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

 太阳微笑666 2022-10-05 发布于广西
图片

三六:「太阳」舆「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无汗、恶风、项背强、喉咙痛、咽干、口渴,就是葛根汤证。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也可以治疗下利,为什么叫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代表「表」,阳明代表「里」,表被外寒束缚到了,水到体表排不出去,就会回流,就是说排不出去的水再回来,温度就不够,水就会到小肠。小肠是火,所以水一到小肠就会听到肚子咕噜咕噜的,马上就拉出来了,中医常叫作「热利」。

如果遇到病人的大便浓稠、又是散的、很臭,如果有表证又兼有下利,这时候也是葛根汤证,就是「太阳」、「阳明」合并证。用葛根把肠胃中的水湿拉上来,下利就止住了,「葛根汤」就是为下利初起同时兼有表证之特效药方。

这是一种治痢的方法,以后还会教到其他方式,例如和解的方法,还有利尿的方法等等。

用葛根汤治疗表证兼有下利,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遇到中焦很湿热的人,舌苔黄而湿腻,用了葛根汤,结果脸都红起来,是因为湿热都被升提了上来。所以素有中湿之人,喜欢吃油腻的东西,比较胖的人,应该加茯苓下去,让湿热从小便排出来。

如果治小儿惊风角弓反张,属于刚痉,就是小孩脑膜炎、昏迷、抽筋,这时候葛根汤重用到六七钱的,麻黄用四钱,桂枝用三钱,需要大剂的下去。

凡是表里两病皆实者,当先解表而后治其里,如果表实里虚的时候,先解表再治里,临床上,有的时候也会一起治疗,有时病人已经三四天不大便了,又得到葛根汤证,一起攻出来是没有关系。

后面我们还会学到,太阳与少阳合病,就是用小柴胡汤;少阳与阳明合病,还有用到大柴胡汤。

公益学习群刘老师分享:

现在说一说伤寒论第三十六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大家回忆第三十五条的适用指征,1.颈项背酸僵不适。2.无汗恶风。

第三十六条的适应指征仍然包括以上两条,另外又要加一条,3.必自下利,而且有可能下利更明显,颈项僵无汗恶风症状可以有,但不一定明显,病人最痛苦的就是下利。

我在2000年的时候就碰见过一个这样的例子。

一个小男孩,七.八岁左右,每一次感冒后总是先打喷嚏,流鼻涕,然后到三,四天的时候拉肚子,用点药或不用药,拉出去很快就好了。有意思的是,孩子为什么就不发烧了?(大家想一下为什么?)

这一条形成的机理是?

寒邪客表,汗毛孔闭塞,水湿从汗毛孔出不去了,只好另寻出路,被迫往下走了。

太阳病,很多医家认为应该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那么足太阳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同气相求。所以水湿就被推到了小肠,意思就是外邪束表,导致水湿迫降阳明,影响了胃肠的升降气机,这样就形成了自下利,水湿要走大便出去了。

再说一下合病的概念,两经以上同时出现症状称为合病或合证。

关键看症状和证(病机),自下利出现,那大便什么样呢?

倪师说大便浓稠,散而软,大便散而软说明水湿重。

我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大便有酸臭味,粘稠或沾马桶,不是正常的香蕉便。

这一条就是在告诉我们:葛根汤是一个表里双解剂。

以下利为主症为重症,而项背僵无汗恶风,有时反而不那么严重。

后代医家受此启发颇大

比如人参败毒散,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法,与葛根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临床上,我们有时候会用葛根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原理与此相仿。

倪师在这里也提出了葛根汤治疗刚痉,葛根汤治疗脑膜炎的确不错,一点也不比天麻防风等药方差。

这些以后学到金匮要略时讲的,今天就到这儿。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