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反会有什么表现?(附语音)

 为什么73 2022-10-05 发布于北京

更新中……)】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余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余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我们先来看原文∶“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这段话不长,但是意思也非常明白。

岐伯说∶“反四时者”,也就是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反,这种情况下是什么表现?(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有余为精,不足为消”,“有余”指的就是脉象比较大,这种情况说明邪气比较甚、比较严重,“精”就是非常严重的意思,“不足为消”,“不足”指的就是脉象比较小,我们把脉摸到这个患者的脉象比较弱,比较细沉,这就是不足。“消”是什么意思呢?是正气消沉,就是消损的意思。应太过不足为精”,如果阳盛的这种情况,阳脉应当有余,如果见到不足之脉,说明邪气太甚,“精”就是“甚”的意思,这是阴太过这种情况。阴不足,也就是如果阳脉应当不足,这是属于阴盛的情况。这个时候反见有余之象,有余为消,反而见到有余之象,这是什么表现?这是正气消损的征象。

再往下看,“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阴阳不相应”是什么意思?就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二者没法上下沟通。没法上下沟通之后,这个病机就叫做关格。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病就是关格病。关格病什么表现?就是上面是呕吐,下面是小便、大便不通,这种情况就是关格。王冰注解,他认为这个是一种病理现象,指阴阳气不能顺接,不能相迎,所以叫做关格。这一段《黄帝内经》的原文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四时阴阳相反的脉象,阳盛的情况,就是阳脉反而不足。阴盛的情况,说明了阳脉反而有余,这都是与四时相反的脉象,这种情况下指的就是病情比较严重,因为邪气极盛或正气极虚,这个“精”指的是邪气比较盛,比较严重。“消”就是消损,指的就是不足,总而言之,一个是实,一个是虚,实指的是邪气实,虚指的是正气虚。所以这段经文从字面上来理解不难,有一些具体的词我再带大家顺一下。

第一个就是“反四时者”。“反四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脉象与四时阴阳相反。“有余为精”。刚才讲了“精”就是指的邪气甚。为什么“精”指的是邪气甚呢?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这里边的文字有一部分是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是更早的古文,春秋战国再往后就是秦,秦之后是汉。

我们看到《吕氏春秋》,吕不韦所集结,大家编著的这样一个经典,《吕氏春秋》里边也有“精”这个字,注解∶“精,甚也。”在《吕氏春秋》的文本里边,“精”有时候指的是甚。“甚”就是过分的意思,这个地方的“精”不是指的精气,指的是过头了,有余了,过分了这个意思。“有余为精”指的是什么?邪气比较甚。张景岳在《类经》里边注解∶“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就是春夏之际人迎微大,人迎在哪里?在颈部,就是颈动脉比其他的寸口、趺阳要大一些。为什么呢?(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因为春夏之际阳气往上升,往上升肯定是上部的气血比较足,所以人迎为大。秋冬的时候寸口为大,秋冬之际,寸口也就是我们手腕的这个脉象,比较其他三部脉还要大一些,说明秋冬气往下沉,气沉到哪个地方气就足,就显得大一些,这就是古人在把脉的时候也要把人迎、寸口,甚至是趺阳,就是脚背的那个动脉。张景岳继续讲∶“以人迎为阳脉而主春夏,寸口为阴脉而主秋冬也。”这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上部的脉是主春夏的,相对来讲,寸口的脉是阴脉,主秋冬。“若其反者,春夏气口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当不足而反有余,此邪气之有余,有余者,反为精也。”这个地方的“精”指的就是“甚”的意思,“有余”就是邪气有余,这就是说它这个比较严重,比较多,比较过分,就是“甚”这个意思。“不足为消”,“不足”指的就是脉象小,“消”指的是正气消沉。王冰注解的《黄帝内经·素问》里边说∶“诸不足皆为血气消损。”不足就是消法,消损。

我们再往后看,“应太过不足为精”,这就刚才我们讲的,本来应该是过的,就是阳气应该盛,阳气盛应该怎么样呢?阳脉应当有余,但是却见不到有余,反而见到不足。不足说明什么呢?说明邪气太甚,把阳气给压下去了,这就是“不足为精”,“精”指的是“甚”,什么甚呢?邪气甚。“应不足有余为消”,这时候指的是阴盛,阴盛的情况阳脉应当不足,但是却反见有余之象,就是阳脉又有余了,这是正气消损的,正气消损了之后,邪气有余,所以病机是正气消损之后,反衬的邪气有余了,正气要是正常,邪气就不会兴风作浪,它就不会猖獗,不会有余,讲的是阴阳平衡的道理。

最后一句,“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格是什么意思呢?《素问直解·卷二》里边注解∶“关,不得小便也。格,吐逆也。”《素问集注》里边也讲∶“平脉篇曰,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不得小便者病名关格。吐逆者亦名关格也。”“关”指的就是关门,小便排不出来,有的经典里边讲的是二便不通,不仅小便,大便也不通,“格”是格挡,是吐逆的意思,也就是患者的表现是上边又吐,底下小便又不通。类似于我们现在门诊上,临床上的一个病,就是肾病,有一些肾病的患者,确实就是小便不通,上面还吐,人体水肿,这种情况就叫做关格,这种病在古代来讲就非常难治,现在的我们在泌尿科肾内科会遇到这种患者。无论是中医和西医都比较难治的一种病。

第二个,关格指的是病理情况,这是王冰的理解,在里如果联系上下文,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四时阴阳相反脉相的话,王冰的注解显然是更加的贴切,他说∶“阴阳之气不相应和,不得相迎,故曰关格也。”张景岳在《类经》里边注解∶“阴阳相反,气不相迎,皆名关格。”(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他把关格这个词的范围变大了,不仅指的是一个具体的病,就是小便不通,吐逆这种病,同时还指的是凡是病机阴阳相反,气不相迎。气不相迎是气不能互相的融合,只要是见到这种病机的,这种病都叫做关格,所以是指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而不是指的某一种病症而言,所以如果是联系上下文,王冰和张景岳的解释是更加合理的。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五百九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