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病的证素组合与用药特点探讨

 鉴益堂 2022-10-08 发布于福建
         【摘要】 
       从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入手,探讨脾病的证素组合与用药特点。结果发现脾病证素组合中,与胃、肝、肾等病位证素关系较密切,病性证素以气虚多见,多为复合证;临床用药以白术、茯苓、黄芪、党参等为常见。
       【关键词】  脾病 证素 用药
       证素辨证是由朱文锋教授通过对前人辨证经验的继承与挖掘,在研究中医辨证原理和辨证内容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证素辨证中的脾病,指的是病位在脾的疾病或证型[1]。本文试从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入手,探讨脾病的证素组合与用药特点。
       1    对象
       
   
       全部对象均来自《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内部资料),中医证型中包含病位证素“脾”的医案276例。
       2  方法
       2.1  资料收集分别对包含病位证素“脾”的医案的证型、药物等内容建立数据库。
       2.2  证素的提取方法根据原医案的辨证诊断,按朱文锋教授提出的证素辨别方法对证素进行分解 [1,2]。例如:脾胃虚寒证分解为脾、胃、气虚、阳虚,心脾两虚证分解为心、脾、血虚、气虚,脾胃不和证分解为脾、胃、气滞、气虚等。
       2.3  统计分析本研究证素、药物分布频次等,均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证素分布
       3.1.1  病位证素分布频次276例医案中共涉及病位证素13项。详见表1。
       表1  病位证素分布频次(略)
       3.1.2   病性证素分布频次276例医案中共涉及病性证素21项。见表2。
       表2  病性证素分布频次(略)
       3.1.3  证素组合情况全部276例医案均包含病位证素,其具体组合情况见表3;全部医案中除“脾胃升降失常,传导失司,病情顽固”难以提取病性证素外,其余275例医案的病性证素组合情况见表4;全部医案的病位、病性证素组合情况见表5。
       表3  病位证素组合情况(略)
       表4  病性证素组合情况(略)
       表5  病位、病性证素组合情况(略)
       3.2  药物分布
       3.2.1  整体药物分布频次276例医案共涉及药物373味,其中有89味药物的频次大于10。见表6。
       表6  整体药物分布频次(略)
       3.2.2   脾气虚药物分布频次239例包含证素脾与气虚的医案中,居于前13位的药物及其前4位药物的组合出现情况分别见表7~8。
       4  讨论
       4.1  脾病证素组合特点从“2.1”项之证素分布可以得出,与脾病位证素密切相关的前3位病位证素依次为胃、肝、肾,其中胃在276例医案中出现了83次,肝出现了79次,肾出现了78次。这就说明病位在脾的疾病,与胃、肝、肾关系较密切。
       表7  脾气虚药物分布(略)
       表8  白术、茯苓、黄芪、党参的组合出现情况(略)
       脾胃互为表里,同属于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脾胃生理功能的相反相成性,即是决定脾胃同病的先决条件;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协调,则气机调畅,运化自如,如《金匮要略》所载:“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肝脾病变常易互相影响而同病;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先天赖后天滋养,后天赖先天温煦,即言脾肾关系密切,发病易相关。
       
       脾病的病性证素居前3位依次为气虚、湿、气滞,其中气虚在276例患者中出现了239次,气滞出现了85次,湿出现了76次。说明脾病的病理特点是“气虚为本,湿困为标”[3]。李东垣称“脾为元气之本”,故脾病的主要病性为气虚。《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治,势必进一步导致脾运化失调,继而出现气滞、湿停等证。
       
       此外,脾病的病位证素多以两项常见,病性证素多集中在1,2,3,4项,而276例医案的证素组合多集中在3,4,5,6项,共244例,占全部医案的88.41%,说明临床上脾病多为复合证。
       4.2  脾病的用药特点从“2.2”项之药物分布可以看出,276例包含病位证素“脾”的医案中,居于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白术、茯苓、黄芪、党参、白芍、陈皮、甘草、半夏、当归、炙甘草,其中居于前4位中的白术、黄芪、党参均属于补气类药物,茯苓能健脾,4味共奏补气健脾之功,从以药测证的角度看,也说明脾病的主要病性是气虚。
       
       229例包含证素脾与气虚的医案中,居于前4位的药物依次为白术、茯苓、黄芪、党参等,并且仅有22例未用到此4味中药中的任一味,不到1/10,这还不排除医家选择太子参、人参、炙甘草等其它具有补气健脾功效的药物。因而可以认为上述4味中药是临床常用的“益气健脾四大金刚”。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脾病证素组合中,与胃、肝、肾等病位证素关系较密切,病性证素以气虚多见,多为复合证;临床用药以白术、茯苓、黄芪、党参等为常见。即脾病以气虚最常见,临床用药应以益气健脾为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1.
       
       [2] 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中医药杂志, 2O05,3(9):903.
       
       [3] 朱文锋中医辨证学讲课实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