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论语》载: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讲的是,冉雍向孔子打听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尚可,办事简要而不繁琐。冉雍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平时就追求简单,不能深思熟虑,却以简单的方法办事,这不也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你这话说的对。本章与首章是紧密相连的。孔子认为,冉雍有君王之才,是个为政做官的料。冉雍再次请教老师的问题,也是通过评论人物谈为政问题。而孔子对冉雍的观点,给予了充分肯定。 关于子桑伯子,在《说苑·修文》上有关于他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孔子见子桑伯子,他当时光着膀子待在家里,孔子的弟子不高兴。问孔子,为什么要见这个简单到连衣服都不穿的家伙呢?孔子说,我欣赏子桑伯子的朴实无华,他的质不错,但文不够。我见他的目的是想让他变得文雅一点。孔子走后,子桑伯子的弟子也不高兴。他们说,老师啊,你为什么要见这个喜欢繁文缛节的人呢?子桑伯子说,孔子这个人,质还不错,可惜斯文太多了,我见他的目的,是为了去掉他的文。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能把文采和质朴完美结合的人,才可称之为君子。在这里,他们二人都认为对方的文和质结合得不够好,都想去改变对方,但大约是谁也改变不了谁。孔子在此处评论的是子桑伯子的俭,但冉雍却由此引发了对从政临民的一番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