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瘙痒调理法

 灵兰小草 2022-10-05 发布于山西

一、病因病机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巢氏诸病源候论丨风搔痒候》中指出:“凡搔痒者是体虚遇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往来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搔痒也。”《内经》中有“诸痒为虚”"风盛则痒”的记载。巢氏所说的痒是由外风引起,而《内经》中记载的痒,则是由内风引起。风胜则血燥,燥久则血虚,血虚不能荣养肌肤而发生瘙痒。

二、药物调理法

   1.外风引起的痒

  症见遍体作痒,走窜无定,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者,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5g),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3g),大枣四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二仁者)二十四枚(5g)。

2、疥癣皮肤痒

脉浮、苔腻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3、风湿痒

用麻杏薏甘汤。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湿病篇》,是张仲景治疗风湿所致周身疼痛的有效方剂,原文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苡甘汤。”

麻杏苡甘汤组成:

麻黄去节汤泡[6g]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6g] ,甘草炙[3g] ,薏苡仁[12g]。

3、季节变化痒

用麻黄加术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70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4.常用中成药

  (1)三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适用于肛门、外阴瘙痒。

        (2)当归饮子,每次6克,每日2次。

   三、针灸调理法

  1、基本穴位

   百虫窝穴、血海穴、曲泉穴

  2、全身性瘙痒+

  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委中、承山

  3、肛门瘙痒+

   长强穴

  4、阴囊及女阴瘙痒+

   三阴交、关元、肾俞

 、外洗调理法

  1、用苦参20克,蛇床子20克,百部20克,艾叶10克,野菊花20克。加水煎汁后熏洗。

  2、鲜韭菜与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日一次,连洗3天可愈。

五、注意事项

  1、不要饮酒和吃辛辣食物。

  2、情绪要稳定,因为激动会使瘙痒加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