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让自己学会思考?

 学生有礼111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深度思考,逻辑思维、刻意练习者


图片
正高.《思维练习》

年度日更栏目 beta 365/ 348 篇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苏格拉底
图片

怎么让自己学会思考?

小鱼问我:“他看完一本书,对阅读的思考,总是没有一个关键性的思维方式。”

我说:“就是阅读了一本书之后的思考吗?”

小鱼说:“是的,我看完了一本书,就想不起什么了。也很少去画思维导图,正高哥,你是如何做呢?”

我说:“我以前阅读总是追求快,后来我也开始更多的思考,比如,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我就停下来想一想,这本书是否跟我有关系,有哪些关系,作者又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小鱼说:“能举例说说吗?详细一点,这样也方便理解,是不是,你有阅读的习惯,当然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我说:“好的,我来用我阅读一本的《小米战地笔记》这本书的思考,同你一起共度下。”

图片

当我知道雷军的时候,也是从小米手机是第一个触点。

后来,就是知道了为发烧友而生,论坛上就讨论是雷布斯的时候,就进一步了解。

以前小米新产品发布会的时候,雷总总是把产品诠释到那么到位,用数字来说明一些功能,举例,等等。

留下的就是佩服。

直到后来,开始做新零售的时候,才知道小米的坪效是:

小米之家的坪效是27万,仅次于苹果店的36万,位列世界第二(数据来源于小米公司)

又更有兴趣了解小米公司了。

小米把手机这样低频的消费产品,加上小米生态链的产品,

从低频消费变成了高频消费。

直接到了8月份,我开始更加垂直的关注小米的时候。

才知道德哥,苏峻,张峰,还有从富士康谢冠宏的时候,

越来越对小米生态链的兴趣从感兴趣,到一定要深入主题了解的程度。

这样才把小米生态笔记来学习下,这个也是德哥在演讲的时候说了这个分享。

说一个小插曲,我一个朋友分享了一个小米的思维导图给我看。

我就觉得他的思维导图,就是产品那一个细节我感兴趣。因为都是一些知识点。不是最底层的逻辑。

我继续阅读,心得也越来越多。

我用学习了思维模型,还原论中拆解法,我们来拆解下:

生态链拆解下,就是供应链,很多的供应链加起来,就成了一个生态链。

1、我们把供应链拆解下:

我们来简单的拆解一下产品物理组成部分

产品=拆解就是组成产品的供应链

供应链=拆解就是产品组成的各个部件

部件=拆解到各种小元件

元件=拆解到材料

材料=拆解到组成材料的原料

原料=拆解到组成原料的元素

元素=拆解到组成元素的原子

还可以继续拆解下去,拆解到无穷尽。

有了这样的一个思路,看产品的形成是容易理解了。

其实从产品的工艺去拆解

需求,创意,设计,打样,生产,这些都是制造流程。

还有流通环境,渠道,零售,物流,还可以继续拆解下去。

战地笔记,推荐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这是一本很好的小米打造生态链的战地笔记,就是根据实战情况写出来的。

图片

小米生态链从手机周边开始

手机周边,就是耳机,移动电源等

智能硬件,小米电饭煲,平衡车,空气净化器等

生活耗材:毛巾,牙膏,枕头,床垫

把小米的低频的手机消费,变成了高频的生活耗材。

有时候,你想快速进步,就是找不到抓手,怎么办?

先从理论上去进化一下。

你的进步会飞速增长。

你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物,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影响你的进步。

赶快的去改变这一个环节。

我觉得华为的一些方法,对个人都有用。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身边没有什么能支撑起行动的资源。

比如在你附近的一个工业园中有很多这样的资源。

那么你就可以过去,享受周边的配套设施,带来的便利同资源效应。

战地笔记,确实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对开发产品是有非常好的实战参与感一样。

战地笔记,就是你进步的一个抓手,而且非常详细的抓手,你需要的就是持续的练习。

2、80%人的80%的需求的思考

80%人的80%的需求这就是刚需。

我在名创优品的时候,叶国富提到了刚需,没有用数字的名字来诠释,什么是刚需,就是大多数人都需要的。

叶总认为:真正好的商业,不是去创造需求,而是满足已有的需求。

看了小米的战地笔记之后,对刚需的诠释,

即:80%的人80%的需求。

用数字来表述出来,这个刚需,更加能理解些。

这就是主体阅读的好处。

因为有时候,你的思维遮蔽了,就是找不到解决办法。

图片

1、提升你的思维模型之后,就会觉得以前学的内容,始终缺少一个核心。

2、就是有很多有兴趣,而且能激发你的内容,你一直都没有找到,而且都是稀缺内容。

3、一定要去拓展你的眼界,就是能拓展多宽就拓展多宽。

4,就是在你当下的时候,能把自己的眼界升级到你能最大的范围。

5、有时候,你的决策,就是因为你有思维盲区,你的眼界不够宽,看到的角度还存在很多盲区,怎么办?

6、这个时候,只有通过阅读来弥补,或者去见识一些相关领域的最大的公司,最大的行业,或者最大的产品开发。

7、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是完全拓展开了我的视野,生态链的视野,产品研发的视野,这个思维的升级,对我目前来说,是最重要的。

8、我没有用拆书的方式,把战地笔记全部拆解。我用我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出来。

9、学了之后,就去多练习。

小 结

我们可以用拆解一个案例,或者拆解一本书,或者拆生活的方式去思考。

这样的思考总要是让自己养成提问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获得一个答案更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共学了小米的案例,因为我们思考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案例都是可以去拆解的。

拆解,提问,都是触发思考的过程。特别是拆解生活的案例,以后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个生活的案例。因为我们很多事情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思考,因为这样引发思考概率大很多。

当你学会去提问,就会都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你对世界也是开放的,你的思考深度,广度,就会从更多不同的维度去思考。

恭喜你,

又做了一次思维体操。





图片

学会提问

你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

文章:正高(2021.12.05)

校稿:正高(2021.12.05)

练 习

在成长的心路历程中,想学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会,成长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用户思维,逻辑思维,洞察能力,都是可以练习来完成能力的内化。


图片
记得给正高留言
留言·互动
你想要的能力,刻意练习后,内化成你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