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并茂:超声引导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1)适应证:肘部,前臂和手部手术。
(2)禁忌证:常见外周神经阻滞禁忌证(参见《图文并茂:超声引导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3)单次神经注射技术:置患者于仰卧位。手臂微曲使前臂和手放于体侧。高频超声探头放置于锁骨下窝中点到喙突的位置,可以获得腋部血管短轴图像。腋动脉和腋静脉位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下方。血管下方有时能看到胸膜,探头应该尽量放在外侧避开胸膜(图8-7和图8-8)。

麻药皮下浸润。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技术,引导10cm短斜面神经阻滞针自头侧向尾侧方向穿刺,直到针的尖端位于动脉的背侧(6点钟方向)。在针到达正确位置的时候能感觉到“砰”的突破感。注射30~35ml局麻药,超声下显示动脉被向腹侧轻轻推开。如果动脉没有被推开,那么表示相对于动脉,针尖的位置太靠背侧,应该调整针尖方向使之朝向动脉。
(4)连续阻滞技术:超声引导下连续锁骨下阻滞靶点是腋动脉6点钟方向。应采用置入外周神经导管标准步骤(参见上文)。外周神经导管的内容详见《实用区域麻醉与急性疼痛学》第2章。
【临床要点】
对于体重指数大的患者,肩外展(或将手臂举过肩)能使肢动脉位置更浅,有助于锁骨下阻滞的操作。
偶尔会出现两个动脉并排排列,这种情况下,推荐选择其他入路避免刺破血管。

更多内容,详见《实用区域麻醉与急性疼痛学》。

随着麻醉亚专业的快速发展,神经阻滞已超出了传统区域麻醉的范畴,如产科麻醉、慢性疼痛学及其相关的神经阻滞等。因此,该书最新一版中增加了躯干阻滞、系统实践和急性疼痛学的相关内容。让麻醉科医生从容应对挑战!

好消息:

麻醉MedicalGroup书店向出版社申请了“回馈粉丝活动”。在活动期间,粉丝可以以不到五折价格抢购上述经典指导用书。本次活动仅放出50本,额满即关闭活动通道。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请大家猛戳“这里”抢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