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世强(艺术家)——引人入胜 雅韵翩然

 名人百科网 2022-10-09 发布于北京

刘世强,1983年生于山东日照市,现定居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师于尹沧海先生,受业于范曾、陈玉圃先生,专攻山水,兼善人物、花鸟。独立艺术家、撰稿人。

现为:

天津书画艺术研究会工笔画院副秘书长、

大写意研究院理事,

天美学学会会员。

2021-1参加第十四届生肖画及国画优秀作品展——天津

2019-10参加“初光先照”日照市名家十人小品展——日照

2016-5参加“南开风华-尹沧海师生作品展”——深圳

2015-11参加首届当代青年工笔画家作品邀请展——北京

2015-6 参加翰墨青州·2015名家邀请展——青州

2015-10参加第二届大美宿迁-中国艺术名家采风创作邀请展——宿迁

2014-9参加濠上观鱼-中华鱼文画书法绘画展——天津

中国绘画历史悠远,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世强的作品以墨笔、线条为骨架,写实与表意相结合,强调画的意境与神韵,既简明大略又深邃悠远,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风采。

而其中的线条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它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中国绘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具概括性的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刘世强的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

作品欣赏

八尺条(纸) 青山藏古寺

孔子《论语-述而篇》中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认为“艺”只能“游”,不必“据”亦不必“依”,只可作为调剂精神而用,因此后世文人多称“玩艺”。此后历代读书人将“艺”视为游戏手段,并视此业为“贱业”,推而至画亦然。

六尺条(绢 ) 春云出谷图

清代李方膺曾言“以画为业则贱,以画自娱则贵”。今观古人绘画流传至今者,多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作,或当朝为官或隐居山林,无不先以文人身份立于世,然后业余作画,称为“游戏笔墨”。这种“游戏笔墨”的态度不仅是绘画的外在形式更是绘画者对世界和自身认知感悟的内在体现。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中曾言“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他提出绘画不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万类由心”。 中国画的这种表象不仅是一种艺术态度,更是一种人生体验,他是画家对世界认知下的自我表现。

六尺条(纸) 秋岭云归图

绘画作品境界的展露已经不是单纯表面上的笔墨技法是否熟练,表现内容是否出奇推新,布局是否高格,是绘画者本身对生命的自在自呈的本体层面,绘画形式和韵味更率直、本真,所以这种境界展现为天真、平淡和率直的美感形态。《唐朝名画录》中将绘画作品分为神、妙、能、逸四品,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又将“逸品”放置第一位,黄休复讲“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这段话中黄休复提到画中逸格,最难达到,因其不拘泥于常规,也不精研于彩绘。用笔看似简练却形神兼备,自然而成,不是硬学而来,出于意想之外。这种意想之外的偶得又何尝不是画者独立不羁灵魂的体现,它是艺术的、美学的更是人文的。这就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在咫尺篇幅中借一山一水、一花一叶去表现深沉、厚重、广阔的人文情怀。

六尺条(纸) 桃源仙境图

通过绘画作品画家在逐步构建自我灵魂的栖身之地,我们看到了范宽的深沉与凝重,看到了倪云林的平静与孤寂,看到了八大山人那不屑与清冷,同样看到了石涛的躁动与狂喜。

六尺条(纸) 万壑霜飞木叶丹

四尺绢条 江空秋月明

四尺条(绢) 仿 春泉洗药图

四尺条(纸) 曲水流觞

四尺纸 拟宋人笔意

四季山水小品(纸)

四尺纸 降龙罗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