津液(水液),变于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归于肺脾与心肝肾。

以上是生命中医对湿邪的总结特色认识观点。

二,西医观点

西医本体对“湿'病主要归二大类型。

1.现代医学对“湿'邪致病认识集中表现表达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是以湿邪、热邪、瘀毒为主体反映的病理表达的形式为特色的。

2.而湿与风,湿与寒,湿与虚的合作合病,现代医学归属在于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内脏神经紊乱或神经失调的范畴内。

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以消化、呼吸、心脏、泌尿、伴分泌失调的胸闷、心慌、胃不适、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四肢麻木、五心烦热,或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

所以西医对“湿'用二大症候形式特色内容因素为表达论述。

三,西医方面

1.从血液循环、运动系统或内分泌系统上,对湿邪引起的疾病,名称叫法。如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等,或用类风湿用名的称叫病变。

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内脏神经系统上,如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肝炎、结肠炎、痢疾、咳嗽、支气管肺炎,以及恶心呕吐,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内脏神经紊乱综合症等。

3.沁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

如前列腺炎或肥大,妇科炎症病等,都属湿邪与炎性之病理病性。

以上八大系统的疾病,其病理性质都与中医的“湿”紧密联系,可以说是大体相近相同,或其意义内容还是相通的。

四,虽然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医道,但二者都共享同源于“社会、环境、生命、生理”的医学科学模式。

但中医之“湿":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这是生命中医理论贡献。

中医之湿或湿邪,湿病,和西医称致病因素等法两者叫法或称法不同,是正常之理。是因为在认识论、方法论层次上,于中西医各自本体论上的理论、注解不同。

原创作品作者罗占光。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