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培训是教师学习确权与循规的生动实践

 清源渭水 2022-10-1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王金涛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2022-10-09 18:11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展示4个

2022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部在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设的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培训。这次培训规格高、范围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又有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及2022新课标的培训。

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国科学暑期学校”培训。该培训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培训盛宴。本次培训邀请了中科院院士、科普工作者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广大教师学习前沿科技,拓宽科学视野,感受科学家精神,铸牢科学意识;此外,由知名教研员做的科学教育设计活动,聚焦课程改革,体现新课标理念,为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升了我们的科学素养,为2022秋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省老河口市实验小学 付春潮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是彰显“三性”的智慧之作、典范之作。一是充分彰显了“公益性”。平台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国家行动、国家担当,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并提供各类教师培训过程中生成的优质资源,按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备课等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分类汇聚,免费挂在网上,供广大师生随时随地随意选学,彰显了国家“公益性”,体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

二是充分彰显了“权威性”。如在教师研修版块,专门设置“国培示范”栏目,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和“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生成的优质培训资源上网供教师选学,授课的专家均为业内权威;在“师德师风”培训栏目,设置了中央要求、教育引领、专家解读、师德警示录、教师风采、影视作品等版块,既科学全面,又引人入胜。尤其及时设置了“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专题,每个专题作解读的均是修订组组长或核心成员,权威专家权威解读,方便教师领悟新课标精髓无遗漏、无折损。

三是充分彰显了“自主性”。国家“十四五”教师培训要推进以教师自主学习、系统提升、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改革,要建立教师自主发展机制,探索教师自主选学等模式,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融合发展。智慧平台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为教师实现个性化、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根本保证。

——湖北省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陈兴明

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王金涛


图片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2022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教育部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设立“2022 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组织开展暑期大规模教师培训。截止日前,通过智慧中小学平台注册学习的教师有1300余万人,专题的点击量累计超13亿次。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研修资源,有效地满足了广大教师暑期自主学习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受到参训教师与培训管理者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誉。笔者以为,此次基于国家教育智慧平台的暑期教师专项研修活动,是新时代数字教育建设背景下教师数字化培训的有效探索,是教师学习确权与循规的生动实践,提升了教师学习自主与增效,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了教师培训的实践创新。


 一、数字化培训推动了教师学习权利的确立

教师学习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学习供给与学习自主两个方面。从学习供给来看,国家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并提供各类教师培训过程中生成的优质资源,按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备课等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分类汇聚,免费上网,供广大教师随时随地随意选学,既彰显了国家培训的“公益性”,也以充足的供给保障了教师学习的权益,体现“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学习发展公平愿景。

从学习自主来看,传统的“预设性” “自上而下植入式”培训,项目单位和培训设计者居于控制和支配地位,忽视了教师培训主体的确立,使教师在培训生态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成为“旁观者”,其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无法得到彰显。教师作为培训的直接利益主体,既是培训内容的学习主体,又是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主体;既是培训过程参与互动的主体,又是理论与实践循环互动中合作反思的主体,更是培训环节资源创生的主体。成功的教师总在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跟踪他们所教课程的最新进展,让那些课程保持新奇和激动,不断扩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习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的学习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建构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教师学习自主是教师作为学习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需要,主动选择学习内容,采取有效方式、途径与策略而进行的学习,与其自身成长紧密相连。基于智慧平台的数字化培训赋予了教师学习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的充分选择权,推动了教师学习自主权的确立。

二、数字化培训推动了教师学习规律的遵循

教师学习往往是由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引发,源于教师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主要是为了系统掌握某个方面的知识并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时效性学习决定了教师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与当前工作问题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培训课程供给须遵从教师学习的规律,关注教师认知的实践兴趣,一般应采用从经验和问题出发的归纳模式,而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的演绎模式。培训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与参训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的知识或经验有助于运用到他们的实际工作中,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培训活动中能够融入既往工作积累的经验主动参与,积极的思考,愉悦的学习。

传统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针对教师学习的培训课程与场景创设存在明显的“去个性化”倾向,呈现“大众化”“系列化”“普适性”,内容、案例的遴选与学员个性化需求、差异化教育教学情景脱节,产生迁移应用困难,对解决个体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有限。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化培训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课程资源、丰富的教育情境、即时的教学热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教师学习选择权,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从自身教育教学问题困惑出发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开展针对性的研修。学的越多,智能推送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越多,增强了多元主体的获得感、体验度。同时,随着数字化培训实践中“交互性”的提升,学员和专家学者、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实时互动,在交流沟通中碰撞出思想的火化,达成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度理解和个性改进,推进了培训对教师学习规律的遵循。

三、数字化培训推动了教师学习效度的提升

国家智慧教育学习平台教师研修版块汇聚了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围绕思政师德、学科教学、心理健康、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学校管理、师生评价、作业命题、家校社沟通,优化资源分类供给,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了充分便利。培训开设线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坊),搭建线上教研、交流空间,聚焦学科前沿课改热点,同步教学计划,为广大教师提供备课辅导,1000多万名教师受益,实现了优质教师学习资源的最大范围汇集、最快速度更新、最低成本分享。随着数字化教师培训推进中“数据虹吸”效应的产生,学习资源的应用与生成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两院院士”“课标组长”“名师名校长”等专家学者亲自授课、深度解读、精准示范,保障了课程供给的权威性、前瞻性。这些最优质的课程资源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衰减的直达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升了教师学习的科学性、专业性。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举办专题讲座并直播,助力教师拓宽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能力,并通过广大教师把“科技成就梦想、工程铸造辉煌”的种子早早播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田。

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使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方式,与教师伙伴协作的方式,以及为学生创造课程产品和服务的方式等方面面临持续挑战。数字化培训的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不仅满足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潜移默化的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带动着教师工作方式的“无痛”改变,推进了教师学习效度的多重提升。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全国教师暑期培训是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学习确权与循规的生动实践,有效推动了“十四·五”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教师培训是常做常新的永恒事业,大规模数字化教师培训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其优先选项。

一、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

数字能力是数字时代重要的生存技能和知识资产,数字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学习以及社会参与中自信和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面对依然存在疫情反复的风险、无处不在的数字设备和培养学生数字能力的责任,都要求教师发展提升数字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数字能力决定了数字时代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教师的数字能力一般包括基本数字能力、数字学习能力、数字教学能力等。在数字化培训“新常态”下,教师亟待加强数字学习能力建设,以期能够主动利用任何可获得的数字工具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技术引入和技术升级发现隐藏的教学现象和规律,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改进,以及利用数字工具设计与开发原创性教学作品;能够运用数字工具发现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拘泥于特定的标准与范式,灵活使用技术手段,多渠道收集数据、多角度分析数据、多方面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并灵活应用技术开展同伴间的协作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加强培训学分银行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要求“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

学分管理是教师智能研修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加强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建设,可以引导教师智能研修平台中的学分管理架构设计,规范教师发展数据结构与标准,并服务学分认证、储存和转换模式优化,进而助力研修平台的智能、便捷与使用效益的提高。

同时,依据教师教育教学的岗位需求与工作实际,研究教师培训学分的合理结构,将教师基于智慧平台的自主性学习、碎片化学习、基于临场问题解决的随机学习等予以记录、储存,形成数据和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师个性化学习画像,诊断、引领教师智能研修,促进教师培训实践更加契合教师工作场景。

三、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是满足教师自尊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应用转化的关键环节。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选学与教师个人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加入既定的学习共同体,不仅可以对焦点话题进行认真的研读,而且可以在共同体活动中和其他成员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对话、深入探究,达成创意性共识。这种学习活动发自个人兴趣、受自发自主学习动机驱动,因此是一种愉悦的、有着强大内生动力的学习体验。

学习共同体中专业引领者丰富的经验,发挥着积极的知识传承作用,让新的学习共同体有更高的起点、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为顺畅的成长路径,数字平台与学习引领者的线上线下融合助力教师卓越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