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配时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健脾补肾,祛湿化浊,活血化瘀

 文炳春秋 2022-10-07 发布于浙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50岁以下的中青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也逐渐增多。本病主要由急性前列腺炎失治误治发展而来,形成慢性前列腺炎后,发展相对缓慢,病情隐秘,多数患者未引起重视。但是慢性前列腺炎经常反复发作,症状繁多,病情复杂,最终导致疾病迁延难愈。

由于前列腺的特殊解剖结构,前列腺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腺体引流,而有利于尿道病原体生物进入腺体,使前列腺更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再者,前列腺上皮因为有脂肪存在,各种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很难进入前列腺腺泡内,从而给前列腺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给中老年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主要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排尿症状:

前期以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为主,随着症状的加重,继而出现排尿无力,尿分叉,尿线变细,尿痛,尿道灼热,晨起小便末尾和排便时尿道可见少量白色分泌物。这些症状常在劳累、酗酒、饮食不慎、天气变化等诱因下加重。

盆腔区域疼痛不适症状:

如果排尿症状逐渐加重,导致前列腺周边区域气血循环不畅,则会症出现下腹、大腿内侧、肛周、耻骨区、腰骶等部位疼痛或坠胀不适。当然,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繁多、且不典型的特点,盆腔区域疼痛的部分症状也可与排尿症状同时出现。

其他症状:

如果在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情况下,不节制,饮食作息不规律,久坐缺乏运动,则会出现功能下降,这也常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征,本病一般属于中医的“精浊”、“白浊”等范畴。从“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排尿无力,尿分叉”等主要临床症状来分析,本病属于“虚证”范畴。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所以,从“尿道灼热、尿痛、盆腔区域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来分析,这明显属于“实证”范畴。对这两组症状进行归纳分析,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其本虚者,多以脾肾不足为主。脾虚则气血运化失职,肾虚则温煦推动无力,推动运化失常,则湿、热、浊、毒瘀阻前列腺而成本病。

其标实者,多以湿、热、浊、瘀、毒为主,这些病理产物多为有形实邪,容易阻滞前列腺部的气血运行,前列腺失于气血濡养则易出现盆腔区域疼痛坠胀等不适。

下面就要介绍了这一组药物,是由张仲景的桃核承气汤和经典名方萆解分清饮加减而成,多数医家常用两方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有佳效。

本病属于脾肾两虚,湿热浊毒瘀阻下焦,故治治脾肾同调,祛湿解毒,化浊行瘀。

【方组】:萆薢,车前子,黄柏,墨旱莲,女贞子,白术,茯苓,石菖蒲,莲子心,桂枝,桃仁,丹参,大黄,芒硝等。

【主治】精浊(慢性前列腺炎),症见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道灼热,小便无力,尿等待,下腹、肛周、大腿内侧等部位疼痛坠胀,头面油腻,功能下降,腰膝酸软,口干口苦,舌苔黄而偏干,舌质略暗,舌下静脉粗紫等症。

【方解】

方中萆薢利湿气,分清化浊,是治浊之要药,湿浊两相兼顾,主治标实—下焦湿浊。

茯苓、白术均可健脾,茯苓渗湿,白术燥湿,两者搭配健脾以治本,祛湿以治标,主治—本虚(中焦脾虚)标实(中焦湿热)。

车前子利湿又通小便,配合茯苓,将湿浊从小便导出,主治标实—下焦湿浊。

石菖蒲芳香化湿,配合白术化中焦脾胃的湿浊,主治标实—脾胃湿浊。

黄柏苦寒入下焦,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而黄柏专入下焦,故能清泄下焦湿热,主治标实—下焦湿热。

肾虚则虚火上扰于心,心火一动,则精关不固,故用莲子心清心火安心神以固精关,主治标实—上焦心火。

桃仁、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大黄破积滞、泻热毒、行瘀血、通大便,将活血化瘀之药引入下焦,解决前列腺解剖结构特殊药物难以进入的难题,最后将湿浊热毒瘀血从大便排出,主治标湿—血瘀。

桂枝是一味关键药物,它可以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相当于血管的清道夫,交通的管理员,如果说上面的药物把湿、浊、热、毒、瘀血等标实化开,那么桂枝的作用则是把它们运送到垃圾回收站,大黄、芒硝把它们从大便排出,车前子、茯苓把它们从小便排出,主治标湿—瘀堵。

女贞子、旱莲草则为补肾阴而设,久病及肾,慢性前列腺炎肾阴虚者多见,这两个药物可根据阴虚阳虚酌情加减,主治本虚—肾阴虚。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祛湿化浊,散瘀止痛之效,故诸症可除。

本组方药虽好,但个人体质不一样,症状不相同,故并非人人适合,如有疑问,欢迎提问。#遇见更美童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