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记录丨2022年第36—41周08月29日—10月07日

 中医林佳明 2022-10-07 发布于广西

视频号:中医林佳明,每周四早上八点十五分直播。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哦!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494天。

2022年第36-41周,开始了新的计划,学习。

1、日记:无论多忙,多辛苦,坚持写。

2、运动:每天早上坚持运动,跳绳,站桩,能够维持到1500-1800。

3、体重:这段体重能够保持到67kg—68kg,秋冬季节来临,每年都会胖一点,需要控制好。

4、打卡:每天的学习及打卡,我都坚持了下来,你一定要相信坚持的力量,用小小的坚持去慢慢让自己成长,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而没有别人。

2022-08-29林佳明打卡第226期

长期发热,治从湿温辨证,热从战汗而解,临床中运用达原饮、三仁汤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证属湿温,湿与热合,缠绵难愈,湿热久羁,稽留气分,耗气伤阴,遂出现湿热不解与气阴耗损的复杂局面。

治以三仁汤宣畅气机、分消湿热最为适合,俾气机宣畅,湿与热分,则病能向愈。

然气阴耗伤又不可不顾之,所以去了三仁汤中淡渗之品,以防进一步伤阴,但忽视了达原饮中多苦温之品,易使气阴受戕,故有湿热之邪更为化燥之势,但其病仍在气分。

凡治大病久病,顾护正气最为关键,宜急急顾护气阴,佐以宣畅气机,方改生脉散和三仁汤加减。

2022-08-30林佳明打卡第227期

化脓性扁桃体治疗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分寒热,注意温潜,说真的,单纯的热比较少,还是上热下寒,寒热夹杂,少阳阳明等为主,金银花50g,连翘15g,薄荷6g,牛蒡子10g,土牛膝10g,玄参10g,白僵蚕10g,桔梗15g,生甘草10g。此方主要以阳明里热为主,加有引经药。

2022-08-31林佳明打卡第228期

本案的治疗需要极大勇气,反复高热,考虑气阴两虚,我会用补中益气加生脉散。

党参15g,黄芪20g,怀山药15g,白术10g,芡实20g,石莲子10g,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天花粉15g,紫苏子10g,瓜蒌仁10g,乌梅6g,炙甘草10g。

这个思路也是值得学习的,主要也是益气养阴。

2022-09-01林佳明打卡第229期

中医治疗肺部感染具有独特的优势,把注意把握寒热虚实,把握阴阳。

患者痰稀量多,易咳,尽管色青,亦不可从痰热治。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既然是寒饮伏肺,治疗就当温肺祛饮。

首选的方子就是《金匮要略》的苓甘五味姜辛汤,阳气亏虚当佐以温阳益气,故加制附片、红参。

用方如下:

红参5g,制附片(先煎)10g,云茯苓15g,干姜6g,五味子10g,细辛3g,桔梗20g,炙甘草10g。

方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加参、附温阳益气,加大量桔梗乃是起宣肺排痰的作用。

2022-09-02林佳明打卡第230期

以前没有学过全真一气汤,全真一气汤的组成和功效。

该方出自明末清初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全方由熟附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白术、怀牛膝组成。

冯氏认为患久病重病,必脏腑牵连受累,以脾肾最为吃紧。

曰:“脾肾阴阳两虚,上焦火多,下焦火少,脾阴不足,肾阴虚损。盖少阴脏中,重在真阳,阳不回则邪不去;厥阴脏中,脏司藏血,血不养则脉不起。

故用此以使火降,水土健运正常,精气一复,百邪外御,俾火生土,土生金,一气化源,全此一点真阴真阳,镇纳丹田,以为保生之剂而已,即名之曰全真一气汤。”

由此可见该方适用于脾肾阴阳两虚之危重症,其脏腑定位在脾肾,尤以肾阴肾阳两虚为关键。

2022-09-04林佳明打卡第231期

顽固性心绞痛治疗,中医治病讲究治有病的人,其要点在于把握“生病的人”内环境失衡的关键,你把握住了,你就可能技高一筹。

想一想,为什么现在都说胸痹心痛血瘀证最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胸痹心痛其部位固定不移,这是血瘀证的一个诊断要点。

但要是仅凭这点就说有血瘀则是不对的,必须找到其他佐证,比如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增粗扭曲、脉涩等。

心脉痹阻不能等同于瘀血,前者说的是病机,后者说的是病理产物。

心脉痹阻说的是脉流不畅,但不一定就有瘀血产生。

脉流不畅,或因寒,或因虚(气虚),或因痰,或因瘀,祛其因,其脉自畅,并非一定要用活血通络的药物为主组方。

用益气思路取得很好的效果。

生黄芪50g,白参10g,葛根30g,丹参20g,仙茅6g,淫羊藿10g,旋覆花10g,茜草10g,当归20g。

患者服方3剂,胸痛大减,6剂后胸臂痛完全缓解。

2022-09-05林佳明打卡第232期

升陷汤临床运用不可小视,总结出该方辨证要点有:①宗气贯心脉,宗气下陷,无力推动心脉以运血,故发则心悸,心气有欲脱之感,脉参伍不调;②宗气有助于呼吸,宗气虚,无力辅肺以行呼吸,故气短不足以息,患者努力呼吸犹感气难上达;③气虚的一般见证;④胸中宗气下陷,固摄无力,常有小便失禁;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结代。

2022-09-06林佳明打卡第233期

有时在辨证的时候,需要根据临床症候反应,不是先入为主观念,做到中医正确辨证思维,症见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厌食,大便5日未解,小便量少,舌质淡红而干,少苔,脉沉细。治当以益气健脾、养阴和胃。

凡在大病重病治疗中,尤其要时时考虑胃气,中医有句话,“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本患者的治疗,健脾和胃尤为重要。

生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玉竹10g,川石斛10g,白扁豆15g,麦冬10g,沙参15g,炙甘草10g,炒谷麦芽各10g。

2022-09-07林佳明打卡第234期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焦脾胃之气,为人之后天之本,主饮食水谷之纳运,为人体生命所需能量的“供能机器”,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条件。

《灵枢·五味论》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五味论》又说:“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人以水谷为本”,若脾胃之气衰败,患者不能进食,必“半日气减,一日而气衰也”。所以在危重病抢救中顾护胃气最为关键。

下焦肾气为先天之本,系人体生命的原始动力,《难经》云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久病不已,穷则归肾。”因此,在病情危重阶段,元气亡脱证是非常常见的,回阳救阴乃挽救危症必须掌握的重要手段。

2022-09-08林佳明打卡第235期

以前治疗心衰是用温阳思路及方法,附子是一条线,这次体会很深,这样急危重症患者再用西药的同时,中医也起到很好的效果,端坐呼吸,提不上气,大气有下陷之势,所以加用了升提的升麻、柴胡,所谓证变药亦变,用药当丝丝入扣,全方虽为参苓白术散加减,但这二味一加,实含有升陷汤之方意。

为什么这么加?那是因为“心血之循环,肺气之呼吸,皆大气主之”。

喻嘉言《医门法律》曰:“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

张锡纯说大气“为后天生命之宗主”,“关于人身之紧要矣”。

治疗心衰,我的体会,固守大气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蒲辅周老先生说:“胃气的存亡是病者生死的关键,而在治疗中能否保住胃气,是衡量一个医生优劣的标准。”

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对于危重患者来说,保护胃气很重要,如果胃气衰败,则无法进一步施药,更不用谈力挽狂澜、拯救患者生命了。

2022-09-09林佳明打卡第236期

在治疗心衰过程中,总结了良好的经验。

精神萎靡,声低息短,头胸冷汗不止,咳嗽,咳痰色白质稀,口干思饮,不食,大便不能自控,水样便随矢气而出,四肢不温,双足底扪之冰冷,舌红少苔,脉沉细欲绝。此系下焦元阴元阳衰败亡脱征象,急予以补阴摄阳、固守元气,以《冯氏锦囊秘录》全真一气汤加减施方,中药方如下:

红参15g,制附片6g,麦冬10g,五味子10g,怀牛膝15g,山茱萸30g,当归10g,桔梗10g,白术10g,紫苏梗15g,熟地黄(砂仁拌)20g。

3月22日。服方后24小时尿量2000mL,喘、汗减,大便能自控,四肢变温。效不更方,守方1剂。

病情无明显缓解,端坐不能平卧,气促喘息,咳嗽,咳白色黏痰,语声低微,气不得续,心胸、头部冷汗出,只诉“心气欲脱,心脏就要停跳”,大便溏泻,不食,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疾而细微。

查:呼吸30次/分,脉搏115次/分,血压120/90mmHg。颈静脉充盈,两肺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15次/分,律齐,全身水肿较前明显加重。

很显然,心衰急剧加重了,宗气大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端坐不能平卧,气促喘息,语声低微,气不得续,这是典型肺气欲绝的表现;

感觉心脏就要停跳,脉疾而细微,是心气欲脱的症状。

宗气辅心脉运行并司呼吸,宗气大泄了,心肺也就要“罢工”了。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固摄宗气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先留人再治病”的关键。

心胸、头部冷汗出,为元气欲脱之征兆,加用大剂山茱萸固摄元,药用升陷汤加减:

生黄芪60g,茯苓20g,白参10g,怀牛膝20g,柴胡6g,桔梗10g,山茱萸30g,知母6g。

1剂,急煎。患者上午12时服下第一剂,下午3时就感到心气欲脱感消失,开始思食,用药后第一个24小时尿量2710mL。

3月17日,患者喘息气促明显好转,头汗止,说话中气较前明显充沛,咳嗽咳痰进一步加重,痰白质稀,纳食明显增加,大便不再溏泻,水肿无明显改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宗气已固,其证候表现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为主,治从益肺健脾、渗湿化痰。

用方如下:

生黄芪60g,白参10g,茯苓30g,白术10g,前胡10g,大腹皮15g,薏苡仁60g,冬瓜皮20g,桔梗10g,仙茅6g,紫菀10g,款冬花10g,瓜蒌仁10g,陈皮6g,紫苏花6g。a

服前方后24小时尿量减为980mL,病情再次加重,喘息气促不能平卧,短气不足以息。

2022-09-10林佳明打卡第237期

心衰要注意详细的问诊及治疗过程,多以阳虚,气虚为本,合有痰浊,瘀血,水肿等需要辨别,舌红不是阴虚,需要注意,肺气虚证候为临床另一大表现,然益心气、固脾气、补肾气之药无不有益肺作用,此用药可精简之处。最重要处,不可在用药时轻易使用有损气阳的药物。心衰日久,气竭阳耗每多见之。

2022-09-13林佳明打卡第237期

心衰治疗总结:大补宗气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不弃之法心衰患者普遍存在气短、心悸,动则加重。升陷汤(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为基本方。

临床运用技巧:必加人参10g;黄芪宜重用,多用50~60g;升麻、柴胡宜轻,一般仅用3~5g;知母苦寒,易伤阳气,一般去掉。

二是系下焦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津液不得上承所致,阴阳两虚,改用全真一气汤(制附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白术、怀牛膝),或上方合用生脉散,加生姜皮、大腹皮、车前子、汉防己以利水。

三健脾渗湿为消除水肿关键,参苓白术散。

四温阳化气为消水化痰妙法

心衰若见咳痰清稀,或如泡沫,则当为寒饮伏肺或水气射肺,治当以“温药和之”,方选苓桂术甘汤。

临床使用技巧:佐干姜增强温阳作用;痰饮多,加细辛,少用止咳化痰药,重在温阳化饮。

另外急性心衰,大家需要掌握破格救心汤

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先生常用一首方,常在急性心衰,心脏衰竭方面用的很多,我在临床中,用在慢性病上也有独特的效果,让我受益匪浅。

从师父那里回来后,改良了破格救心汤的剂量,称之为小破格,对于临床中出现阳虚,脱证,汗多,水肿,心衰,低血压,晕厥,取得良好的效果。

蒸附子30g、干姜30g、炙甘草30-45g、人参/红参20g、山萸肉45g、生龙骨45g、生牡蛎45g、磁石30g、麝香0.2g

由于麝香比较贵,没有昏迷,意识障碍,心衰,急性卒中我一般都不用。

2022-09-14林佳明打卡第238期

舌干无苔,到底是阳虚还是阴虚,尚要结合四诊加以综合分析,若无其他阴虚之征,则为阳虚不能蒸津上承所致。若兼有心中烦热、口干、喜冷饮,则有阴虚,主要还是放在整体上去辨证,同时要看舌脉。

全真一气汤出自明清名医冯兆张所著的《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卷二十》,此方仅由人参、制附子、熟地、麦冬、白术、牛膝、五味子七味药组成,有“生脉散”与“参附汤”两方蕴含其中,药精效宏,既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以治外感温热耗气伤阴或内伤心肺气阴两虚之证,又可益气回阳固脱以疗阳气暴脱之危证,加熟地、白术既可补益肾脾之阴阳,又能濡润参附之峻燥,可谓阴阳俱备,润燥合宜,全方具有“滋阴而不滞,补脾而不燥,清肺而不寒,壮火而不热,火降而心宁,荣养而肝润”的特点。

2022-09-15林佳明打卡第239期

治疗心衰可能会犯下的错误。

肺心病,外寒里饮,不假思索使用小青龙汤。

肺心病,外寒里热,孟浪使用苦寒药。

肺心病日久常有心肾阳虚,若感受外邪,表现为外有恶寒发热,里有咳痰黄稠、口干等症,不可孟浪使用大剂苦寒,只宜甘凉,勿伤已损气阳,用药关键在于中病即止,表解后于益气方中佐入桑白皮、鱼腥草等味。

上热下寒证,治上而忘下。

见舌红无苔即言阴虚,不敢使用温阳益气。

补气以党参代人参,不明药效。

2022-09-16林佳明打卡第240期

汗证治疗,有几例效果不好的,记忆深刻,今天重新学习汗证治疗,一、头汗

常见证型为阳明郁热或湿热郁蒸,前者以承气类加减取法,后者以茵陈蒿汤或三仁汤等损益施药。

少见的有肺经郁热,清肺火方中加桑叶、桑白皮。桑叶剂量宜大,大则有收汗之功。

二、心窝汗出

汗为心之液,心窝汗出常见于心阴不足或心气亏虚,生脉散加减。

三、胸部汗出

胸为心肺之外廓。胸部汗出常见于肺气亏虚,宜补益肺气、固表止汗,补肺气方合用玉屏风散。心气阴虚者宜生脉散。

肺主气,气郁则血瘀。血瘀汗证,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偏身汗出

偏身汗出,或左半身或右半身汗出,常为气血不周所致,非止汗所能取效,宜十全大补汤加减。

又有气虚血瘀者,宜补阳还五汤加减。

下肢瘫痪症,汗出多在胸部以上,下体无汗,病情逐渐好转,汗亦逐渐而下,当明白之。

五、腋汗

心火旺者,导赤散加减。

六、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多属血虚,手足心冷者属气虚,于主方中加入敛汗药酸枣仁、麻黄根、碧桃干、煅牡蛎等味。亦有心火亢盛或脾胃郁热者,当随证用药。

经常多足汗者,用白矾、葛根各15g研末,水煎十数沸,每日浸洗。

七、餐后汗出

餐后汗出者,多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谷气郁蒸,迫津外泄,宜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022-09-17林佳明打卡241期

此案辨证不难,治疗上抓住了真热假寒思路,治疗效果好,同时注重外治方法运用,吴茱萸敷贴涌泉,引火下行。

一是形体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裤入睡,果系热证,必少衣而卧;

二是动则短气,汗出如雨,头湿如水浸,实系气虚,卫表不固,气亦阳也;

三是舌质淡,无苔,但舌面上满布津液,脉沉细,果系真热证必舌红,干而无津,脉必洪数。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真寒证会出现渴饮冷水呢?

这是因为肾气亏虚到一定程度,常常出现真阴不能摄敛真阳,以致虚阳浮于上所致,是以有饮大量冷水自救的假象。

对于这种阳虚而出现的假热证,“温之则浮焰自熄,养之则虚火自除。”其治当从阴中求阳,于益肾精药中佐入少量温阳之品微微生“少火”之气,故制附子、桂枝用量很小。

2022-09-19林佳明打卡第242期

汗证的治疗有了不同的体会,这个也是常用的方法,有时在临床的时候就是不效,四逆汤(附片、干姜、炙甘草)加鹿角霜温补肾督阳气,佐桂枝以通阳;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收敛止汗。

2022-09-20林佳明打卡第243期

汗出,气虚下陷,方以升陷汤益气升清,桂枝、淫羊藿温阳,生龙骨、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涩止汗。辨证的过程,服药泄泻,脾胃已伤,气机有下陷之势(腹泻,感到气下坠),中焦气陷,清气不升,上焦心肺失养,汗出、心悸会加重,健脾固气为先,治病当分层次耳。

2022-09-21林佳明学习第244期

有时,中医治病,用的是中医思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李东垣学术,有比较大的收获,临床中也有深的体会,方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当归、白芍、熟地黄、制何首乌养血和血,仙茅、淫羊藿温补阳气。

为什么不用附、桂?

我的临床体会是附、桂散寒之力有余,而温补之功不足,对于阴血有损的患者尤为不宜。

仙茅、淫羊藿性柔质润,善于温补,且不伤阴血。

这也是补中益气思路。

2022-09-22林佳明打卡第245期

临床中要注意问妇女要问月经,以逍遥散作为基本方疏肝理气,佐入合欢花解郁安神,半夏、夏枯草交通阴阳,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肝郁易化火,故入百合地黄汤甘寒滋阴其变,治未病也。

2022-09-23林佳明学习第246期

在诊治过程中,问诊注重妇人独特的生理特点,通过对患者月经情况的问诊,结合症状、舌脉,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从而准确地把握住了病机关键,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可见“十问歌”中“妇人尤必问经期”,实乃经验之谈,临床不可忽视之!

2022-09-26林佳明学习打卡第247期

余在临床常用葛根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但使用的前提是辨证属于中医的脾气亏虚、心脉失养。临床症见:胸痹心痛,或心悸,兼见纳差,腹胀,大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实践证明,只要辨证准确,常常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022-09-27林佳明学习第248期

升阳举陷思路运用,有时会与附子一起使用,附子桂枝温通心阳,黄芪、白参、升麻、柴胡、桔梗升补宗气;茯苓、薏苡仁配黄芪、白参健脾祛湿,防己、生姜皮、大腹皮利水消肿;合丹参、三七活血通脉。但出现舌红无苔,暂去附、桂等温阳之品。

2022-09-28林佳明打卡第249期

再次学习中气下陷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案例,临床中也有新的体会及考虑,头晕,乏力,提不上气,为气虚下陷、清窍失养之证,结合大便先硬后溏、舌淡红、苔薄白等,当断为脾气亏虚湿阻之证。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加减,白参10g,黄芪30g,升麻5g,柴胡5g,桔梗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茯苓30g,制附片(先煎)5g,干姜3g,炙甘草10g,葛根30g。10剂。我也常用补中益气汤四逆汤一起合用,附子一开始的剂量不用太大,小剂作用以火补土的作用。

2022-09-29林佳明学习第250期

心律过缓,我有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多,桂枝汤加减也多,金贵肾气丸也是有机会,今天阳和汤的治疗,对于我来说开拓了思路,以前都是用在脉管炎多一点还有一些阳虚为主疮疡不收口,今用阳和汤熟地黄、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去白芥子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属于心肾阳虚的患者,改方中姜炭为干姜、肉桂为桂枝。

如此则熟地黄补肾精益心血,鹿角胶、干姜温补心肾之阳,麻黄、桂枝温通心阳。

并随证加减,兼宗气下陷者合用升陷汤,心胆气虚者合用安神定志丸,胸痹心痛者合用丹参、田三七、水蛭,每获良效。

2022-10-03林佳明学习第252期

从少阳治胸痹心痛案,主要根据经络辨证及经方六经辨证结合在一起,《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手少阳之别……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

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可见少阳经气不畅,每致心脉瘀阻,而为胸痹心痛。

同时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具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温中助阳作用。临床上对于寒凝气滞胃痛、胸胁疼痛以及肝气郁滞痛经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治疗胃痛也很好,只是比较贵,我没有用过。

2022-10-04林佳明学习第252期

两案例都是从少阳入手。肝着汤,旋覆花、茜草:去脏间寒热,疗血滞。

旋覆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可消痰行水,降气止呕,用于痰涎壅肺、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闷等证。入汤剂需包煎。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可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炒用凉血止血;生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

叶天士于《本草经解》中言:“旋覆花气温,味咸,有小毒。主积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去五脏间寒热者,五脏藏阴者也,痰蓄五脏,则寒不藏而寒热矣;咸温可以消痰,所以去寒热也。补中者,中为脾胃,水行痰消,则中宫脾胃受补也。下气者,咸性润下也。”

黄元御《玉楸药解》言:“茜草。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脉瘀塞,止营血流溢。亦行瘀血,敛新血,吐衄、崩漏、跌打、损伤、痔瘘、疮疖俱治。”

二药相伍即为肝着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热饮”,积气与瘀既成,经脉凝瘀,则应治以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肝着汤,以旋覆花疏通肝络,茜草活血祛瘀,葱白通阳散结。

2022-10-06林佳明学习第253期

升陷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我临床中常用,临床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用于中气下陷,又有痰浊蒙蔽于胸中,劳则耗气,今胸闷气短,劳则加重,宗气亏虚不能贯心脉也。夜间多发说明除宗气虚外,尚有胸中阳气不振之病机,故方以升陷汤大补宗气,加丹参、三七、水蛭活血通脉,以瓜蒌薤白半夏汤豁痰通阳、逐阴止痛。临床常在辨证方中加入水蛭,配合丹参、田三七养血活血,治疗胸痹心痛频发且剧烈者,多能迅速取得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之效。

2022-10-07林佳明学习第254期

患冠心病、高血压多年,一直规范使用西药口服治疗。但近1周胸痛频繁发作,每日发作10余次,每次发作持续3分钟左右,必含服“速效救心丸”方能止痛。

口服常用西药,病情无明显缓解,汗出,心悸,疲乏,双下肢乏力,多年来脘腹冷痛,大便干,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从临床中来看,太阴病胸痹心痛是多的,夹痰夹瘀,学习经方后,先辨六经,不会忽略少阴的问题,这个案例从经方角度应该属于少阴太阴合病夹瘀,附子理中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白参10g,干姜6g,白术10g,炙甘草10g,制附片(先煎)10g,三七粉(冲服)5g,桂枝10g,白芍10g,煅龙骨(先煎)30g,煅牡蛎(先煎)30g,当归10g,丹参10g,水蛭配方颗粒3g(冲服),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10枚。7剂。

表解后,宗气不足,用升阳举陷思路及方法,及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为常法。心悸气短,比较常见一为水饮,二为中气不足,特别活动后加重。

5、我与利城老师写的《林佳明经方实践录》出版了,记录我们彼此这5年学习经方过程,也算是给我们自己人生的一个交代及总结。

6、当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要学会收回热情,并礼貌退场。

可以躲在被窝里哭,也可以喝酒喝到吐,但是最好不要拿起手机,发不该发的消息,打不该打的电话。

要明白,得不到的,要适可而止,及时止损才是成熟的表现。

利益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当你不能给对方带来利益时,你的条件再好,别人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所有社会关系,除了那些血浓于水的关系。亲情,除了父母可能无条件爱你,其他人对你好都是有条件的。

如果你没有值得深交的价值,你的联系迟早会失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