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事新说丨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鄧子 2022-10-08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竹林七贤
图片

竹林七贤中,与酒渊源最深的,当属阮籍。

图片

阮籍爱酒,究竟到了哪种程度?

据《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意思是阮籍为了能喝到酒,不惜辞去了司马氏的幕僚职务,去当个不知名的步兵校尉。由此可知,他着实已痴迷于酒了。

图片

阮籍醉酒

酒,有助于文人墨士倾吐自己的情感,阮籍善诗能文,他的诗多半作于酒后。可是现实的不济让他无法直接表达自身的悲愤哀怨,便只能借酒明志。

酒,不仅让那些文人倾吐各种内心情感,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三国时期的司马昭欲夺权篡位,需要大臣书写一封劝谏魏帝自动退位的谏书。大臣们深知这是件对魏帝不义的事情,便把这个苦差事推给了阮籍。阮籍也知道这件事不好做,这篇文章不好写,无奈之下便整日饮酒,什么事也不管。

图片

到了交文的时间,司马昭令人去取文却发现阮籍已经是酩酊大醉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这下可是要急死司马昭派去的使者了,把阮籍叫醒向他索文。无奈阮籍醉眼惺忪,于是取出纸笔,临场发挥,借着几分醉意将《为郑冲劝晋王笺》一气呵成,文辞清正,令使者叹为观止,阮籍醉酒成文的故事也由此传开。 


阮籍爱酒,更善醉酒

“醉酒”是他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自保的一种工具,于他是屡试不爽。 

史书记载,司马昭想通过联姻笼络阮籍,因此以他儿子的名义向阮籍提亲。司马昭当时已是帝王,阮籍若直接拒绝其要求,免不了杀生甚至灭族之祸;若答应他,就必须与之同流合污了。进退两难之际,阮籍选择将自己灌醉,这件事也就“不得言而止”。

“醉酒”也让他避过了钟会为其设置的种种圈套,消除司马昭对他的戒备,使钟会的谗言无法生效。    

图片
生在不合时宜的年代里,令阮籍无法施展自身的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于是他选择逃避现实,沉醉在自己的酒世界里,借着“醉酒”保住自己的生命与人格。

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清白自由间。

图片

清醒的时候,离你那么远

微醺的时候,离你这么近

酒精这张车票,我装在胃里,竟带你来到我心里

我们主讲酒与人生,偶尔讲讲酒鬼与吃货的故事

我们努力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V嗨无醉,分享生活中的杯酒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