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好这条劲路,“肩在手前”,打拳时多体会

 tjboyue 2022-10-06 发布于四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两头狼逮羊,大狼凶,冲上去吓唬,把羊往山下赶,小狼机敏,半道打埋伏,一口咬住脖子,拖翻在地。打拳时,手臂是呼应的,有轻重,有缓急,两臂配合好了,才产生随机支点。配合不好,就是一盘散沙。

一把铁锹,噌的一下,插土里,往上一撬,土掀了起来。铁锹一扔,徒手模拟这个劲。一般人看来,徒手练拳很容易,其实不是,徒手关键是,培养各种体感。杠杆啥感觉,支点在哪,人又不是死物,他动起来了,用本力收拾,还是用撬杠收拾。练套路目的是,参悟各种劲。

他推你手,你沉肘撬杠。他推你肘,你活肋支撑。他推你身子,你调胯支点。买个工具箱,打开一看,大大小小,各种型号,一整套改锥。什么叫听?沉劲来了,用弹簧改锥。掤劲来了,用螺丝改锥。劲不能死撑,死撑丧失听劲,不能产生随机支点。

图片


风不动,花静开。风微动,花轻舞。客人来了,咱要迎迎。有客人要走,我得送送。打拳学会衬托,一个部位,帮衬一个部位,层次感就有了。上中下三盘,都围着腰脊旋,但你细看,各有各的潜在频率,这叫三盘鼓荡,但都没离开中轴。

忙完了天下,又忘了江湖。坐车上,就依仗车速。骑马上,就策马奔腾。看看你的身体,哪劲大,哪就是后盾。大腿根粗,打拳时,多运动腹股沟。臀肌强悍,打拳时,蹬劲必动臀肌。腰胯强大,打拳时,旋腰运胯为主宰。

非我不济,怎奈友军未至。明明知道,来的是直劲,由于肩不活,无法侧方支点,于是只有去顶。明明功力很大,关键时刻,却放不出去,说明肩没摘开。手上活不行,别怪手慢,是云门没空间。无法卸力消劲,别怪套路不行。一套拳下来,必须把肩盘活。

图片


勺子有个把,筷子拿后头。打拳时,体会一个事,活肩运手。换句话说,肩部有圈,手臂才有圈。肩头呆滞,死气沉沉,手臂必然拙力。肩能自旋,旋肩连带胛骨,乃至胸肋,盘活这个区域,去调控手臂,这是根劲。

丢了西瓜,去捡芝麻。有些人练功,为了沉肘,而不敢活肩,这是个误区。你把肘尖,沉在桌上,你的肩部,依旧可以旋动,去控制肘劲。然后你去打拳,尝试用旋肩的劲,去调控沉肘动态。肘是沉的,肩是活的,还随时能弹抖,就有意思了。

不经历练,如何得定。有句话叫,用旋肋的劲,把手臂带起来。光旋肋还不够,肋劲,依靠旋肩输送。肋动肩必旋,活肩导引手臂,多走这条路,手臂就灵动了,听劲也提高了。若不活肩,也练不出沉肩。沉肩,不是死压肩,沉肩这个劲,是肩部圆活的结果。

第一动,便知有没有。你看起式,静立片刻,丹田一动,脊柱暗涌,肋胛微催,肩头小圈圆活,带起了手臂。再看云手,肚里划圈,肩部小圈,引领手臂大圈,后面一看,胛骨也在划圈。盘活肩根,牵动筋骨力线,再带起手臂,久练,手臂自然绵里裹铁。以肩控手,我们要多关注,不要忽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