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直播课后的思考

 三有新青年 2022-10-05 发布于湖北

三有新青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三有新青年

微信号:triple-have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

【三有新青年】作为命运共同体

都应抛弃偏见团结起来

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欢迎你,三有新青年!

最近Tao在校友群做了一次《高效工作主题》的在线分享,第一次做直播,有点紧张。我将这次的经历分享出来,是想记录这次的实践,为一同成长中的人提供一些启发。

记得刚开始写公号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觉得写得都不错,但是缺少实践,毕竟“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个道理Tao明白,但我认为很大一部分人连真正的“纸上觉来”都没做到,谈什么“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我觉得更适合的做法是两者并行,不要觉得一定要有实践才能纸上谈兵,虽然纸上谈兵结合实践是最佳的做法。

逻辑很简单,实践是现实世界给予我们的反馈系统,通过实践我们能直接了解自己的纸上谈兵是不是符合现实世界的假设,我们的认知偏差通过实践的深刻教训能够得到强化,当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Tao觉得两者不可偏废,有实践经验的朋友欢迎把你们的经历与Tao分享,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另外,阅读也得坚持,毕竟它性价比高,成本很低。

若人人都有机会和资源去不断实践迭代,我觉得那将是极好的。

01

费曼学习法

为什么要做直播课?践行费曼学习法是最重要的目的。

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就是你能否教别人。

直播是一次输出,一次实践,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一种灌输。最终的直播只是一次知识的外化,包括传递的信息内容本身,结构化地表达这些信息,最后和受众互动,当然这些步骤你可以把它混合在一起,不停地穿插,重复……

Tao本人其实不太喜欢直播这种形式,因为直播进行时很少有类似面对面有价值的互动,因而完全可以做成时间利用效率更高的录播,这样我认为更为友好。

根据Tao有限的人生经历,没有什么有长远价值的事物,是需要你短时间一刻不放松去追踪的。换而言之,时效性太短的东西,本质上没有长远价值,拉长时间来看,这可能就是一次消遣而已。

所以,我把第一次直播课弄成了录播,支持随时回听。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给人时间去消化,并反复总结,反刍。

录播链接放最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观看。

02

模型

最开始接触模型这个概念,源于查理·芒格的那本《穷查理宝典》。巴菲特现在基本耳熟能详,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了解的人相对少一点。巴菲特自己说,遇见芒格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看出,芒格老先生是位非常优秀的人。

Tao的原则是,优秀人自己写的书,有机会我一定是要看一看的。虽然芒格现在本身主要在投资领域,但是书里的内容基本都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底层规律的阐述。

从这,你就可以看出来,牛逼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先理清底层逻辑和重要的基本规律,其它的东西往往都可以依靠这些,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是什么个东西?怎么学习才更有效率呢?

我在另一本书《生而不凡》找到一个论述,或许有些帮助:

“如果你想教给别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请不要直接教。相反,请给他们一个工具去使用,他们将在实操中学会这个新的思维方式。——BUCKMINSTER FULLER”

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的本质是思维方式,但这种抽象的东西很难直接告诉别人,就像古话里常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那些东西。

但是,真的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么?都21世纪了,还搞这一套?

可能古人只是想偷个懒吧,或者他们也缺少实践找到合适的方法。但芒格老先生提出的模型工具,我觉得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

比如说复利原理,借助数学复利公式就能阐述地相对清楚。二八定律,也涵盖了很多事物的不均平分配现象。《穷查理宝典》里至少就有10种了,这些提炼的模型还有很多……

下次你再遇到什么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借口,微微一笑就好,然后疯狂转动你的小脑瓜,看看能不能抽象出一个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化无形为有形,从此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善哉!

03


耐心

做直播课的时候,一上来就有朋友问我,今年的收益率什么水平……

好吧,其实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意义不大,我回答收益率很高的话,那岂不是打别人的脸,要知道我只是个业余的,偶尔定投买点基金,4%收益率也不算高,也就一般的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吧。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Tao还是能够体会提问者的心理,他在短期时间内正在找比较的对象,或许如果我的收益率高到离谱的话,他可能会和我促膝相谈吧,哈哈~

希望那位提问的朋友不要介意,第一次直播能收到你的提问我已经很开心了,只是想借着这个提问,谈一谈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耐心!

现在的社会人缺乏耐心,这不是什么避讳的话题。这个世界一再要求我们更快,更强。这完全可以理解,我不知道快和强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我只知道一味地快,不可能一直强。

真正的持久,需要积累和练习,不然你的成功很容易复制啊,为啥最后成功的是你?你凭什么啊?

Tao不排斥做事情采用走捷径的手段,但是心里一定要明白凡事有利有弊,今日之甜蜜,明日之砒霜。

朴素的道理就是勤劳才能创造价值和财富,投机取巧确实能够短时间获得客观回报,但你一直能保持这样的高收益么?

如果能,你真的很厉害,Tao也很服你,为了让更多的人服你,欢迎你与我分享你的故事。如果不能,这太正常了,咱们都一样,为何不试试更加朴素的方法?既然你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不是么?

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以下是直播课入口,微信扫码即可,支持回听~

一起来总结一下:

  1. 知行应该合一,两者不可偏废,尽可能地多阅读,并带着新的认知去实践,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认知,坚持去做对的事情。

  2. 践行费曼学习法,让更多的人从你的学习中受益,从此learning其实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毕竟帮了自己也帮了和你有一样问题的伙伴。

  3. 善用模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让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见鬼去吧。

  4. 如果快的方法你做不到,那么就用慢的,别觉得用慢的方法有啥问题,80%的人和你选择一样,还有19%的人无所事事,他们不选择,他们常说,小孩子才选择,他们都要。

  5. 还有1%的人,怎么说呢,就是命好,遇到这样的人,请务必告诉他/她,和Tao做朋友吧,笔芯~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相信疫情必将成为过去!

恭喜你和我又共同离【三有新青年】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欢迎你在公众号里私信给【三有新青年】!

有钱,不窘迫;

有爱,不孤独;

有料,不肤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