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教版新教材教学设计||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二课时)

 阳光19692 2022-10-07 发布于甘肃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二课时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详细阐述了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围绕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展开分析,通过学生活动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大尺度的自然带现象,并引领学生去探索同一自然带内部的差异,表明差异无处不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运用景观材料(图片、视频)整体把握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和陆地自然带特征,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地域分异规律,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山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谱对比,理解较大尺度到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人地协调观:通过材料,结合真实、复杂的地域分异现象,体会人类活动应因地制宜,能够树立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垂直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正值深秋,天山牧民正在赶着马牛羊浩浩荡荡转场。在新疆,部分哈萨克族牧民仍然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传统习惯。每年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或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

观看视频

图片

图片


承转


天山牧民的转场是与山地不同高度水热条件有关,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水热条件递变,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学生活动


图片


思考以下问题: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说出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
(3)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优缺点。

学生回答:(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过程:春夏季由山麓迁向山腰,秋冬季由山腰迁向山麓。(3)优点:在不同季节均可获得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缺点: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图片

问题一:说明天山和珠峰南坡的山麓自然带类型的差异及其原因。
问题二:与天山北坡比,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更丰富的原因。
问题三:从地形角度简析,珠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问题四:说出珠峰南坡自然带垂直分异特点与纬度地域分异是否相似?
问题五:简述天山和珠峰的高山草甸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问题六:以珠峰高山草甸为例,说明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的不同及原因。
问题七:简述珠峰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及原因

图片

图片

结论:影响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图为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某山地部分地区,甲坡为明显的森林景观,森林葱郁。乙坡明显不同,为草甸景观,绿草青青,形成典型的“阴阳脸”。
1、请解释该山地出现“阴阳脸”的原因。
2、指出该现象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回答: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总体偏少。甲坡为阴坡,阴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少,因此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乙坡为阳坡,阳坡温度高,蒸发量大,水分条件不足,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故草场面积大。

结论: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课堂小结:
    不同因素造成的地域分异现象涉及的空间范围是有差别的,人类活动符合地域分异规律则社会持续发展且地理环境少受甚至不受损害,违背地域分异规律则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课堂练习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2题。

图片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答案:D、B




课件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