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贴诗《赋得“秋花危石底”得秋字五言六韵》点评——陇诗月旦壬寅寒露篇

 鲁鸿武 2022-10-08 发布于甘肃

九月十三日

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寒露

本期作业是同题试帖诗五言六韵排律,以唐杜甫避安史之乱,流寓秦州时所作《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二》“秋花危石底”句为题目,限韵得“秋”字,必须用平水韵部“十一尤”,或者中华通韵部“十欧”。试帖诗作为一种格律诗体裁,已经是寿终正寝了。它是作为科举制的必答题命题作文而出现,又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而消逝。历史上的试帖诗佳作屈指可数,历代文人将试帖诗收入本人作品集的同样屈指可数。

之所以试帖诗无佳作,是因为考场作文限体限题限韵限时,甚至限内容,既不必有真情实感,也不允许自由发挥,如何能有佳作呢?!那么,如今,让试帖诗起死回生,大家同题共咏意义何在?意义在于训练和考察作者的格律功底、词汇典故、表达技巧,仅此而已!

古人试帖诗无好诗,那么我辈能不能写出好诗呢?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写的试帖诗鼓励将个人真情实感、社会时事注入诗中,这样,单纯的文字游戏就有可能变成真正的“诗”!

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分不清文字游戏和真诗。据说清代大诗人王渔洋经过某地时,经常会写登临揽胜的诗,他经常并不实际去景点,只是把当地的地方志和文史资料收集来看,了解风土人情,然后写成诗,居然内容花哨、技巧熟练、文采斐然,号称佳作。反观当今,网络发达,资料唾手可得,到处参与征稿的诗人联家形成了专业户群体,居然也是内容花哨、技巧熟练、文采斐然,屡获大奖。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诗有两种,一种是古代诗教所倡导的诗言志,因动心触情才写,写出来后能让读者动心触情的诗。另一种是内容花哨、技巧熟练、文采斐然,但是没有注入作者情感的诗,这种诗就是文字游戏。大多数作者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后一种。后一种诗也可能会流传到后世,但绝不会打动别人的心弦。每个作者都应该截然分开这两种情况,都应该自己心中有数,不要把文字游戏当做真诗。

试帖诗就是文字游戏。

本期所有的来稿都有一个统一的题目《赋得秋花危石底得秋字五言六韵》。不惭鲁钝,浅评如下。矮子观场,盲人摸象。一孔之见,不足为据。

王传明

节令当寒露,花开石底秋。

风刀将割面,霜剑欲临头。

宜有身家叹,能无性命忧?

眼前危累卵,客里困如囚。

此际多灾难,谁人可自由?

不胜时事感,岁暮复何求!

点评:首联破题很高效,首句点明时令当寒露节气,次句将题目重新组合,只换了一个字,但原句境界神韵仍具。第四联出句又补足了一个“危字”。第二联承题,专写节令,渲染晚秋气氛。第三四五联为诠题,联系时事,写疫情和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的动荡,与老杜当年伤时念乱一样情绪。尾联为结题,强调岁暮之寒意。结构十分完整,思路十分清晰。

黄天明

露冷残枝瘦,光阴黯淡流。

炎威侵酷夏,疠气隐寒秋。

举首凭栏盼,低眉对影愁。

白衣心未改,红甲夜难休。

任重吾身寄,时危此道求。

西风吹不尽,有梦挂梢头。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没有结合老杜原句所传递的信息来写。同时,过于偏重于写疫情,导致破、承、诠、结的变化不明显。尾联描绘值得称道。

石文才

九九登高处,船城已暮秋。

山花凋草底,野果挂枝头。

北岭轻岚绕,南峰浓雾悠。

丹枫妆树艳,雏菊倚栏柔。

赏景淋微雨,听鸿别石丘。

重温诗圣句,效仿谪仙游。

点评:首联九九点时令,船城点地域,押秋字,作为律诗是高效得当的,但作为试帖诗,破题是不够紧凑的。次联承题很好。整体对仗工稳,句式灵活,刻画精微有味。

罗武第

烽火连秦地,山空正晚秋。

蓬门蒸玉露,野老湿寒眸。

戍鼓闻边寨,惊蝉隐石头。

思安归汉马,平乱播耕牛。

南郭钟声远,羲河耤水柔,

开壶茅屋坐,向晚看云鸥,

点评:首联破题不错,但是后面各联全写想象虚拟之景,题目中的秋花呢?思路稍嫌混乱,南郭一联至少应该在思安一联之前。另外,“归汉马”“羲河耤水”组词不够规范。

何乃政

重九做何游,黄巢菊满秋。

风惊频落叶,云淡任抬头。

孰与全球望,徒增世界忧。

亦悲思故里,犹叹把吴钩。

投笔应驱虎,弹琴尚对牛。

萧萧相奉告,岁暮莫登楼!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有点离题太远了。“菊满秋”秋字有凑韵之嫌。“孰与”句表达不顺畅。

南文峰

底处有嘉景,危岩恰晚秋。

黄花依瘦石,莺雀舞平畴。

苍宇拂红树,晴湖映紫楼。

清风生水意,岩岫挽溪流。

野旷板桥远,云深古寨幽。

凭高观菊后,寒涧响汀洲。

点评:佳作。首尾两联尤佳,首联破题到位,尾联结束有味,在长长的写景之后,终于隐约中出现了“人”,显得结构完整。

韩积堂

云贴石溪底,菊黄何事愁。

耳音林壑曲,唇语叶莺啾。

霜重少踪迹,雁归多熟秋。

败蒿逃砭兔,泥道窜墙鸠。

只影篷门客,寒窑米酒馐。

翁孙温炕晚,南亩一柴抔。

点评:稍嫌离题太远。遣词造语还欠锤炼,诸如熟秋、砭兔、墙鸠、米酒馐、一柴抔,都有生造之嫌。

听雨轩

苦雨欺垂柳,危云助暮秋,

菊花乱石径,落叶下枝头。

大道行人少,满屏通告稠。

重阳宜敬老,伞底尽清喉。

已惯寻常化,无非困一周。

听风明日散,呼雁与同游。

点评:作者很注意扣题,但有些地方表达失之于随意,“危云”是什么意思?整体对仗嫌宽泛。

高全铭

落木萧萧下,闲情寄晚秋。

天边鸿雁序,篱畔菊花稠。

远水涓危石,时人怯困楼。

捧书长品味,挥笔不甘休。

境迥红尘隔,心怡绿蚁酬。

岁华缘底事,明月照神州。

点评:对仗工整,思路清晰。尾联结题有些突兀,意思有些跳跃太大。

陈川

防疫投天水,于时正暮秋。

浓云连雾雨,远路续乡愁。

宿鸟频呼噪,吟虫独唧啾。

惭无潘左赋,幸有范张俦。

健笔题黄菊,临屏咏翠楼。

同心驱疠尽,重九好清游。

点评:离题太远,写成单纯的晚秋战疫感怀了,首联从疫情起,尾联以疫情结。值得称道的一点是结构完整,对仗工稳。

孙铭谦

九九凌绝顶,天凉好个秋。

花前红叶舞,石上醴泉流。

瑟瑟轻风过,遥遥梵呗悠。

少年无所就,老大有闲愁。

唯把平生恨,来酬诗海游。

青春犹可逆,勉力近高楼。

点评:佳作。起承转合很妥帖,表达也精炼。

王建洲

风清身觉冷,菊茂艳深秋。

入眼薄云淡,登高平野眸。

径斜芳泽静,山叠素波流。

凋谢何需忆,蹉跎引恨由。

浮生时得意,世念岁无忧。

傲骨多随势,衰年少释愁。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遣词造语还嫌生硬,需要多加锤炼。比如平野眸、引恨由、多随势等等。

张俊立

倚石开霜里,有花喧客游。

寒风摇倩影,秀色映明眸。

孤塞伴鸿雁,幽香散陇邱。

异乡临水岸,晚岁慰人愁。

萧瑟将何往,飘零尚此留。

昔时寻梦处,天地又深秋。

点评:专写秋花,句句不离。对仗工整,结构完整。

平章

冷雨湿貆道,寒潮犹宿仇。

惟能深闭户,且读撼庭秋。

槛外飞鸿远,人间疫病忧。

斑斓今阁浅,浩荡竟公休。

问卜何时已,知医此际羞。

多情原属客,无酒反成囚。

点评:写成晚秋防疫感怀了,离题太远。对仗稍嫌宽泛。

睢园绿竹

故地黄花瘦,时节正晚秋。

远山藏雾底,近水裸石头。

雨霁田园秀,风轻古寺悠。

流离苦咏句,颠沛嗜酌稠。

物换乾坤异,颜衰世事休。

可怜羇旅客,岂不慕今优?

点评:成败各一半。前三联很好,破题、承题都很到位。第四联对仗欠工。嗜酌稠、慕今优造语生硬。

朱继彪

丛菊临危石,花开均傲秋。

平居虽逼仄,底处不风流?

雨打色犹艳,霜欺香未休。

乐依陶令醉,常与屈平讴。

石笑我低下,我言君莫牛。

请看东海上,已烂老人头。

尾联注:近日新闻,青岛海上知名景点老人头石像,已在风雨中坍塌。

点评:专写秋菊,立意不错。最后两联思路过于发散,有滞碍之嫌。一是菊花与石头的较量似乎不必有,且表达氛围与全诗不协调。二是两个石字、两个我字,也嫌重复,且本诗是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写的,最后作者让菊花直接跳出来,让“我”张声,看似有力度,其实属于思维混乱。

陈梦石

风飒零团玉,黄花抱冷秋。

露凝寒意重,山耸阵云浮。

征雁横遥塞,鸣蛩咽画楼。

漫言烽火息,仍觉疫情忧。

杜老高怀在,吟坛妙什留。

缘何叹身世?思绪浩难收!

点评:佳作。词意高华,对仗精工。思路清晰,章法完整。

武锐

红叶漂沟底,黄花缀暮秋。

青石危欲坠,碧浪咽还流。

老干懒伸脚,虬枝乱点头。

经幡风里雁,枯木水旁舟。

终日山僧梦,一袍褐蚁游。

穿枝飞豆鸟,雀跃不知愁。

点评:很注意扣题,对仗工整。瑕疵在于尾联结题不够到位,因为全诗全部写景的话,诗的内容和表现力都是嫌单薄的。如果是以终日这一联的意思用来结题,让人影闪现,让人事出来,结题才算厚重有味。

王元应

其一

难践黄花约,危亭独赏秋。

苔荒山石瘦,木落野莎柔。

沙岸归鸿尽,烟波远岫浮。

白衣谁送酒,红叶有诗留。

破帽那堪落,新冠尚未收。

渭川风景好,只合作神游。

其二

沐罢东柯雨,来寻南郭秋。

禅钟一时静,竹籁半窗幽。

石底苔花碧,泉边细草柔。

危亭时独坐,野老偶同游。

今夕殿前月,明朝水上鸥。

音书来剑外,屣履赴成州。

*柯谷,即东柯谷,杜甫流寓秦州,先住东柯谷,后移居城里,住南郭寺。成州,今成县,为杜甫自秦州入蜀第一站。

点评:两首俱佳,第一首更好。破题效率很高,简洁干净。尾联结得有余韵。两首对仗工稳,词雅语俊。

张书文

倏尔临寒露,萧萧唱九秋。

征鸿辞陇首,凉雨洗峰头。

窗外行人少,院中沙枣稠。

岩花清倦目,湖水映高楼。

抗疫三年久,居家万卷游。

平生堪俯仰,诗酒解千愁。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表达功力不错,对仗和章法都不错。

曹文辉

菊瘦寒霜重,登高值晚秋。

孤云生远岫,黄叶落平畴。

雁字衡阳去,家山岁月稠。

临川寻好句,扶槛觅清幽。

散淡无多事,温情有旧游。

长风三万里,渭水几悠悠。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离题太远。试帖诗有一个重要考察点,就是对仗是否四平八稳,本诗的对仗稍显宽泛一些。章法还是不错的。

马骥雄

金气重阳近,风高万籁秋;

陇原金菊灿,泾水翠莲稠;

霁色分霞席,凉声入桂楼;

寒鸦栖古砌,归雁集荒洲;

天外笛声急,城中疫困忧;

何时除面罩?乘兴赋诗酬。

点评:写成单纯的晚秋感怀了。两个金字,完全可以避免重复的。霞席是什么意思?可以改成瑶席。

韩会军

九日丛菊泪,忽然老杜秋。

顽石沉水底,铁锁上心头。

新韵千思系,杂诗百感悠。

思贤当诵句,仰啸好登楼。

杯酒伤往事,疫情困今忧。

危矣囚身恨,吟魂不复求。

点评:不够成功。一是思绪不够清晰,想到哪说到哪,有点意识流的感觉。二是杯酒一联平仄混乱。三是老杜秋生硬。

徐维强

不负簪花约,登高邀晚秋。

烟中青石漠,眼底大河流。

红叶千层绚,苍山四望幽。

鹊喧松荫里,果挂树梢头。

漫饮忧时事,闲谈胜远游。

敲棋三五局,童子乐悠悠。

点评:佳作。首联以秋花破题,承题、诠题从不通角度、层次写景,最后两联,归结到人事。对仗工整,章法完整。

李妍鸿

岁序逢重九,壬寅又一秋,

石危云底矗,花老雨中收。

风度千山菊,林妆万里丘。

新蔬鲜案上,硕果亮枝头。

民意天能解,政恩食不愁。

几多繁华梦,随水向东流。

点评:首联破题嫌缓,次联倒可以看做是破题。风度和林妆两句刻画都嫌不够准确,风如何度菊花呢?林如何妆山丘呢?如果改风为香,改林为彩,是否更符合作者原意?诠题数联不错,对仗亦佳,尾联结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

廖海洋

满目黄花灿,陇原惊晚秋。

寒泉萦树底,野鹊噪石头。

目外斜阳耀,风前梵呗悠。

簪菊思咏赋,携酒欲登楼。

毒疠犹滋扰,重阳莫远游。

何时同俯仰,吹帽散千忧。

鄙人习作,评论留给读者。

点评嘉宾

图片

廖海洋,男,甘肃甘谷人。生于1971年5月。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副会长,有诗词联赋作品集《平仄集》梓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