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12):二十四节气养生(三)

 紫海香藤 2022-10-07 发布于上海

 立秋

每年87日或8日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虽然立秋后,暑气仍一时难消,有时候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来说,天气是在逐渐凉爽。尤其是雨后,尤其凉快,故曰“一阵秋雨一阵凉”。

立秋后,只要暑气没有消退, 就仍要继续防暑,仍坚持大暑、小暑季节养生原则,不要急于贴秋膘,饮食上仍以清淡为宜。但在起居上,应开始秋季的作息规则,晚上适当睡晚一点。

处暑

处暑节气在每年823日左右。处暑有两种解释,一是去暑,说明暑热已经消退,在北方正是如此;一是处处有暑,说明暑热仍然旺盛,这是在南方的情形。当然,有时候气候变异,也会出现特殊情况。总之,处暑时节,可以很热,也可以不热。

所以,在养生方面,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了。如果暑气没有消退,那就仍得注意防暑;如果暑气已经消退,那就享受秋高气爽的凉风吧。

此时,人体的气血在内收,但腠理还未闭合,出汗的时候仍然较多,所以,人体会感觉干燥,可适当多吃健脾润肺的视频,比如梨和百合、银耳、百合、莲子、芝麻、豆类及奶类等。

白露

白露节气始于每年97日左右。此时天气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度较低,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别再光着膀子或是穿那些露肩、露脐的衣服啦。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秋燥尤为明显。燥邪伤人,易耗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秋季人体的精气开始收藏,这有利于补品的吸收藏纳,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人体素质,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可选用防燥不腻平补之品,如桂圆、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

秋分 

秋分节气始于每年的92223日,此时昼夜温仍然较大,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此时,时节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树叶开始黄了,风雨也变得不再温润,天地间有了一股肃杀之气。人与天地之气相应,难免也会有一些垂暮之感,所以有“秋风秋雨愁杀人”的说法。此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

寒露  

寒露节气始于每年的108日或9日,此时气温更低,早晚的露水渐有寒意。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由于天气转凉,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

重阳节正在寒露前后,这也是一个适合进补的季节,即使是滋腻的补品,如肉类、阿胶、龟胶等,此时都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了。

霜降 

霜降节气始于1023日或24日,这时已是深秋,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

霜降节气是秋天向冬天的过度。霜降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体迎接寒冬做好准备。“补冬不如补霜降”,而欲“补霜降”,先“补重阳”,从重阳节到霜降节气这一段时间,滋补都非常重要,要加强滋阴的力度。秋天收获得多,冬天就收藏得多。

此时虽然临近冬季,但天气还不至于太冷,所以既要保暖,又不要穿得太多,因为此时,人体的腠理还要依赖这股清寒之气继续收敛。如果穿得太多,以至出汗,腠理不固,反倒容易使人体经受不住秋风的侵袭,产生感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