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教版新教材教学设计||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4课时)

 阳光19692 2022-10-07 发布于甘肃

图片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教材分析】

流水地貌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在构造抬升区,河流以侵蚀切割作用为主,如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周边区域受流水作用不断下切,塑造了高原周边山高谷深、水拍云崖的雄奇景观。在构造稳定区或构造沉降区,则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在河口地区出现三角洲。这一部分因在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对常见的流水地貌和风力地貌已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主要是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因此,教材以“阅读”或“活动”的形式,用“瀑布与河流的溯源后退”“河流袭夺”“横向环流”“河流流速与挟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等案例或原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在河流溯源侵蚀、侧蚀、沉积等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流水地貌。

【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材料,观察、分析、解释流水侵蚀作用的含义、类型和侵蚀条件,分析侵蚀作用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2.观察、描述常见流水堆积地貌,说出其特点及成因。(地理实践力)

3.运用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原理解释不同地区的典型流水地貌类型及成因。(区域认知)

【学习重点】流水作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河段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学习难点】流水所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发育过程。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设计展示与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照片欣赏,真是风景美如画,这几幅图片是同一条的河流有不同河段的的景色,那么这些地貌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的,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它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流水地貌与地表形态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

图片

【实验探究】

图片
1.实验目的:模拟侵蚀作用的形成,观察河流地貌景观特点,并分析成因。
2.实验材料:泡沫箱、土、水等
3.实验步骤:
1)在泡沫盒一侧用潮湿的沙土堆成斜坡,另一侧堆成平地;
2)将水瓶在斜坡上方匀速倒水
3)观察形成的地貌形态,并分析形成原因,结合图片完成表格。
图片

图片


小结:河流的一般发育过程:初期,降水和冰川融水汇集→沟谷流水下蚀、溯源侵蚀河谷(深及地下水),此时河谷多为V型谷或峡谷;中期,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河弯;成熟期,河弯不断向两侧扩展(侧蚀),河谷展宽,河谷内堆积泥沙,横剖面呈槽形。

【学以致用】课件展示若干地貌景观引导到学生判断:以下地貌现象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阅读探究】根据“横向环流”阅读材料,探究讨论填表并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图片
1.河水侵蚀河岸,河曲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曲流。
2.河床弯曲愈来愈大,出现狭窄曲流颈。
3.洪水期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部位流走,原河曲废弃,称为牛轭湖。
问题:
1.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
2.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港口,并请说明理由?
图片
【小组讨论一】
1.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在图 2-44 中,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读图 2-45,从水蚀作用角度,解释图 2-44 中的水系演变现象。
在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河床的侵蚀作用强,长期的溯源侵蚀使恶沟切穿分水岭,在地淤沟附近夺去了另一条河的上游河段。

图片

(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宽浅,径流量很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沙砾石及亚沙土。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旋峰峪附近河流上游被袭夺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削弱,导致大量沙砾石和亚沙土沉积下来。

3)议一议,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增大。

地貌变化:袭夺处形成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在被袭夺的垭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在原沟谷的基础上发生侵蚀形成反坡,在反坡上会发育形成反流河。使恶沟延长,流域范围变大。

【过渡】在河水流动过程中,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以哪种作用为主与流速有关。

【小组讨论二】“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总结河流流速与流水外力作用、携带泥沙颗粒粒径的关系。


图片

河流流速与流水外力作用的关系:河流流速越大,侵蚀作用越强;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河流流速越大,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大;河流流速越小,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小。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逐渐变细。
政渗透】视频欣赏,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如何发挥防洪和灌溉功能的。
【复习】河流沉积地貌有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流水沉积地貌在不同河段的具体表现:
洪积扇或冲积扇成因: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河漫滩平原成因: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成因:水下坡度废弃——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完成课本P42页活动题:根据材料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形成三角洲的物质条件:河流挟带的泥沙。
动力条件:河流流速、海潮能、波浪能、地壳升降等

课件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板书设计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编辑:张文秀   王永慧

审核:薛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