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许愿真 2016-01-08

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23考,分值118

2015课标Ⅰ,1011,8

2015安徽,28,4

2015广东,6,4

2015北京,45,8

2014北京,7,4

2014安徽,32,4

2014重庆,810,12

2013福建,910,8

2013山东,26,6

2010年—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直接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频率很高,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难度系数0.65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以现实生活中的地貌景观和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貌特征及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安徽文综,284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图形解读】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答案】C

【解析】甲为湄公河入海口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为河流下游,流水减低,从上中游携带的而来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形成。

【考点透析】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海浪

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

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2.外力作用的差异

(1)流水作用的差异

①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②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2)冰川作用的差异

①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

②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3)风力作用的差异

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规律揭秘]

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图等。需特别指出的是,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示意图中也有些以数据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分析此类图要注意分析地理要素的时间、空间变化。

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首先要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明确过程示意图要表达的主题;其次要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理清逻辑关系。有的过程示意图中有许多方框空着,需要补全才能符合逻辑关系。判读这类图,先要在头脑中回想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再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找出突破点,理顺关系;完成各框后,再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将所有方框和箭头验证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判断关联图,不能陷入“迷宫”,而应立足高处,居高临下,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判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①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②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规律推断其变化趋势;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示例】当地时间 2012年4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熔岩滚滚。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为欧洲最高活火山。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⑴~⑶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⑴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⑵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       B.③      C.④     D.⑤

⑶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B ⑵B ⑶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表示岩浆的喷出,可以形成火山。

第(2)题,图乙中地貌景观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图甲中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第(3)题,由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可知,山玉属于变质岩,图甲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新课标I10118分)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3.2015·广东卷,6,4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2015·北京卷,458分)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2014·北京文综,74)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6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6.本次洪水 (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2014·安徽文综,324)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相间的地形。读下图,完成7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7.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2014·浙江文综,788)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89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0.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11..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

A.    B.    C.    D.

2013福建文综,910,8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011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0.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11.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A.①    B.②    C.③    D.④

(2013北京文综,89,4)读下图,回答第1213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2.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13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14.(2013全国课标Ⅱ卷,36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⑴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⑵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⑶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15.(2013·山东卷,26⑴,6) 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的地貌景观示意图。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2015·巴蜀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       B3       C7       D10

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区域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15·海南海口调研二】身在河边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标之地。某次中雨过后,阿根廷杰克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读图完成45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4.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西侧较东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杰克垂钓时,钓钩最适宜投放于丁处

5.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A.蓄洪    B.排水     C.发电    D.灌溉

2015·福建宁德5月质检】图4示意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读图回答67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6.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7.该瀑布可能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

A.含沙量    B.流量    C.汛期    D.结冰期

2015·湖北省八校第一次联考】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810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8.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  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B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  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D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9.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0.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A                  B                   C                   D

11.2015·广东惠州二模】在一些地势平坦、海滩宽缓的河口三角洲附近,近岸陆地上常发育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远高于海平面的沙丘,它们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其形成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A.河流搬运堆积作用提供了主要沙源  B.强大的向岸海风有利于沙丘的生长

C.大规模洋流是沙丘增高的直接动力  D.干湿分明的气候有利于沙丘的发育

【2015·浏阳一中、攸县一中、醴陵一中三校联考】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图5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2.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13.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二、综合题

14.2015·北京朝阳区质检】读下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

15.2015·衡阳市五校联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⑴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⑵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⑶简要说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D   2.B

【解析】

第1题,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2米的位置与检测距起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年至1978年间,两者距离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正确。

第(2)题、在1992年——1997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小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C、D错。

考点:流水作用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一幅坐标图,考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考查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正确提取图中信息,联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3.B

【解析】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等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

4.C   5.A

【解析】4题,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从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第5题,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相差不大;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量;渠水主要用来灌溉,所以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6.D

【解析】6,三个时期河床底部沉积物的变化说明,水位上升时期底部沉积物减少,河流搬运作用增强,同时含沙量增大。由于搬运使河床底部沉积物减少、水位加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侧蚀作用加强,河床变宽。

7.C

【解析】该地区的沙山形成于2万年前,其质地松散,应为风力堆积形成,沙山上的垄槽和当地终年盛行的偏北风有关。

8.C   9.B

【解析】8,①地断裂抬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A项错误;②地断裂下沉,但不位于黄河干流上,B项错误;③地断裂下沉,由黄河干流泥沙冲积而形成,C项正确;④地断裂抬升,以侵蚀作用为主,D项错误。第9,由题干可知,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②处土层较厚,且地势较高,是最理想的场所,B项正确。

10.D   11.C

【解析】

第10题,图中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河流中宽谷不会出现冲积扇、三角洲和洪积扇平原,因为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而洪积扇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故沙丘在河漫滩处。

第11题,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爬升沙丘是受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爬升沙丘来源于流水输沙,中游河谷的输沙量大,在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大面积出露。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强风地段,大量沙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向岸边堆移,形成岸边山坡上的沙丘。由题干“爬升”可知,沙丘前行方向与外来作用方向相一致,排除②、④。结合沙漠地区流动沙丘形成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沙粒在风的吹送下沿迎风坡向上运动,在顶部附近堆积后再背风坡滑落。沙丘两侧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进而陡峭。

12.C  13.C  

【解析】12题,从“甲地为峰林”可知此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滇-云南、黔-贵州、桂-广西是典型地区。第13题,甲处峰林为流水溶蚀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为侵蚀最强烈的地方,因为乙地顶部的整个石灰岩层都被侵蚀掉了;乙处是砂岩,为外力堆积形成的沉积岩;丙处位于背斜山山顶,容易受到外力侵蚀破坏,岩层和坡向一致且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现象;丁为典型的向斜山。

14.【答案】⑴(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⑵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⑶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3:外力作用与地貌15.【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解析】从景观图和地貌类型素描图看该地貌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处,呈扇形分布,可判断为冲积扇或洪积扇。其形成过程要注意,该处正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创新预测试题]

1.B  2.C  3.B

【解析】1题,根据P处等高线分布可知,P位于河流在山脉的出口处,位于山麓地带,形成的地貌类型为山麓冲积扇,B正确;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在中游地区,形成河漫滩。第2题,P处位于大陆西岸,而且有常绿林分布,结合图中30°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应该位于南半球30°—40°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而7月为该地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河流含沙量大,P处沉积作用明显,C正确。第3题,根据等高线弯曲可知,乙地和丙地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但乙地比丙地等高线稀疏,更符合地势平坦附近,而且丙地位于河流下游,靠近海洋,多水患洪灾,故而乙地最符合“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B正确。

4.C   5.B 

【解析】4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堤坝的东侧较西侧水更深,侵蚀严重,容易垮塌;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丁处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不易垂钓。第5题,阿根廷大部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丰沛,建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堤坝低矮的原因主要是便于排水。

6  7A

【解析】第6题,经沉积作用形成砂岩、砾岩经抬升后,经流水侵蚀形成瀑布。第7题,瀑布的形成导致下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8.A  9.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准确解读题目“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 淀积,形成“边石坝” 。 ”信息及剖面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第8题,根据题目“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信息,结合剖面图可知,A 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 点,当水流翻越 A 地后,水体变得最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而且沉积速度 最快,A 正确。

9题,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说明其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很可能位于季风气候区,不可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所以①正确,②错;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④正确;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泥沙沉积多,⑤正确;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少,雨季短, 碳酸钙沉积量大,⑥错。结合选择项可知,B 正确。

10题,边石坝的形成是石灰岩先溶蚀,后碳酸钙沉积而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石柱形成相同, D 正确。

11.C

【解析】沙丘的泥沙来源于河流泥沙;向岸海风吹动泥沙向陆地运动;干季植被稀疏,沙源裸露,从而使湿季河流含沙量增大,所以干湿分明的气候利于沙丘的发育。

12.B  13.C

【解析】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甸应该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即靠近湖泊和河流,据图可知,丙应该为草甸;草甸可以阻挡沙丘移动,因此靠近草甸的应该为半固定沙丘,即乙为半固定沙丘,甲则为移动沙丘。B正确。第13题,沙丘的移动方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图中西北地区草甸和半固定沙丘面积较小,故而该地盛行西北风,C正确。

14.【答案】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小,河流堆积作用强;黄河流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中游)流经(植被较差或土质疏松)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黄河(注入的渤海相对封闭,)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弱。

 刚果河入海口附近地形起伏大,河流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好(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注入开阔的海洋,)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强。

【解析】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从三角洲形成的地形(动力)、物质(泥沙)和海洋(洋流)等条件进行分析。

15.【答案】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

⑵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地质条件不稳定;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⑶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所以河水是清澈的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

【解析】⑴河流的外力作用有堆积作用和侵蚀作用,主要是地形、地势的影响;落差大的地区,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地形平坦的地区,河流流速小,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结合图中信息可知,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

(2)平时常考水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本题反其道而行之,故而可以借鉴水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来分析。结合题干设问“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来分析。地形: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地处平原,没有合适的坝址;地质:位于断层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⑶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流速来分析,泾河流速大,侵蚀能力强,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所以河水是清澈的;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两个方面来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