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6)-创作(1) 行书基本知识

 Daweb_YN 2022-10-06 发布于云南

       本讲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来学习行书作品创作的书法知识,为学习创作书法作品(行书)做铺垫。

       本讲内容:行书创作作品学习讨论总体安排。行书的概念,行书的用笔、结体、布局特点,行书分类等基本知识。

       先介绍几个概念:用笔、结体、章法、创作。

       在前面几讲中,也提到过这一部分的内容,但是未集中讨论过。在有了一些基础之后,我们就先明确这几个概念,以方便我们能从整体上、从创作角度来把握学习行书。

       用笔,就是运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点画的方法。它是通过起笔、运笔和收笔这三个基本动作来完成的。

 回顾提示:

       通用的基本的用笔方法,请参见以下各讲(可点住相应链接,打开即是):

     《学书法(1 )……》的末尾部分(学书法(1) 书法基本概念及学书常用物品)

     《学书法(2)……》(学书法(2)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锋形态)

     《学书法(3)……》(学书法(3) 基本笔法和技巧)

       针对隶书(正书)特点的基本的用笔方法,请参见:

     《学书法(4)……》(学书法(4) 隶书常识与基本笔法练习)

     《学书法(5)……》(学书法(5) 隶书中笔画'点″的写法)

       本讲(和以后的某些讲)所讨论的用笔,是要结合行书特点来进行具体讨论。

       现在,通常说,行书的用笔方法是在楷书用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楷书出现的较晚,而草篆、草隶出现的较早于楷书,前面各讲先说隶书而不是先讲楷书,也是这道理 ),但是,行书用笔却比楷书要复杂得多。它既有楷书的点画,又有草书的使转,有藏有露,有转有折,有顺有逆,非常灵活。

       在用笔方面,通常要讨论:起笔法、行笔法、收笔法,基本笔画和用笔特点等内容。

       结体  字体形状的安排叫间架,字中笔画的组织称结构,二者统称结体、结字。

       用笔是研究怎样把笔画″书写”好,结体则是研究怎样把笔画″安排'好。

       隋代僧智果曾著《心成颂》,开结体理论之先河;唐代欧阳询曾撰《三十六法》,对字的结体更不乏真知灼见;明代李淳曾写《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对前人的结构理论作了规律性的总结;近人充分吸收了古代书论的成果,从中总结出更加贴近行书结体实际的结体法。

       在结体方面,主要讨论: 结体形式、原则、各种结体方法等内容。

       章法,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的安排方法,所以,章法又称布局。

       章法的定义,也分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章法,仅指正文的谋篇布局。

       广义的章法,则包括正文、款识和印章在内,它是行草书最重要的技法。

       (注: 我们暂时按狭义定义来讨论,广义章法涉及印章、格式、款识,等较多内容。)

       评价一件行草书作品,首先就是看它的章法。章法好的行草书作品,使人赏心悦目,否则,再好的字也会使人感到别扭。有些人'只明结体,不解章法″′,就容易出现这情况:单独的字都可以,甚至挺漂亮,可整体通篇地看,就不行了。

       所以我们书写行草书作品时,不能仅仅计较点画的工拙,而应从大处着眼,追求大效果,即通篇的视觉效果

       这部分要讨论的内容通常有:章法要注意的原则,章法三要素(正文、款识、印章)的相应概念和使用。

       创作,严格地说,书法创作,是以独特的书体写出作品。 所以,从这层意义来说,创作是自成一家之后的事情,正如文学创作,是以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风格写出一篇别出心裁的文学作品。

       一个人学书的过程尽管十分漫长,但总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入帖阶段和出帖阶段。书法创作是出帖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有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才算是创作。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但真正能形成独特风貌的书家所占比例并不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通常展出的作品很多算不上″创作',也就是说,用王体、颜体、米体、……等书体写出一篇行草书作品,它既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创作,在书法意义这个层面只能算是″准创作'。

       所以,我们现阶段所谈的,只能是为“准创作”做准备。(即使从更长时间段来说,我们能较好地实现″准创作',对大多数学书法的人来说,也应感到基本满足了。)

       这部分,我们将只是简单谈些书法作品的内容选择 、幅式的选择应用等。

       上述所啰啰嗦嗦的,就是我们要针对″行书作品创作″,而要学习讨论的内容,和练习的阶段性目标。

       为了与正书的讨论有所区别,我们在题目″学书法(x)……'的后面加注了'创作(1)″的字样,以后,还会不定时推出″创作(2)、创作(3)、……等。

行书的概念

       按照之前的讨论模式,也把行书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行书,泛指一切比较流动的正书。

       “当时流行的正体文字之草体。当由正变草的时候,草体之始,变而不甚,异于正体者,即是行书。……不仅后来的行书是如此,即使从前的古文,其形体不繁不简,在繁简二体之间的,就可以说是古文的行书”(郭绍虞,《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也就是说,篆书也好,隶书也好,楷书也好,写得流利一点、草率一点,都可以称为行书。

       (郭绍虞(1893年—1984年),名希汾,字绍虞,生于江苏苏州,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狭义的行书,是指比较流动的楷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祝敏申)

       祝敏申先生这里所说的“楷书”,仅指唐楷。实际上,魏碑也是楷书的一种,写得比较流利一点的魏碑,也应属于狭义行书的范畴。

       (祝敏申,1950年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曾在上海纺织工厂当工人近十年。后入读复旦大学77级中文系,1982年本科毕业后在复旦大学分校任教,1984年到澳洲留学……。他主编的《大学书法》,198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首部公开出版的高校书法教材,迄今在海内外已发行数十万册。200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授予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对中国书法的贡献。)

行书特点

       行书虽是较流动的正书,但它具有不同于正书的特点。

       从用笔来看,与正书起笔收笔多藏锋、行笔较慢相比较,行书起笔多露锋,行笔较快,收笔多出锋,因而笔意显得洒脱、生动,节奏感很强。

        行书用笔求变求异,化直为弧,变折为转,或方或圆,或轻或重,或用渴笔,或用重墨,或用意连,或用牵丝,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可将下面两碑帖对比,体会书家(颜真卿)在正书和行书中的用笔区别:

图片
图片

       从结体来看,与正书平整匀称相比较,行书多取欹侧之势,形态变化多姿,动感很强,笔画简练,有时甚至直接采用草书的结体。有人把所有的书体分为两类,“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刘熙载,《艺概》)。

       “简而动”恰恰概括了行书结体的特征。

       请细细体会下图(王羲之,兰亭序)中各″之'字的区别:

图片

       从布局上看,与正书横竖成行做比较,行书一般是竖有行而横无列,显得错落有致,有时可以把某些字的竖画拉长,占两到三个字的位置(如,下图中的'华″),既可使整幅字舒展透气,又可增加气势和神采。

图片

       总之,正书易拘谨,草书多放纵,行书则近正而不拘,似草而不放;比正书写起来便捷,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集正书的平易性与草书的流美性于一体。因此,长期以来,行书一直是书坛宠儿,备受众人厚爱。

行书的分类

       广义的行书包括行篆、行隶和行楷三类。( 狭义的行书,指比较流动的楷书。)

       行篆,也叫“草篆”,顾名思义,就是写得比较草率的篆书。篆书大都端庄朴拙,把它写得流动一点,率意一点,就成了行篆。

       如《散氏盘》:

图片

       “《散氏盘》之书体有别于西周前期、后期金文书体,纵横恣肆之用笔体貌,大变'宗周’肃穆整饬之书风特点,而其宏放、荒率的书体笔意,却成为大篆书体解体之先声,故而《散氏盘》书体被人认作为'章篆’书体的艺术典型。”(殷荪,《中国书法》1990年第1期)


       行隶,也叫“草隶”,就是写得比较草率的隶书。定型后的隶书多沉雄凝重,而早期的隶书多随意、放纵,即为行隶。

       康有为认为:“隶中有篆、楷、行三体……″,大概也是指″隶中之草'吧。

       汉帛汉简中有大量草率急就,放纵自如的行隶。

      章草也是行隶。“章草是相当勾整的,笔画简少不多,但仍是隶法,应属行书的一类。”( 祝嘉,《书学论集》)

       下图为章草示例:

图片

       行楷,就是写得比较草率随意的楷书。这里所说的楷书,既包括晋楷(唐楷),也包括魏碑。魏碑的流动称“魏体行书”,晋楷(唐楷)的流动称“王体行书”。

       王羲之的行书属于王体行书。

图片

​示例


       学习初期,仍主要是分项讨论。

       我们在后期的讨论举例中,多是采用王体、颜体、米体等书体写字,分别写成一篇或若干篇行草书作品。

       米体帖举例:

图片

图片    

相应临习举例:

       (练习习作,狭义的章法,仅指正文。)

图片

创作习作举例:

       (练习习作,狭义的章法,仅指正文。)

图片
图片
​本讲练习作业

       可抄临米芾《蜀素帖》中的《拟古》其一(即本讲末尾的示例),以体会行书特点。

       抄临时注意体会用笔特点(侧锋的应用)。

      本讲从″学习书法创作″的角度来学习书法知识,为学习创作书法作品(行书)做铺垫。所以,文中所述和所举示例,多是仅针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可能有较多的偏颇疏漏。若有不妥,还请指正。

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