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反思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手术室外,小明的家人都紧紧围在门口。突然,手术室内传来孩子胡言乱语的喊叫声。

惊恐的家人,立刻狂拍手术室大门。

闻声出来的护士安慰道:没什么事,小孩子哭点好!

听到这话,家人的愤怒值直线上升:为什么哭点好?是不是疼的?

家人连续的质问,护士实在招架不住。于是,转身回去喊麻醉医生。

此时的麻醉医生,正在努力按着躁动的小明,哪有时间出来解释啊!躁动的小孩子,甚至都能使出大人般的反抗力量。这么脆弱的骨骼,大家真担心给人家按坏了。

那边拍得急,这边躁动得厉害。没办法,只能一针镇静剂打下去。

随着孩子回归安静,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看到孩子的各项指标都很好,麻醉医生抽空到门口解释。

刚介绍完自己是麻醉医生,家属几乎都要露出怒不可遏的表情。好在这家知识分子居多,暂时算是忍住了。但看那表情,就是要一个说法。

麻醉医生解释说:小孩儿的术后苏醒不同于大人,小孩哭点好,哭点儿说明呼吸没有问题。如果不哭不闹,我们才担心呢。但是,你家的孩子确实有一点躁动,我们正在积极处理。你们放心吧,再过一会儿就能出来了。

虽然这样安慰了,家属似乎也暂时理解了,但返回手术室的麻醉医生却并没有这么放心,他在思考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办法。

但是,回顾整个麻醉,似乎并没有明显不妥。其实,这也不能怪他。截止目前,小儿全身麻醉以后发生躁动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共识性的意见认为,是因为小儿苏醒相对较快,中枢神经恢复时间不一导致的。

具体解释为,苏醒期大脑皮质尚处在抑制状态的时候皮下中枢已经被完全释放,进而出现中枢局灶敏化,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影响小儿对感觉的反应以及处理能力。

好在半小时后这个孩子又醒了。这一次,是真正的苏醒。虽然也哭,但显然能听懂大家的指令了。并且,关键的是没有了那些伤害性动作。

送走孩子之后,麻醉医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台手术,谈不上任何成就感,甚至有些失落。

之后,赶紧掏出手机查询相关知识点。心里感叹:学无止境。

【知识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指的是小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出现行为与意识分离的精神状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声哭喊并无法进行安抚、四肢乱动、语无伦次,严重的还会出现定向障碍,没有办法辨认熟悉事物等,其发生率相对比较高。

与此同时,苏醒期躁动还会造成小儿循环系统出现剧烈波动、呕吐反流误吸、气管痉挛以及手术创面再一次出血等相关危险情况出现。

小儿在临床手术以后发生躁动的几率相对比较高,特别是学龄前的小儿。小儿全身麻醉以后苏醒期间躁动,一般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尚没有单一的发病诱因可以完全解释清楚为何小儿全身麻醉以后会出现躁动,一般会认为病人的年龄、手术之前的焦虑、麻醉之前使用药物、在陌生环境较快苏醒、手术以后疼痛等均与手术以后躁动的出现有密切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