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要积极

 玖壹聚 2022-10-05 发布于河南




教化别人很随意,说服自己太难。

——晰瑞

没事别瞎出主意,每个人的所处的环境和立场不同,所以即便是面对同样一个问题,也不是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何况,大多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了解事情的全部,所谓“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同样的,对于一些情绪来说,可以要求自己积极,但大可不必要求别人向上,改变一个人太难,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的以前写的文字里面,竞选了两篇制定,其中一篇叫做“人之患”,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个也多是给自己看的,大多时候我还是觉得一个人在成年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初步看法和判断,其中包含着是非和对错,无论其中界限是否明晰,但起码会有一个含蓄的基础打底,那些打底的是个人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这些是很难通过旁人的几句话去推翻和重塑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些可以推翻和重塑的,要么是因为一些巨大变故,要么是因为那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原本就契合其人的一些想法,说别人了解的,才能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有时候对于那些比较契合自己的话语,也会抱有一些警惕,毕竟“有时候你觉得聊的投机,很有可能是因为别人比你聪明”。

自然,有些问题不用想的太深,能够用来引导和约束的话语的面向对象只能是自己,这也是一直以来我认为很重要的,毕竟对于个人来说,任何所谓的建议和意见,有且只有参考意义,即便是有着资深专业背景的人处理专业的问题,也不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考虑全面,更何况平时给我们提出意见的还都是另外一些旁观者。

总想着给别人提出指导意见,让别人怎样做,这是病,得治。能够对自己结果负责的只能是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与之相关的话题都只有参考意义,虽然“经验之谈”很重要,但那也是别人的经验,文明史千年,没有一个人有一样的人生。

所以,别人落寞或者难耐的时候,需要的不是那一句句“你要积极,你要阳光”,而是实打实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个真实的世界来说,感性是必须的润滑剂,但理性才能解决多数问题,对于某些解说,那些说的人有时候都不明白,更何况去教育和引导别人。

比如像是职业规划,像是爱情婚姻,像是育儿经验,诸如此类,有着太多不同的影响因素,也有着太多个体不同,那些看似正确的说法,其背后很有可能是太多因素垒砌起来的结果,比如家庭环境,比如所谓圈层,多数时候,只是听听,也就够了。

往前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不用去发表过多意见,不用去表达某些情感,这些东西对于旁人没有多大意义,对于自己来说,自己能够消化其中乐趣也就够了,而多余的“积极”或者“消极”,真的没那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