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曾让小麦产量超越水稻,90岁仍在田里

 老陈聊科学 2022-10-10 发布于安徽
1956年,整个黄河流域的小麦遭遇了严重的条锈病侵害,使得亩产减少2到3成,算下来黄河流域就要减产一百多亿斤小麦,与“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的李振声就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小麦的。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小时候经历过1942年的山东大旱,挨过饿,知道粮食意味着什么。高中辍学之后在街上偶然看到山东农学院招生简章中说可以免费提供食宿,于是就报考了。
没想到李振声一下子就去考上了,这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李振声师从沈寿铨、余松烈等知名教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及对优良小麦品种的试种,让他坚定了从事小麦育种的想法。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却被分配到北京从事牧草研究,与小麦研究失之交臂,不过他没有灰心。在研究了800多种牧草之后,李振声于1956年调到位于陕西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在那里,遇到了小麦遭受条锈病的大流行。从事牧草研究的李振声,就想着能否用牧草与小麦杂交,以便于找到抗病性强的品种,于是就拿了12种牧草和小麦做了杂交实验。
没想到这个实验一做就是20年,头一年做成了3个品种,就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效果很好,于是就沿着当时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涉及的“远缘杂交”这个研究方向继续做了下去。
牧草与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也比较远,要不是李振声前几年的工作经历,也想不到使用牧草来做“远缘杂交”,机缘巧合之下就时自然的选择了。

其实小麦和牧草杂交,面临三个困难:
第一,远缘关系,难以结合;
第二,杂交之后,后代不育;
第三,杂色较多,很不稳定;
据李振声回忆:“我们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九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小麦。”他说:“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安排。”

如果说小麦前两次是自然界用了9000千年时间,让小麦成了人们的口粮,那么第三次就是李振声基于自然和科学的安排,让它成为坚实的主粮之一。
经过李振声20年艰苦攻坚,“小偃6号”被繁育出来,抗病害能力强,产量高,做馒头很白并且劲道。
当时按照每年1000万亩的面积进行推广,到了80年代末“小偃6号”在黄河流域被广泛种植,累计为我国增产60亿斤。“小偃6号”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远缘杂交确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偃6号”的出现,正式让小麦的产量走向上坡路,甚至在产量上超越了水稻。1979-1998年20年间,全国水稻总产量为627亿公斤,而小麦为694亿公斤。也就是说,小麦的产量超越水稻10个百分点。
至此李振声的成绩已经十分了不起了,但是他感觉这样的育种过程太长,别人很难重复,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很难重复实验,于是就另寻捷径。
在充分学习染色体工程研究技术之后,发现了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将它与小麦进行远源杂交。经过数十年研究,1984年,推出蓝粒单体小麦,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国际上的专家一致好评。

在继续研究小麦新品种的同时,李振声注意到1984年以来粮食产量出现三年徘徊,也就是三年粮食没增加,人口却多了5000万。
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会同专家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最终在该方案的推动下,黄淮海地区增长了500多亿斤粮食。
1992年,李振声退居二线,而工作却没有停止。他在北京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厕所、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

就是在这个基地,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
除了继续小麦研究,李振声最关注的还是粮食安全问题,他在发现1999-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出现下滑时,多方面提出意见,提请注意,但是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于是,2004年人文论坛上,李振声做了“粮食恢复性生产,时不我待”主题演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最终实现了连续三年恢复性增长。
2005年,李振声在博鳌论坛上又有一个发言,这是对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十年前那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的回应。

李振声说:我想要谈和平崛起,不能回避中国的粮食问题,那就必须对莱斯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
他汇集了15年的有关数据,与书中数据一一对比,充分论证了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并且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李振声用实事求是的数据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人们称他为“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与袁隆平院士齐名——“南袁北李”。
2013年,李振声牵头在环渤海地区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对4000万中低产田进行改良,为盐碱地的综合开发提供示范带头作用。
如今90多岁的李振声依旧关注:“藏粮于名,藏粮于技”,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
当我们看到云南农大的丁同学网上走红时,我们应该十分高兴:就怕以后没人学农业。

没有芯片,我们落后20年;没有粮食和种子安全,我们就要饿肚子。
天下乘凉梦,桑下麦浪深,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每顿饭,因为它们的背后,是许多科研人员奋斗终生的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