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旮旯二爷 2022-10-06 发布于青海

《道德经》33|只有战胜自己,胜利才完全属于自己

冯海塘

2022-09-01 22:05广东

关注

一、释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知道别人叫智慧。了解自己叫明智。

【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

战胜别人叫有力。战胜自己叫强者。

【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

知道满足叫富有。强迫自己竭尽全力去做叫有志向。

* 强:竭力、尽力,强制、强迫。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得意的时候能不迷失自己恰当的位置,则能长久得意。死了能不被别人忘记,才叫长寿。

* 所:着落、结果,恰当的位置。

二、释读

(一)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成大功立大业者,都有能认知人的智慧。古有汉高祖刘邦“驯服”萧何、刘备三顾茅庐等故事,今有小马善用张小龙、大马与十八罗汉等事实,都实实在在地说明,认知人,这叫智慧。即便是普通人,若是识人不慧、误交损友,往往也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能认知别人固然是有智慧,但能认知自己才叫明智,是明白人,可惜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少。

奇怪的是,多数人虽然没有真正认知自己,但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反而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可见,一个人想真正有自知之明是何其之难。

(二)

【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

能战胜别人不算什么,要么有气力,要么有势力,要么有智力,无非是一时的“力”胜而已。无论是哪种“力”,永远没有第一,今天可以战胜甲,明天不一定战胜乙。所谓百战百胜,不过是还没有遇到更有“力”的对手而已,更何况每个人人终究会有年老“力”衰的一天。

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因为只有能战胜自己,胜利才完全属于自己,永远不会失去。

成功者往往都是个坚强的人,能战胜自己的欲望,以及战胜自己的得意忘形,不忘乎所以。

(三)

【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

什么叫富有?要富到什么程度才叫富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这杆秤的标准也不同。许多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满腔热血,认为拥有亿万身家才叫富有。直至年过半百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自知之明。于是觉得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也是富有,而且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富有。

知足则富,只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家人快乐,即便是手上只有一千元,只要知足,也是富有。

何为有志?胸怀大志不叫有志,只能叫空想。只有能强迫自己竭尽全力地去做,无论成功与否,才能叫有志气、有志向。

(四)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人在得意的时候最怕迷失自己的落点,忘乎所以,忘记根本,往往狠狠摔下就再也翻不起身。

任何人的金钱、名誉、地位等等,都不是自己给的,而是以大众为基础堆叠起来的。如果没有粉丝,一个人能成为明星?没有消费者,商人自己卖东西给自己?没有大众,自己来管自己?因此明星也好,商人也罢,政台更无需说,大众才是根本。可惜很少人能真正明白这点,常常得意忘形。

有志气当然是好事,但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地位和条件,认清什么事必须做、应该做、不能做,才能不白费气力。得意的时候只有不忘根本,守住本分,得意才能长久。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不能长生不老。

经言“天道员员,各复其堇”,说的就是:天道中,万物此起彼伏,从出生到消亡,各自都会回归到其原来辨认不清的根本。

又言“知常,明也”:知道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才叫明智,是个真正的明白人。

人固然难免一死,但有些人死后,就彻底消失在世人心中。有些人死后,却能被世人记在心中,长久不能忘怀。

帛书甲本和乙本都作“死而不忘者寿”,传世本作“死而不亡者寿”,其实是说,人死后但精神永存在世人心中的叫长寿。好比老聃虽然死去,但道家思想却绵延不绝,影响世人。

本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