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的治疗反应——《经方辨治学》摘录(3)

 允峯 2022-10-05 发布于黑龙江

疾病的治疗反应



《尚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曰:“若药之攻人,人服之不以瞑眩愦乱,则其疾以不愈也。

夫毒药攻邪,以通闭结。必药邪相争,或苦楚而病重,或宿根发动而蜂起,或病除而困乏倦睡。此瞑眩之后,必百体通泰,知病邪得除,乃为正应。若药虽对证,而服后如泥牛入海,全无所应者,其病难疗。或若医之所辨虚虚实实,药之所对寒寒热热者,则同于杀人,非为正应也。(《经方法钥》)

瞑眩,指头目昏花,心胸烦闷的症状。瞑眩反应是指在人的体质或身体康复机能由弱转强,已发生改善时,体内的病邪物质开始排出体外,此时会显现各种症状及反应。此症状依体质而改变,有的很轻微,有的很重,每个人都不相同,称之为“瞑眩反应”。当瞑眩反应消失时,周身会感到非常轻松,而且会精力旺盛。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因此《尚书》有“若药弗瞑眩,厥疾不瘳”的明确说法,孟子也对此作了肯定解释。

治病的药,都具有攻伐作用,因此称“毒药攻邪”。无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热药,最终的目的,是“通闭解结”,去掉四大病理产物,然后才能阴阳得到沟通,反之于平。

除了药物针灸推拿等,也都是在“通闭解结”。闭结打开了,阴阳沟通了,“大气一转,其邪乃散”。“散”,就是排出体外药物进入体内,会与病邪发生抗争,如两军对垒,消耗的是身体的自身元气。气血,即是药物这个“军队”的资粮。在药与病相争的过程中,疾病往往不会坐以待毙,要始终进行反抗,因此,多数会出现一些病情的“加重反应”。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随着病邪的散去,还可以出现排病反应,如经过皮肤、胃肠道、尿道、阴道等排出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等。同时,也会消耗自身体能,会出现疲倦、困乏等现象。还有的会旧病复发,数年没有发作的疾病,服药后,病灶被彻底清理出来。还有一些毒药,不达到治疗剂量,就发挥不了治疗作用,而这个治疗量,往往是轻度中毒量,现代医学又称为“化量”,身体会有轻微中毒反应。比如附子的化量,会导致头晕目眩、全身微麻、恶心呕吐等把这种“瞑眩”反应,又称为“治疗反应”。

服药治病,只要对证了,必然要出现治疗反应,反应过后,病才能得到真正治愈。如果服药后,没有任何反应,提示疾病治疗存在难度。

治疗反应,就是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机体的抗病排病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发挥,进而对病邪进行消灭和向体外清除时所表现出的特殊的机体反应现象。

这种现象归纳起来可分三种类型:①加重反应;②旧病复发反应;③排病反应。(详见《经方方剂学》)

总体来说,治疗反应,无论其反应如何强烈,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很舒服也有个别的反应比较痛苦,但绝不会出现危险。例如,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强烈腹泻,患者泻后感觉周身舒适,胃口大开。又如,关节冒凉风,越排越舒适,关节随之温暖等。

只要辨证无误,出现各种治疗反应,都不要惧怕,最好提前告知患者出现治疗反应的可能性,一般会在24小时至7天左右自动消失。正如孙思邈所说:“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非其主对者,慎勿服也。”

治疗反应,反应过后,身体会感觉非常轻松。这个和治疗失误发生的反应,要区分开来。辨证失误,寒证用寒药,热证用热药,以寒增寒,以热益热,不该攻下而攻下,不该收涩而收涩,也会发生强烈反应,然后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医疗事故。

因此,“若医之所辨虚虚实实,药之所对寒寒热热者,则同于杀人,非为正应也”。不要见到患者服药后出现了反应,就一概解释为“治疗反应”,一定要详细分析后再下结论因为还存在着“误治反应”,不加详细分析诊断便予以确认,极易造成失治误治而发生事故。

——摘自《经方辨治学》 第六章 第四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