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为何如此迷人?

 singer0852 2022-10-08 发布于北京

▌张莉

《散文中的北京》 张莉 主编 北京出版集团

9月25日,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主题活动“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辑《散文中的北京》新书首发活动”在京举行。《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二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从许地山、张恨水、郁达夫、郑振铎、王统照、老舍、俞平伯、废名、沈从文到杨朔、林海音、汪曾祺、邓友梅、肖复兴、叶广芩、史铁生、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也有京味京腔、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喧腾繁华的北京,也有四季分明、郁郁葱葱的北京。

为什么要编这本《散文中的北京》?为什么要谈论“散文”中的北京,而不是小说或其他文体?

最近几年我认识到了散文这一文体的特殊性——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给本科生的一门课叫“当代散文研读”,每年上课的过程中,我愈发意识到散文这一文体本身的大众性:它自由、日常、随性,是我们每天都能读到的一种文体,也是更能和时代生活产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散文强调情感的真实、事件的真实、人物的真实,正是这种对真实的强调,才得以使北京风貌能够在散文这一文体中更为真实地保存下来,也才能在百年来长久引起我们的共情。

我曾经多次问自己,这本书的读者是谁?——是热爱北京的人,是居住在北京的人,也是向往和想象北京的人。所以编撰过程中我也逐渐意识到,这本书不仅是只供阅读的文章,也是关于如何进行散文写作的入门书。

同一个北京城,不同作家的感受如此不同,但写出来又都是经典,这是如何做到的?《散文中的北京》有散文阅读的愉悦,也有关于散文写作的秘密。在写“北京为何如此迷人”时,我又一次从头到尾重读这本书,这次阅读让我深刻意识到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喜欢的北京样貌如何不同:有的喜欢中山公园的芍药牡丹,有的喜欢天棚鱼缸石榴树,有的喜欢这里的雪,有的喜欢吃涮羊肉,有的喜欢国家大剧院,有的喜欢奥森公园……从老舍、沈从文、郁达夫、林海音、汪曾祺到今天的宁肯、周晓枫、徐则臣、乔叶、石一枫等等,在我看来,这些作家一起书写了更为真切的北京。

所以我想构建的是,百年文学史上作家们关于北京的同题散文写作,都在《散文中的北京》里。虽然期待更多的读者来读《散文中的北京》,但是我更期待的是更多的读者拿起笔以散文的方式写下自己心目中的北京,我想那一定也是不一样的风景。

《散文中的北京》的定位首先是经典散文读本,它要收录经典作家对北京的经典讲述,同时它也追求大众阅读趣味,所以我希望它是生动、鲜活、好看的,是一本常读常新的选本。既要有现代作家,同时也非常重要的收录当代作家,挑选哪些作品花费了很长时间,编辑和我的研究生团队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最后我们不断筛选、纠结,确定了二十七部作品。为阅读方便,正如大家看到的,我们把这些作品分成“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三个部分,同时我也邀请三位研究生为每篇散文后面都撰写写作时代背景,这样更有利于读者阅读,挑选之后再联系授权。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二十七位作家和他们的家人,因为他们的支持和慷慨授权,才使所有关于《散文中的北京》的想法得以落地。

此时此刻我想到老舍先生的话,他的《想北平》也是书中的第一篇,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个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我非常喜欢这段话,我想这是深爱北京的人在深夜辗转才会写出来的话——正是我们生命中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那些毛茸茸而富有质感的细节构成了“北京之所以是北京”,也才是“北京为何如此迷人”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